血紀(418)

下集-第五章: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孔令平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 ,

第二節:鬧嚷嚷的達標(3)

第二天下午,全廠職工大會在農汽廠後院大壩召開,老同學在會上痛罵小舅子在全廠驗收定級的關鍵時刻,做出這等破壞驗收工作的蠢事,並將對二人處理決定,當眾宣佈。第二天以廠長辦公室名義,向各職能部門和車間發出印刷好的處理決定,以示他秉公執法的決心。

正愁悶之際,機械局來了電話,通知他,工廠驗收工作組,決定在國慶節後,進廠驗收。

「國慶」節剛過,廠辦工作人員身著清一色筆挺的西服,站在工廠的大門邊,振耳的鞭炮聲,迎接著幾輛從雲泉路上徐徐開來的轎車,大門左側立著一塊足有兩米高的巨幅標語上寫道:「熱烈歡迎上級領導同志光臨我廠指導工作」。

正對大門的黃色大樓房簷下掛著二十多米長的紅幅,上面寫著:「全廠職工行動起來,以實際行動和飽滿熱情,迎接我廠達標驗收的順利完成。」

銷售公司的門口仍排著長隊,但已經增設了幾間接待室,買車的用戶可以在那裡休息洽談價格,並簽訂合同,辦理提車手續。工廠門前的那個「黑市」被廠的保衛臨時驅散,不知到那裡去「暗箱」操作了。

黃色大樓已打掃乾淨,粉刷一新。會議室從新換上了新的辦公用具,各車間的泥牆上都被「整容」,用石灰水從新粉刷,雪白的牆壁上貼著紅紅綠綠的標語。所有的辦公室都把各自的職能條規,框在鏡框中掛上了牆。

所有的車間大門、過道、辦公室打掃得乾乾淨淨,並在牆上和剛剛添置的玻璃燈箱裡,貼上各種工種的操作規程,勞動紀律和安全條例。

三級企業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驗收的評分怎麼打?怎樣演完這場驗收戲?這對於剛剛進廠的我全都一無所知,而且我敢說憑我的直覺,就是這家工廠的大半老職工也絕對弄不明白。

大家擔心塞給驗收組的那些趕製和偽造出來的「資料」,會不會被明眼人識破?使二十多天來的辛勞功虧一簣?

大家心裡明白,工廠依然是一個月前的那個設備陳舊,管理渙散,編製超員,工人消沉,產品低劣的老樣子。只是老叫化子臨時的換上了一套新裝而已,它的本體無論如何都無法達到「三級」所規定的那些標準。

工廠所以出現短期的興旺,純粹是國家向農民發放貸款促成的,與報表上、資料上顯示的數據、記錄風馬牛不相及。

至於驗收工作組嘛,都是些經過局裡挑選的處理「假材料」的好手,他們對企業上演這種假戲非常熟悉。何況那些手冊,報表、擺得清清楚楚,驗收的標準又統統上了牆,那是氣氛極好的舞台。

餘下來就只要廠級領導工作「做到家」就行了,經過廠長工作會議研究,驗收開始的那一天,廠級領導全體出動,隆重接待驗收評定小組的全體人員,安排最好的賓館和最好的伙食。對於娛樂,驗收過程中,都分派了小姐相陪。加上對驗收組成員,準備了一份不薄的「紅包」,三級達標萬無一失。

驗收工作組進廠的第一天下午,老同學主持了一個場面熱烈的歡迎會,當時還沒有攝相機,廠部的五部照像機和廣播室的錄音機全部出動,第二天便從廣播裡傳出了李廠長主持歡迎的致詞,那聲音高亢而樂觀:「工廠近兩年來,由於形成了一個團結務實的領導班子……」

他介紹著自己的工廠,但我的腦海裡,立刻浮現出他同所有副廠長的貌合神離的實況,這種關係成因於制度,他們不必為工廠的生死而過慮。所以從名義上講,他們與工廠的頭是「平起平座」的。動輒可以指責企業的「法人」,但又決對無權控制他們,貌合神離便是工廠中必然的廠群關係。

那李友繼續在喇叭裡喊道:在領導班子,實幹苦幹和務實精神的帶動下,全廠一千三百職工擰成一股繩,扎扎實實推行了工廠方針和基礎工作,推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有力促進了職工的生產積極性,……一連串八股式的廢話,見於報紙,聞於廣播,實在是浪費聽眾的時間。

接著是編了一大堆謊話:「我們的職工每天都滿負荷工作……今年迄今為止已裝車八百台,預計年內將突破一千台大關……在年產量達到五千輛的能力時我們會把上級驗收組的領導們,再請來為我們廠驗收二級達標。我們一定會完成黨和人民交給的任務!」

李友的結束語激動而有力,坐在前排位置上的王主任說:她看見他那時對著麥克風的臉通紅通亮,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他帶著微微的顫抖,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說他在公開的撒謊,其實也不全是,例如職工們滿負荷工作,加班到深夜就講的這兩個月來的實情。

不過,這加班所幹的事是決不能公開的。工廠年產究竟多少,誰也沒有核實過,估計也是事實,就是說今年這橫財到來時也才出車一千台。按正常的利潤,每生產一台車三千元,每個職工每人平均只有0.7台,年收入2000元,平均每月150元,有什麼好炫耀的?

可惜即使這樣容易的計算,也沒有人去算過,靠正常收入來算,今年工廠的利潤總共不到三十萬,何來兩百萬的利稅?這一點,銀行也是容易計算的,然而兩百萬的收入肯定是勝券在握,否則老同學也不會在那裡吹大牛。

至於老同學最後的豪情壯語,純屬自我欺騙。然而國家向農民的貸款能堅持多久?在高額利潤的誘惑下,有多少工廠都會擠到農用卡車的生產行列?農用汽車廠的內部管理竟如此空虛,空虛的管理能把這種高利潤支持多久?老同學難道沒有想過嗎?(待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那個年代裡,街道辦事處之類的中共下層機關,如果沒有特殊的人際關係,又無靠山可傍,就憑那一貧如洗的臉嘴,誰會伸出同情和援助之手?
  • 在這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年代,就不知有多少被欺凌的弱者,積蓄著仇恨,隨時都會被引爆!!搶劫、殺人中有多少出自悲傷?社會沒有引起關注!是故意漠視這些現象,還是社會有意迴避這些?
  • 讀到這裡我心頭納悶起來,這劉昆水的清官原則本是無可非議的。問題是,我向他提出了一個有違中共政策的難題,要他破例『違背』中共「組織原則」,作一椿好事,竟關上了門,怪難為他的。
  • 大陸上的「走後門」配以各種形式的賄賂,成為這一時期國企的主要人事原則,也成為國企管理者貪污的來源。國有企業馭著人員雍腫的包袱,在商品經濟來潮之初便迅速『累垮』。重負荷成了國企倒閉的原因之一。
  • 那周主任所說的許多人削尖了腦袋往裡鑽的工廠,職工們竟住在這些破窯子裡渡日,一絲後悔的念頭拂過了我的腦海。
  • 我聽了很久,已聽出他們談論的無非是:有分房資格的老職工雙眼緊盯著總務科,想方設法保住自己的資格不被意外的關係戶擠掉;沒有分房資格,便會利用有利的人際關係,千方百計地擠掉那些已排上號的老職工。
  • 心中已十分彆扭,怎麼明明屋裡有人,敲了這麼久的門才來答應?這種無禮的「神秘」使我頗有看法。門裡面有了響聲,好像是悄悄的對話,又過了一分鐘那門才慢慢打開了。
  • 偷扒成風,有兩個原因,一是老百姓太窮,無業遊民生活無著。二是文革遺風,道德淪喪,搶劫殺人已成普通的事。「打砸搶」既成為執政者認可的「好得很」的革命行動,不但不加以制止反而加以提倡,文革晚期刑事犯罪,便成了社會上令百姓心寒的公害。
  • 如果指揮和組織生產不失誤,這家工廠可以在一年甚至更短的時間改變虧損局面,由一個職工住爛窩棚的窮廠變成名符其實,人人羨慕的富廠,可李友在想什麼呢?
  • 這段時間,中國已形成了專門從事倒賣為業的特權階層,並且還形成了一個以這種官方為背景的倒賣市場。掌握了物資的特權階層使倒賣合法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