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心靈的留白

纖云
font print 人氣: 17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7月3日訊】一位网上的朋友寫電子郵件給我,抱怨自己的生活太過忙碌,几乎沒有個人的時間去安排業余生活,也沒有多余的精力去做一些真正喜歡的事情。心靈被繁忙的工作折磨得失去了疼痛和知覺。活得太累,像一只不停旋轉的陀螺,神經似一根繃緊的彈簧,只要輕輕地一触碰就會扯斷。
                 
  而他羡慕我總能過得如此优雅從容,把日常的生活和學習安排得井井有條,還能留出听音樂喝咖啡的時間。
                 
  當我問起為何要這么拼命時,他總是一陣黯然傷神,說:因為不知道自己的生命會在何時終止。我才知道,正值年少的他除了有天生遺傳的高血壓,心臟也有問題,情緒激動的時候能听到茫音。醫生囑咐不能碰咖啡因,不能酗酒抽煙,更不能太疲勞,而這些他都能努力地克制自己,惟有工作無法舍棄。只有在工作的時候才能忘記了對傷痛的記憶。可一旦空落下來的時候,每每感到是無比空虛的迷惘,更不堪疲憊困頓的來襲。
                 
  這不是很多人的通病么?活著,總有那么多世俗的准則、規范、計划、目標,讓我們脆弱的心靈不堪重負。有一個十分貼切的比喻:生活与心靈好比一幅濃妝淡抹的水墨丹青,過分复雜擁擠的构圖,只會破坏它原有的韻致。只有在寬寬的天地之間留出足夠的令人遐想的余地,方能充分顯出畫的有分寸的美麗。

  我們的身體需要勞逸結合,我們的心靈更需要休憩和复原。所以,當感覺心灰意懶疲憊不堪時,有必要為自己留出一方不受打擾的空間,給心靈一段完全沒有壓力与約束的時間。离開日漸繁忙的角落,去享受一种自我的放逐。讓心走出現實的俗世,體會無拘無束的自由和流浪的感覺。擁有一段完完全全屬于個人的時間,什么雜念都不會去打擾你的心境,什么都不去想念,讓一顆超載疲憊的心,享受片刻的空白,重新尋找到迷失的自我。
                 
  散文家蒙田說:“我們必須保留屬于自己的后廂房,自在地在這里營造我們真正的自由,以及我們的退隱和孤寂。”可見,一段心靈的留白有多么地重要。
                 
  空白的時間里,可梳理一下煩亂的思緒,讓意識完全沉浸在沉思之中,體驗与它合二為一的真實。這樣的時刻,我選擇獨處。一個人惟有處在孤獨之中時,才會有真正的心靈感悟,他的靈魂才能与自然的無限之迷相遇。
                 
  長雨如歌的夜晚,捧一本好書,泡一壺清茶,把俗事困擾統統忘卻,將紅塵喧囂暫擱一邊。無論世俗多么艱辛,心情多么紛擾,只要遁入閱讀的情境,心便可沉淀而澄靜。獨自悠游于清明自在的書中歲月,沉浸在先賢哲人的清俊思想之中,讓塵囂漸行漸遠,心緒便在這字里行間營造得宁和而怡悅。
                 
  我很喜歡《活在當下》里的一句話:“當你獨處,并不是單純地离群索居,你是和你的自我在一起,所有的你合而為一——你和自己的精神本質相結合,你与自我回歸為一體。”
                 
  孤獨是必要的心理狀態,唯孤獨能貼近自己的心靈,尋回出走的靈魂。
                 
  當我們一個人呆著的時候,不再是感到百無聊賴,難以忍受,而是能心平气和地去享受孤獨的美妙。那么靈魂就會得到必要的成長。如此,方可從忙碌煩亂的工作俗事中抽身出來,回到一個人的自己,形成一個相對自足的精神世界。
                 
  一個缺乏留白的心靈与一种缺乏獨處的生活一樣,對靈魂的培養來說都是一种莫大的災難。
                 
  所以無論再忙,我也會抽出一段時間給心靈放個假,可以什么都不去想,領略內心纖塵不染的洁淨与美麗。為自己找點小快樂,享受一种無拘無束的愜意。
                 
  在瓦爾登湖畔的煙氳里,追尋春天的足跡;在江南的暮雨朝云里,靜靜聆听流花的嘆息。自由自在地去呼吸雨后天地間帶著花草沁人芳香的空气,听殘留的雨滴沿著寬肥的芭蕉葉子跌落的空響。讓一种平緩舒暢的情緒慢慢浸潤整個心靈。
                 
  天地存在于心怀,純然一色,神思在胸怀里放目一切。我們會發現,原本充盈著心間的种种偏狹和瑣屑是多么地荒唐可笑与微不足道。
                 
  如此,才能以一种平靜而非急躁,開闊而非苛求的心態去面對人生的种种境遇;以真善之心去面對自然和他人,獲得心性上的自由,從而就可以活出生命的优雅和從容。我們也能從平淡的日常事物中不斷地發現生命的喜悅,從內心中發現煥然一新的人生空間。
                 
  留白給自己,讓浮躁的心靈安定下來,世俗的喧囂遠去,外界的一切迷亂煩雜被排除在靈魂之外。我們与自己的關系變得單純而自然,心靈變得自由。
 這樣,我們就能以更為洒脫的心態,承擔的態度,去直面人生的蕭瑟与輝煌,伴著生命的韻律隨風而舞,讓往事在心中慢慢沉淀,成為心靈深處能夠開啟心志的領悟。
                 
  給心靈留白,是一次短暫的中斷,而非結束或隱逸;讓心靈留白,是卸下重負而后整裝待發,以一种超然、豁達、寬容的態度,在人生道路上更好地繼續前行。
                 
  這段心靈的空白,是生命里自斟自飲的酒,醺醺然別有一番酩酊。這樣的心態,能讓我們去認真地思考生命,并在沉思中獲得思考,領悟真理,獲得我們自身的存在。
                 
  我給那位陷入情緒低谷的朋友回去一封EMAIL:在安靜寥落的午夜,一個人獨處的時候,試著脫掉疲憊的軀殼,放上一段舒緩的旋律,添一縷淡淡的咖啡香。閉上雙眼,幸福本就如此簡單。
                 
  我也很忙,但懂得照顧自己。因為,我的心臟也有一些小小的問題。
                
(万維讀者网絡)(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國慶長假的最后一天,列車車廂里上來了很多返校的大學生。一個年輕的母親帶著自己兩歲的儿子,坐在他們中間。
  • 前不久看到一則美國故事:感恩節的前夕,芝加哥的一家報紙向一位小學女教師約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貧寒的孩子的圖畫,圖畫的內容是他想感謝的東西。
  • 珊珊是我心頭的一個痛。

      現在想來,我對珊珊的第一印象就不好。那天“新生報到處”人頭攢動,珊珊甩著膀子走在前面悠哉游哉,而她年邁的父母提著大包小包跟在后頭气喘吁吁。這個小姑娘長得相當俊俏,滿臉稚气,一看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幸福得讓人嫉妒。

  • 我有個外甥,讀初中,平時喜歡打籃球。一到節假日,學校大門就關上了,住地周圍又找不到一個籃球場。無奈,他只能將籃球放在网兜里,提著它,沿著山道往上走。山頂上有一個籃球架,也就是說,竟有半個籃球場,是供電視台發射部門的人鍛煉身體用的,海拔近四百米,是我們這座城市最高的籃球架。我的這個外甥常常在山頂上的這半個籃球場上打球。某日,我對儿子說,想打球嗎,我們先去爬山。他說噢。于是我們就向山上走去。這是個初春的好天气,山道上不時綻放出車前草那藍色的小花朵,落了葉子的樹木有的已經開始冒芽,我和儿子鑽進樹叢,想從那無路的地方上山。
  • 有一則小故事是這樣的:
  • 前不久,美國一家網站,貼出這麽一道測試題。假如你明天就要離開這個世界,請問:1、你打算給你兒子留下一句什麽樣的忠告?2、在最後一天,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情是什麽?3、你想帶一件什麽東西離去?
  • 隔壁班級的老師有急事要去處理,托我幫他照看一課。
  • 第一次登月球的太空人,其實共有兩位,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阿姆斯特朗外,還有一位是奧德倫。
  • 斯特娜夫人,美國人,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大學語言學教授,畢業于拉德克利夫女子大學。斯特娜夫人有個女儿,名叫維尼夫雷特。在母親的訓練下,女儿從3歲起就會寫詩歌和散文,4歲便能用世界語寫劇本。她的詩歌和散文,從5歲起被刊載在各种報刊上并匯集成書,博得了廣泛的好評。
  • 一次,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家失盜,被偷去了許多東西,一位朋友聞訊后,忙寫信安慰他,勸他不必太在意。羅斯福給朋友寫了一封回信:“親愛的朋友,謝謝你來信安慰我,我現在很平安。感謝上帝:因為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只偷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對任何一個人來說,失盜絕對是不幸的事,而羅斯福卻找出了感恩的三條理由。這個故事,啟發我們該如何感恩生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