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一念悟浮生:張耒之《夜坐》

作者:林雨
(pixabay)
font print 人氣: 1752
【字號】    
   標籤: tags: , ,

或許是生活的艱辛和仕途的坎坷,宋代詩人張耒的詩詞,也不乏對人生的感悟之詞。這首《夜坐》僅僅二十八個字:

「半消爐火夜三更,欲滅青燈暗又明。閉戶無人瞑目坐,此時一念悟浮生。」

「半消爐火夜三更,欲滅青燈暗又明。」「半消爐火」應該是爐火已燒大半,也可指是半明半滅,都是可以的。「欲滅」是指燈火要滅之意,這裡是指正要滅的燈忽然又亮起來。詩人用「爐火」和「青燈」來象徵自己生命即將走向盡頭之意。

「閉戶無人瞑目坐,此時一念悟浮生。」詩人一個人關上門,自然是孤獨的。其實此時的詩人卻是非常清醒的,人生已過大半,半夜沒有了白日的雜亂思緒,一個人回想自己的一生坎坷,或許才真正明白「人生如夢」的真實涵義。一切名利榮華都如過眼雲煙,真的是繁華如夢。一個「悟」字,點出此時的詩人是有看破紅塵之意。

無論一個人一生有多麼輝煌的成績,或是有萬貫家財,到頭來都會發現,這一切就是一場夢。看破紅塵才會真正思考人生的真諦。或許才明白修煉人的大智慧。只是很多人明白得太晚,沒有機會走上修煉之路罷了。

或許有人會認為詩人對生活的態度是消極的。卻不知此時的詩人才是最理智和清醒的。看破人生的人才是有大智慧的人。

——轉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紐約訊)參加第二屆《新唐人》「全世界華人聲樂大賽」的歌手演唱的中文歌曲中,有相當一部份以唐宋詩詞入歌,可以說是恢復了詩詞創作的本意,亦是對傳統文化精華的繼承。
  • 古漢語的發音四聲為平、上、去、入。它是齊梁時期由陸厥、沈約、謝朓等文人創立的;「平」即平聲,「上、去、入」為仄聲。從那之後特別是唐代開始,文人寫詩都是依四聲的發音來創作。
  • 宋代預言家邵雍的詩大都是帶有禪意的,一般的詩人寫詩是寫心情,而邵雍的詩卻是寫禪意,一直很難用語言說清的意境。
  • 蘇軾的這首《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既然是題在西林寺的牆壁上,那自然是與禪道有關了,蘊含高深的道理。
  • 宋代詩人楊萬里童心十足,他的詩詞更是有趣,這首《南溪弄水,回望山園梅花》足見其寫作功底。
  • 《三國演義》中的這首由諸葛亮吟唱的詩,因為沒有在諸葛亮的文章中有記載,說它是羅貫中的作品應該不為過。其實羅貫中也不是一般人,這首《大夢誰先覺》也是喻意深刻。
  • 正興奮找到了生命完美的終點,卻剎那間了悟,一個新的層次正在展開;在環境遭受破壞,人心紊亂的時刻,在這個久遠歷史的轉折點,對於人類來說,選擇是至關重要的。
  • 蟬,又叫「知了」,北方多地叫它「命命」。我不知道一個昆蟲的名字怎麼會和認知和命運有了關聯。難道它真的富有靈性,了悟生命?還是它的叫聲,為它贏得如此高貴的聲名?或者人們想賦予它有關生命的內涵?
  • 無極至廣大的天地淵源,流淌億萬年的永生奧義,在世間生命的記憶之先昭現,若隱若現的玄機 映照寰宇的瀚浩,運行天人歷史的神性祕密。
  • 從茶席中體會茶道,了解茶文化,進而了解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茶道中,了解修道修心,找回傳統道德,最後,讓人類回歸宇宙初始的純樸境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