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西郊紀游贈樵山

殷明輝
【字號】    
   標籤: tags:

(一)

平原同泛駕, 逾里更經鄉。
忽忽馳新道, 依依過舊場。

(二)

停驂風竹院, 作賦水云居。
去郭纖埃淨, 出塵言不拘。

(三)

遠溯府河源, 深窺石堰鄉。
泱泱禾黍地, 烈烈先民邦。

(四)

徘徊犀浦鎮, 躑躅太和鄉。
一詠還三嘆, 悠悠父母邦。

(注)石堰:即石堤堰,為府河源頭,在郫縣太和鎮附近。
(注)犀浦鎮:在成都西面,為郫縣所轄。
(注)太和鄉:在成都西北面,為郫縣所轄。

(1999年)@(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殷明輝
  • 距我家不遠的一個大雜院內住著一戶吳姓人家,吳家有兩弟兄,吳大娃和吳老二,吳大娃無業,操著一种奇特的營生--賣"夜光皮鞋"。吳老二初中畢業下放在平武縣當知青,可他大部分時間卻呆在城里。兄弟倆的娘在街道生產組粘紙盒盒儿,他們爹便是街坊上有名的吳齁巴。
  • 殷明輝
  • 我早就想暫時告別一下這座惠我衣食,同我有著千絲万縷聯系的城市,我早就想暫時告別一下這座汽車廢气濃度日甚一日,鋼筋水泥建筑密度有增無減,人潮擁擠令人窒悶,喧鬧之聲震耳欲聾的大都會了……我想走遠一點,再遠一點,我亟需到廣漠無人的原野上去釋放一下自身。啊!我太需要去親近大自然了,我隨時期待著同純淨無垢的山水接吻,我象迷戀著久別的情人似地迷戀著這一切。然而,我卻總是苦于沒有机會去完成自己的夙愿,說來其原因既簡單又可怜--我之所以一再隱忍遷就,不過為了在此間"討點生活"而已,這与行乞者何异?小大之別而已。啊!冥冥中我的面前橫亙著一扇巨大的無形的門,將我長年禁錮在里面,我身后有一雙無形而又万能的手不分晝夜將我死死地拖曳住,我到底難于悚身一搖將它永遠徹底擺脫掉。
  • 黑夜緊緊包裹著大地,將一切真實隱去,列車高擎"夜行之燭"加足馬力,向黎明奔去……當宇宙揉著惺忪的睡眼醒來的時候,煜煜大光照徹天地,光波所被,一切万有都被激活了。列車哼著動听的曲子緩緩漫步于"河西走廊"上。對!不要那么匆忙,越走得慢越好。"河西走廊"啊,過去我只能在教科書上讀到你,現在你竟如此真實,如此鮮活地呈現在我的面前,我伸手就能触摸到你的肌膚,側耳就能听到你的心跳……我欣喜之情真是難以言喻。
  • 殷明輝
  • 殷明輝
  • 殷明輝
  • 陽關,位于敦煌市西南70公里南湖鄉的西面,因位于玉門關南而稱陽關(古時將山南稱為陽,山北稱為陰),此關建于公元前111年左右,是絲綢之路出南道的關卡,也是通往中原的重要門戶。在漢唐時代,這里曾是市井繁華,商賈云集,車馬輻湊,兵馬駐屯之地。歷經千年滄桑,如今的陽關故址早已不見了雄關的影子,只剩下滿目荒涼,茫茫戈壁,滾滾沙丘和一塊寫著"陽關遺址"的碑文,在西風殘照寂無一人的漢唐故道旁向患有思古癖的遠道來訪者招手致意。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經河西走廊抵達敦煌以后,分為南北兩條路線繼續西進。南路出陽關經若羌、且末、于闐、莎車、在喀什与北路匯合,然后通往伊朗、阿富汗和印度;北路則出玉門關經樓蘭、吐魯番、焉耆、庫車、至喀什与南路匯合后,然后前往地中海沿岸國家。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在解除匈奴的威脅之后,為了避免匈奴的騷擾破坏,保障絲綢之路的暢通無阻,采取了一系列具體措施,如設置陽關,玉門關兩大關隘,建立武威、張掖、酒泉、敦煌等四大郡守,即史稱"置兩關,列四郡"的重大舉措。陽關遂日益凸現和發揮著它作為絲綢之路上的一大關隘的重要作用。盛唐詩人王維的一首《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更使陽關聲名遠揚,几乎到了家喻戶曉的地步。王維詩中所指的陽關即是今天位于敦煌境內的這個古關隘了。當盛唐天寶年間的某個春天,王維的好友也是他的同僚元二奉命出使安西(唐都護府名,治所在今之新疆庫車縣境內。不是甘肅這個安西縣。),王維在咸陽(唐時稱渭城)渭河北岸的一座驛樓上為他餞行而作的一首送行詩,由于此詩寫得真切自然,聲情并茂又兼出自名家之手,在當時便已傳遍九州了。此詩一名《送元二使安西》,后來,樂府將此詩譜成曲,成為著名的《陽關三疊》。其具體唱法是:首句不疊,其它三句分別再唱一遍。從少年時代起,纏綿悱側余韻無窮的《陽關三疊》我不知唱過多少遍了,也記不清听別人演唱過多少遍了,可是我一直沒有造訪過陽關,想像不出陽關究竟是什么模樣?就連這首詩的作者王維也沒有親臨過陽關呢。其后陽關竟成了潛藏在我胸中的一种情結,我一想到陽關,就容易聯想到"离別"二字,而离別同害病一樣,總屬人生不情愿經遇的事情。
  • 詩經"野有蔓草,零露瀼瀼"左傳"蔓草猶不可除。"李時珍曰:"天造地化而草木生焉。"昔"神農嘗百草,一日而中七十余毒。"夫神農嘗百草以利生民,其所嘗者皆野草之類也。時珍續曰:"剛交于柔而成根荄,柔交于剛而成枝干。葉萼屬陽,華實屬陰。由是草中有木,木中有草,得气之粹者為良,得气之戾者為毒。故有五形焉、五气焉、五色焉、五味焉、五性焉、五用焉"故草之為用大矣哉!不徒蔽荒原之丑,且亦療人身之疾。貴如參、、天麻、虫草、三七、首烏之屬,曷莫而非野草族類耶?其余蓯蓉,國老、長松、列當、豨、茛宕、夏枯、車前之類,蓋不胜其數矣!世人安可因其鄙賤而輕之哉?爰感于茲,遂作斯賦。其辭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