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漫谈:沪剧

【字号】    
   标签: tags:

沪剧是上海的地方戏,流行于上海和江苏、浙江的部分地区。它起源于江南一带农村中的“小山歌”,这些“小山歌”受到弹词等其他艺术的影响,逐渐形成不同的滩簧(有的地方称花鼓戏),如苏滩(苏州)、杭州(杭州)、甬滩(宁波)、锡滩(无锡)等。自上海开辟为商埠后,各地滩簧相继进入上海演出,上海的本地滩簧,为了与其他滩簧有所区别,便称为“本滩”,也叫“申滩”,即沪剧的前身。
  
本滩最初的演唱形式为“对子戏”只有两个演员扮演一男一女两个角色,伴奏乐器只有一把二胡、一副鼓板、一面小锣,可随地演唱,后发展为有专人操乐器伴奏的“同场戏”,登场人物在三个以上,已能演出情节较为复杂的剧目。
  
辛亥革命前后,本滩进入上海各游艺场演出。20年代,本滩受到文明戏的影响,采用了幕表制,并发展为小型舞台剧“申曲”。三十年代初,出现了大量取材于时事新闻和电影故事,表现城市生活的剧目,因剧中人物着西装,旗袍登场,被称为“西装旗袍戏”。这类戏的上演,使申曲逐渐采用了接近文明戏和话剧的表演形式,如采用新颖的布景,加强灯光、效果、音乐等。在剧目取材方面,吸收了一些文明戏工作者担任编导,1941年,成立了“上海沪剧社”,开始把申曲改称沪剧。
  
沪剧主要曲调有长腔长板、三角板、赋子板等;在音乐方面,经过长期吸收、发展,形成以二胡、扬琴、三弦、琵琶“四大件”为主的乐队。沪剧曲调柔和优美、委婉动听,富有江南的水乡气息和表现现代生活的能力,深受人们的喜爱。

(资料来源:世华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山东荷泽解元集乡穆李庄素以面塑之乡闻名于世。据说唐代已有生面塑、熟面刷面塑、熟面染色塑三种,多为供品和殉葬品。清代江西弋阳泥塑艺人王清源、郭湘云游艺穆李庄,与当地艺人贺胜、杨白四合作,采用可塑性强的小麦粉和质地粘的糯米粉为原料,染色后蒸熟,再行捏塑,大大发展了面塑艺术。近代著名的有李朝训和侄子李俊兴、李俊福。面塑题材有人物、花卉、战马、雄鹰、戏曲人物等。
  • 张二奎

    京剧早期老三杰之一。河北衡水人。清道光时任都水司经承,因酷爱京剧,被上司撤职。24岁开始下海,创立了奎派。张二奎唱以京音为主,嗓音高亢激越,朴实无华,大开大合,大气磅礡;扮相雍容端肃,擅演王帽戏。代表剧目有:《金水桥》、《打金砖》、《回笼鸽》、《取荥阳》、《五雷阵》及《四郎探母》等。

  • 由台湾侨务委员会等单位联合赞助筹组的“Amis旮亘乐团”、“台湾客家文化访问团”及“国立台湾戏曲专科学校附属综艺团”,今天起陆续前往美加地区参加“全美台湾传统周”巡回访演,期盼增进美国社会对台湾的了解。这三个团体是由外交部、教育部、侨委会、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行政院客家委员会、行政院新闻局、行政院卫生署联合赞助经费洽邀。
  • 第十五届金曲奖今晚颁奖,传统暨艺术音乐作品类奖项,风潮出版公司的“静夜思”获得最佳民族乐曲专辑奖;寰宇文化工作室的“台湾最后的走唱人”拿下最佳戏曲曲艺专辑奖。入围传统暨艺术音乐作品类奖最佳民族乐曲专辑的还有“郑荣兴音乐专辑”,“吴室声斐”也入围最佳戏曲曲艺专辑奖。
  •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地方剧种,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部分地区,是在黄梅采茶调为主的民间歌舞基础发展而成。其中一支东移到以安徽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用当地语音歌唱,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 歌仔戏在台湾是最受民众喜爱的传统戏曲之一,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歌仔戏,由何恃东所着的“永恒的巨星─台湾电视歌仔戏四十年”新书最近推出,书中为老戏迷整理出多位优秀艺人创作、演史动向、个人特色及剧照,为艺术及娱乐兼具的电视歌仔戏留下记录。
  •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是河南省主要剧种之一。流行地区分布甚广,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新疆、西藏都有豫剧演出。
  • 徽剧的含义并不等于徽戏,它的声腔包括青阳腔、徽戏、徽昆和花腔小调几大部分,以徽戏和青阳腔为主。
  • 赵文卓找的女友对于娱乐圈来说,还是一个新人,是个叫张丹露的女孩子。

      ■日久生情

      说起两个人的相识,好象是冥冥之中注定的事。

      张丹露来自东北,曾经在中国戏曲学院学习了十四年的京剧,专业是青衣,而且唱的还不错,得

  • 一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去了。曾经采访过她的朱军哭了,称一位让人爱戴的老人走了。常派弟子们对老师的谆谆教导记忆犹新,“好好演戏,好好做人。”戏曲界的知名人士对老艺术家的离去也深表遗憾,这位国宝级艺术家的逝去是国家的损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