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鄧麗君的女子形象

魚果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托遺響於悲風

那一年,燦爛的星空,悄悄地流逝了一顆明星。留給人聲聲嘆息。她的歌聲甜美了一代人的心靈。歌聲的主人是一個美好的女子形象。她過世之後,我失戀般難過。心疼著好花不開,好景不再。伴著懷才不遇的自憐,想像紅顏薄命的傷悲。想像中的共鳴,是一段無緣重逢的琵琶行。我自憐不已,淚滿衣襟,黛玉葬花的哀愁,我似書中的寶玉。只不過,憐的究竟是花還是人呢?心中交錯無數起落的情愁。明明是人生必然的場景,仍然對著這殘留的心境悲歌。我的初戀情人,用餘音迴盪我的心頭。無意中又一次聽見她的情歌。再會吧!我的愛人!風中有我的輕歎,托遺響於悲風。

她自然地美化了一個時代

對於這樣一位平凡的巨星,我們不像是崇拜一個偶像般購買與模仿;是在內心完美著一個女人的模樣。她不是那麼遙不可及的聖潔,而是一份人情的親切。好像是你我身邊的平凡女子,只不過未曾謀面。她的美不在於外在的亮麗多變,而是淡淡的女人味。不是個性的表現,卻由內而外有著一分人性美。是一種女人的風韻,不是妝點強為。在一朵鮮花上灑香水,是很不禮貌的。而她的花香是唱出來的,她的絕色是流露出來的。舉手投足都是藝術,只有自然才能這麼美。

愛上層樓的境界

她的逝去,讓我失戀了一個美的想像!只有初戀最甜最喜最苦最悲,只有初戀情人最是魂縈夢牽。而她是我心中永遠的初戀,我會守著這份貞潔。這種心的貞操不是枷鎖,而是美之又美的超越。如果人有甚麼真正的自由可言,就是人可以在心中存留一片淨土。如果有甚麼誓言,就是人可以在消逝的雲煙中兌現一切。季扎掛劍是如此,人間的至情至性也應如此。「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我頓悟一個小小的境界。不會在任何的變幻中動搖自己的美。那種堅持,是對自己的責任,與愛無關。愛上層樓,還有境界。

鮮花上的香水

我很同情來不及初戀鄧麗君的時代。現代的歌星不圓了,都是有稜有角的風格女性,和我是有距離的。並非不食人間煙火的脫俗;簡直是外星人般的先進了。我常想,是甚麼因素讓人間的美感沈淪,將我們年輕的女子塑造成這般奇怪的模樣。這是對女子的溫柔幽雅最大的傷害,也讓才子找不到佳人,寫不出詩篇。我們的偶像被變異的美學概念污染,連帶人的性格也起著很大的變化。

鮮花上只能有露水,不能夠灑上香水。只有花粉,不會撲其他的粉。這是自然賦予的美。而人工的修飾卻往往破壞了天賦的美。

這個時代的情感狀態

耳朵或是鼻子穿洞,黃種人染上紅色或綠色的頭髮,美嗎?更怪的是,她們身上穿的通常太少,頭上手上的東西往往又太多。女歌星被包裝成陽剛的性格,可是在拍寫真時,卻又特別強調身上一些女人的特徵。

他們會吼或者哼,卻不會唱。她們不會在歌聲中傾訴,在傾訴中羽化,感動現代的白居易。他們只能被崇拜,卻不會被愛;他們被瘋狂購買,卻不會被真心歌頌;他們流行一時,卻不會被永久懷念;他們恣情縱意,所以沒有人為他們守貞。我既喜且悲,沒有鄧麗君的時代真是寂寞的可憐呀!

女性的理想形象,如同聖母瑪麗亞,或是東方宗教的菩薩。不是人的裝扮所能達成,而是心靈要到達那種美好,才能散發出來。女子的美只能是從重視女德做起。陰險刻薄只能面露兇光。生活如果糜爛,其實也會刻畫在臉上。

女性的美好形象

女性的形象和她的心性是連接在一起的,傳統中國對女子的期許變成了一個束縛與框框。女人的凶悍是男人逼出來的;而溫柔卻是男人哄出來的。我想,男人的價值觀才是真正的重點。讓男人真正像男人;女人自然就像女人。這是天生就存在的美感。

可以說:沒有一個人不喜歡女人味的。不是狐媚,是莊嚴慈悲的女性美。不同男人天生的陽剛;女子的溫柔婉約其實是,上天賦與的內涵。善良本性的柔性表現。在鄧麗君的歌聲中,我們發現遺失的女人味。幽閒淡雅,如同月光的歌聲映在人的想像。

我們懷念的其實就是女性的道德美。不是騷動誘惑;只有輕言細語的芳香。每個女人都是花,只要自然的散發天真的美。就會是人們心中永恆的星光。@

(原載於大紀元時報http://www.epochtaiwan.net/)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今天是鄧麗君逝世九週年的日子,來自國內外的五十多位歌迷,一大早就到台北縣金山鄉的筠園獻花上香,鄧麗君的母親也到現場悼念,氣氛溫馨感人。
  • 今天是愛國藝人鄧麗君逝世九週年日子,來自海內外歌迷齊聚金寶山筠園追思,他們唱著「我只在乎你」表達最深思念,隨後繞行鄧麗君墓園四周撒花瓣。筠園也擺放著歌迷追悼花束及照片,還有不少歌迷落淚,鄧媽媽看到歌迷們的熱情相當感動,收到歌迷送的母親節花束,更覺得寬心。本名鄧麗筠的鄧麗君,有愛國藝人、永遠軍中情人及國際天王巨星等封號,河北大名縣人的她,民國四十二年一月二十九日於雲林誕生,十四歲踏入歌壇,其優美的歌聲傳遍東南亞、日本、美國及大陸,她還精通英日法粵語,民國八十四年五月八日,因哮喘病於泰國清邁辭世。
  • 清明之際,舍妹夫婦遠攜父母靈骨而歸葬於故鄉,余在海外,阻於國難不能奔赴,乃弔之以文,曰: 嗚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駕鶴,亦近三月。憶思雙親,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濟親族。力有大小,唯盡本分。載入家譜,亦有光矣。
  • 神韻交響樂團演出的西方交響樂曲,經常有有十分貼心的安排,樂曲的選奏也極富巧思,不論觀眾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響樂,在精采的樂音引領下,總會體驗到層層的驚喜與無盡的感動。
  • 只記得那個衣衫襤褸的長頭髮的女人,拖著一跛一跛的腿,挨個翻著垃圾桶找吃的,他一邊找一邊咧著嘴笑。那女人就是我要說的,我們村老人給我講過的苦命女人。其實提起來,鄉下的人,哪個不覺得自己命苦:幹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擔不完的驚,受不完的怕。
  • 鳳飛飛的歌聲無疑是台灣近代流行音樂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頁,她演唱的台灣歌謠作品,為數雖然不多,寥寥數十首,創作年代卻從晚清到近代,風格迥異多元;更重要的是,身為台灣的女兒,面對每一首作品,無論是原唱或是重新演繹,都展現出歌者對傳承尊崇母文化的使命與信念。
  • 我要寫篇短文紀念我剛過世的朋友,林建興。林大哥生前寫道:「人一走,茶就涼,屬自然規律;人還在,茶就涼,為世態炎涼。」我喜歡喝茶,雖不擅焚香煮茶,但我知道,好茶哪怕茶涼了,餘韻裊裊,還是會讓人回味無窮。
  • 什麼是四聯體格式(tetractys)呢?「四聯體格式」是現代英國詩人雷‧斯特賓(Ray Stebbing)發明的一種詩歌形式,由至少 5 行 1、2、3、4、10個音節組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