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漫谈:“龙套”

font print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龙套”,是由演员扮演仪仗、侍从、卫士、宫娥、衙役、士兵等角色,四人为一堂,组合成护卫的队列,以显示帝后、将帅、各级官员等不同身份和地位。同时,又由于他们的服饰、扮相、手持道具的不同,以及他们站立的部位和排列组合成不同的场面,可以显示不同的环境特色。因此,他们既是剧中角色,又是构成某种场景的实体的一种物质条件,“龙套”就是具有这样的两重性。比如在帝王没有上场之前,一堂手持瓜棍瓜锤的太监或一堂大上场分别以八字形站在台中披着黄色绣龙的桌围椅帔的桌椅两旁,这种龙套与切末(即布景和大小道具)的组合,便构成了金銮宝殿的场景。在元帅未升帐之前,旗牌和兵将的排列与桌椅等切末的组合构成帅府,衙役的排列与桌椅等切末组合构成公堂,手持掌扇、符节、炉、宫灯的宫娥的八字站位,构成皇后的内宫等等,“龙套”成为构成场景的重要成分,其形体同切末一样起到构成环境的物质作用。
  
“龙套”,不但有这种构成场景的功能,而且,他们在戏曲舞台上站立的不同队形排列与运动,又可以形成不同场景的变换。比如:几个衙役以八字形排列与桌椅切末等组合而构成公堂的场景,但当他们随着官员在舞台上绕场或转场行进时,它的形体动态又可以触发观众联想而产生大街小巷的场景转换。两队敌对双方的士兵,分别于舞台的上下场门以“二龙出水”的动作列队出场,造成两军对垒的敌对阵势,构成作战的战场环境等等。同时,因为这种构成场景的条件是龙套演员的形体动态,他们在舞台上的运动,造成场景随之而变换,他们运用队形的排列、行动的组合、运动的节奏等等而创造出不同的气氛和情势。
  
龙套的构成场景的功能,与演员的形态摹拟一样,是一种不稳定的、流动的、模糊的场景展现与转换,即在某一场景出现之后,又可由于龙套形态的变动而逐渐消失,并为另一种形态所引发的情景气氛所替代。这当然也算作场景随演员的动态而变化的一种。

(资料来源:世华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山东荷泽解元集乡穆李庄素以面塑之乡闻名于世。据说唐代已有生面塑、熟面刷面塑、熟面染色塑三种,多为供品和殉葬品。清代江西弋阳泥塑艺人王清源、郭湘云游艺穆李庄,与当地艺人贺胜、杨白四合作,采用可塑性强的小麦粉和质地粘的糯米粉为原料,染色后蒸熟,再行捏塑,大大发展了面塑艺术。近代著名的有李朝训和侄子李俊兴、李俊福。面塑题材有人物、花卉、战马、雄鹰、戏曲人物等。
  • 张二奎

    京剧早期老三杰之一。河北衡水人。清道光时任都水司经承,因酷爱京剧,被上司撤职。24岁开始下海,创立了奎派。张二奎唱以京音为主,嗓音高亢激越,朴实无华,大开大合,大气磅礡;扮相雍容端肃,擅演王帽戏。代表剧目有:《金水桥》、《打金砖》、《回笼鸽》、《取荥阳》、《五雷阵》及《四郎探母》等。

  • 由台湾侨务委员会等单位联合赞助筹组的“Amis旮亘乐团”、“台湾客家文化访问团”及“国立台湾戏曲专科学校附属综艺团”,今天起陆续前往美加地区参加“全美台湾传统周”巡回访演,期盼增进美国社会对台湾的了解。这三个团体是由外交部、教育部、侨委会、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行政院客家委员会、行政院新闻局、行政院卫生署联合赞助经费洽邀。
  • 第十五届金曲奖今晚颁奖,传统暨艺术音乐作品类奖项,风潮出版公司的“静夜思”获得最佳民族乐曲专辑奖;寰宇文化工作室的“台湾最后的走唱人”拿下最佳戏曲曲艺专辑奖。入围传统暨艺术音乐作品类奖最佳民族乐曲专辑的还有“郑荣兴音乐专辑”,“吴室声斐”也入围最佳戏曲曲艺专辑奖。
  •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地方剧种,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部分地区,是在黄梅采茶调为主的民间歌舞基础发展而成。其中一支东移到以安徽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用当地语音歌唱,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 歌仔戏在台湾是最受民众喜爱的传统戏曲之一,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歌仔戏,由何恃东所着的“永恒的巨星─台湾电视歌仔戏四十年”新书最近推出,书中为老戏迷整理出多位优秀艺人创作、演史动向、个人特色及剧照,为艺术及娱乐兼具的电视歌仔戏留下记录。
  •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是河南省主要剧种之一。流行地区分布甚广,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新疆、西藏都有豫剧演出。
  • 徽剧的含义并不等于徽戏,它的声腔包括青阳腔、徽戏、徽昆和花腔小调几大部分,以徽戏和青阳腔为主。
  • 赵文卓找的女友对于娱乐圈来说,还是一个新人,是个叫张丹露的女孩子。

      ■日久生情

      说起两个人的相识,好象是冥冥之中注定的事。

      张丹露来自东北,曾经在中国戏曲学院学习了十四年的京剧,专业是青衣,而且唱的还不错,得

  • 一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去了。曾经采访过她的朱军哭了,称一位让人爱戴的老人走了。常派弟子们对老师的谆谆教导记忆犹新,“好好演戏,好好做人。”戏曲界的知名人士对老艺术家的离去也深表遗憾,这位国宝级艺术家的逝去是国家的损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