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欣賞】岑參《逢入京使》

作者:文思格
font print 人氣: 1734
【字號】    
   標籤: tags: , , ,

岑參逢入京使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乾。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作者簡介】

岑參(公元約715~770) ,盛唐大詩人,善寫邊塞風光及戰爭景象,其邊塞詩與高適齊名,並稱「高岑」,風格也大致相近。

【字句淺釋】

題解:作者在遠赴西域的途中碰到回京的朋友,便請他傳語家人,為自己報個平安。此詩寫這一件小事,於平易中顯出豐富的韻味。
故園:指作者在長安的家。
漫漫(讀陽平聲):形容距離遠。
龍鍾:淋漓沾濕,淚水很多的樣子。
傳語:傳遞話語,捎個口信。

【全詩串講】

走過的路真遙遠,回首向東望故園。
且看兩袖衣常濕,思鄉淚水總不乾。
馬上相逢問寒暖,惜無紙筆修書還。
捎個口信回家轉,向我家人報平安。

【言外之意】

作者天寶八年(公元749年)第一次遠赴西域,別家西行,躍馬漫漫征途。在離家萬里的路上遇到了朋友要回長安,兩人立馬而談,互敘鄉情。由於馬上沒有紙筆,只好請朋友給家中捎個口信,告訴家人自己一路平安,不必掛念。

像這種生活中的瞬間寫照,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遇到許多,而當作者用一首平白淺易的小詩把這一經歷寫下來時,卻顯得韻味無窮,能夠深入人心、經久不忘,成為唐詩中的名篇。究其根本,無非是因為這首小詩中所寫的生活一瞬,蘊涵著自然而不加雕琢的一片真情。

情,只要是真的,就能穿透層層偽裝,叩開人的心扉;也只有真情,才能叩開人的心扉。文學理論可以流派迭起,文學作品描繪的對象和所用手法可以花樣翻新,但情要真才能動人,這一條規則卻是永恆的。因為真,反映了人的一種先天的、本性的追求。

──轉自正見網 #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王維的“鳥鳴澗”,全詩描寫春夜的寧靜。我們可以感受到春山的空曠幽靜,連淡淡皎潔的月光,都能驚擾沉睡的鳥兒。這個“驚”字,真是畫龍點睛的神來之筆!不過,也唯有當人的心境十分寧靜悠閑的時候,才能對大自然的變化有如此敏銳的觀察
  • 而自己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就像詩中的王維,獨處也有他自己的世界。
  • 李白是著名的道教崇奉者,並且隱居深山、修道煉丹,亟力追尋成道之路。但當他和仙人們正在樂陶陶的升入仙鄉時,卻被人間的慘劇震驚了。
  • 在浮生若夢中的人們,卻仍然苦苦的追求著名、利、情,成也擔心,敗也擔心。然而凡是知天命、識天理的人都知道,世上的榮華富貴,各憑造化,榮祿平庸,早有安排。知曉真相的人。是不會為這樣的事情擔心的。所以,不開口笑才是痴人哪!
  • 沒有讀過書,但從學習班上下來後居然能寫詩,從這首詩中我們能感受到那種質樸,純真的美;這也是任何華麗的語言所無法替代的
  • 近體詩主要分爲律詩和絕句;而律詩中有五言律詩、六言律詩、七言律詩。絕句也是一樣有五言絕句、六言絕句、七言絕句。律詩和絕句都必須嚴格依照規定的格律去寫。
  • 在這炎天暑氣裡,竟然還有貧窮婦女抱著小孩子,尾隨割麥的農夫,把散落的殘穗一根一根的拾起來放到自己的破竹筐裡,拿回家去充饑。由於要納官稅而賣光了所有的田地,她家已經無地可種、無麥可收了。但這樣冒著暑熱撿幾根殘穗,又能挨得多久呢?
  • 在荷葉初生的春天,我和你偶然相遇。但春愁已經隱隱而生。
    在荷葉枯黃的秋天,別離的愁思,終於來臨。深深的知道,這份情將永遠與自己同在,在悵惘中,只能獨自站立江頭,傾聽那永不休止的流水聲。”
  • 你北面那山上的白雲一片片,我安適的隱居生活使我欣喜。登上山頭是想遙望你的住地,我的心正隨著大雁向你飛去。
  • ”好不容易啊!得到和你一塊兒喝酒的機會,我們把這滿滿的酒,一大杯一大杯的喝吧!“花發多風雨,人生是別離。”花開了,風雨就要吹落它,在這人世上,往往是聚少離多,還是多喝酒,把離別的憂愁忘記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