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巢隨筆(159-1): 絕 對 虛 無

--- 斯德哥爾摩之旅
黃翔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

今年六月,我應邀赴斯德哥爾摩。同時受到瑞典邀請的還有作家劉賓雁、鄭義等人。因為同住新澤西,我與劉賓雁同行,飛抵斯德哥爾摩後,來機場接機的是斯德哥爾摩大學的羅多弼教授,他是斯大中文系主任和亞太研究中心主任,他的前任就是著名漢學家馬悅然教授。他說得一口極其漂亮的漢語,言談舉止溫文爾雅,如果不是他滿頭栗色頭髮和滿臉絡腮鬍子,你真會懷疑他是一個純種中國儒生。他同劉賓雁已相識,同我是第一次見面,很客氣地對我說,早就聽說你,許多人都知道你們要來。

我此行的主要活動,是參加由瑞典各界朋友舉辦的「六四」燭光晚會朗誦詩歌,和在斯德哥爾摩大學的一個研討會上做專題講演,談我近六十年來的人生和創作。由於時差關係,我們六月一日由紐約機場起飛,到達斯德哥爾摩已是次日上午。在活動開始前和活動的間隙,由在斯德哥爾摩大學任教並擔任此次系列活動的主持人之一的作家萬之,作為朋友領著我們去各處逛遊。我這纔發現斯德哥爾摩整座城市是個「千島之國」,它是由許多大大小小的島嶼組成,大小島嶼之間以橋樑聯通。小的島嶼,小得上面祗有一座唯一的建築;大的島嶼你立於其上,卻沒有島嶼的感覺,你會以為你置身於一片空闊的陸地。我們去參觀了音樂廳、大飯店、沉船博物館、皇宮等,還由別的朋友領著去了一處叫烏普薩拉的地方,並乘船在各島嶼之間的湖海之中逍遙。

音樂廳是每年一度舉行諾貝爾授獎儀式的地方,塵緣太深或未了的人來到這裏都會凡心大動,平庸之輩也難免夢想有朝一日在世人欽慕的目光下步入這舉世矚目的輝煌的廳堂。

大飯店外表很平常卻異常著名,而且裏面氣派非凡。這兒是每年各項諾貝爾獎獲得者專門下榻的地方。據說百年前變法維新失敗後,大名鼎鼎的康有為曾流亡至瑞典,就在這裏住過。一日,我和萬之、鄭義三人路過這裏,鄭義提出由他請客喝咖啡,我們就一起走進了這座名聲顯赫的大飯店,在臨窗可以眺望街景和遠處河面的地方擇座坐下。一位穿著講究、儀錶堂堂的侍者彬彬有禮走過來。萬之用瑞典語同他交談,順便介紹了一下我們一個是詩人,一個是作家,並告訴侍者當年曾在這裏下榻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曾在受獎辭中提及眼下這位貌不驚人、頭髮脫落的鄭義。侍者聞之,馬上肅然起敬,當即表示這三盃咖啡免費招待,由他請客。我們三人不禁開懷大笑,為今天碰上好運開心,更從深心裏為歐洲人哪怕是一個普通侍者對文化和知識份子的尊崇大受感動。但使我們三個人更受觸動的,是想到百年前維新運動失敗後,康有為曾漂泊避難於此;百年之後的今天,當代民主啟蒙運動和「六四」運動慘遭鎮壓,我們坐在百年前中國先輩論政者曾坐過的地方。百年中國知識份子論政傳統血氣、文脈相承,心中不由升起一種莫名的歷史的蒼涼感。

沉船博物館整幢巨大的建築內祗有一艘船。幾百年以前這是瑞典這個古代海盜國家最大的一艘船,也是當時全世界最大的一艘船。聽說當時瑞典國王建造它時,貪求「超級巨型」而造了這麼一艘豪華大船,結果船造好後,首次試航沒有駛出多遠就沉入水底。這很可能是鐵達尼號沉船之前,世界上最震動的一次沉船事件。後來這隻下沉的大船好不容易纔由若干隻大船合力打撈上來,並為此專門修建了這座沉船博物館作為永久的紀念。由於船身巨大,桅杆高聳,參觀時要分別登上幾層樓纔能環繞窺視它的全身。鄭義說他每次看它都驚心動魄。我不無同感,但我看見的卻不僅是它木製的船身,還有雲空下物換星移、滄海桑田的另外一些東西。我想到的是我們這個星球上沉入時間之海的綿延不絕的生命和歷史的沉船,如今早已在時空中渺無蹤影;而這隻沉船雖然不幸曾面臨顛覆,卻有幸將它的軀殼至今存留於世。

皇宮是一座很大的紅磚建築,它比不上中國宮殿那種使人震懾的氣勢和恢宏。如不是由人介紹,你真不知道它是皇宮,還以為它是一幢普通的長方形巨大建築物。它唯一使人感到興趣的,是它竟然由幾代人延續建造了幾百年,而裏面卻從來沒有住過一位皇帝。

乘船在市區水域逛遊的那天,碰巧天氣不好,船在水面上滑行時,風灌進敞開的船艙,幾個人都感覺很冷,無心觀賞兩岸的景物。導遊的朋友說,如果天氣好,兩岸山崖上全是朝太陽裸露的三點式,一路「壯麗風光」,可惜今天一個也搜尋不到。等到我們冷得發抖終於上岸,太陽出來了。

經瑞典朋友精心安排,我們去了一處離斯德哥爾摩很遠的地方,名叫烏普薩拉。這裏什麼景色也沒有,甚至沒有幾棵樹,祗有三個山頭,其實是三座大墳包,然而這簡單的風景卻令我震撼不已。這是三個半圓形的山頭,長著淺草,其中靠近小路的第一座山頭上,半坡中並排豎著三塊石頭,那是三頂王冠的象徵。傳說這三座墳山埋著三個瑞典最古老的海盜,也許是三個最古老的國王,其實究竟是國王還是海盜,如今誰也說不清楚,也無須去說清楚,反正是埋著三個具有海盜和國王的混合身份的人。在埋葬他們之前,先擱下棺木,然後在棺木上擱上一艘曾經載著這些海盜出海遠征掠奪的戰船,然後在船艙裏填滿他們搶劫而歸的金銀財寶,然後架上柴火燃起沖天烈焰,將遺體、船隻、珠寶連同征服者威風凜凜的昔日的歷史,全都焚為灰燼,然後一層又一層地覆蓋上泥土,直至堆成如今天穹下三座半圓形的墳山。

唐山出版社2001年出版
台灣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3段333巷9號B1
電話:(02)23633072
傳真:(02)23639735
http://www.tsbooks.com.tw
ISBN 957-8221-59-2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