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日記(10)

彼得.巴菲諾維奇.弗拉基米洛夫
font print 人氣: 1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17日訊】1942年7月1日

中央醫院的設備破舊。許多科室的領導人都有一些沒受過高等醫學教育的醫生,因此經常出錯和造成病人死亡。醫院的死亡率極高。只有幾本中文和英文的醫學書籍,但都是過了時的。沒有俄文的醫學著作。這對不懂中文的奧爾洛夫來說,的確是非常困難的。但他仍然在設法對付,真是天曉得!

———
從山頂可以望見被一道道峽谷分隔開來的一片灰黃色高原。可惜這種協調的灰黃顏色被突出於黃土層之上的黑岩石破壞了。

頭上,是高不可測的藍天。一隻隻老鷹輕輕掠過布滿岩石的陡坡,猝然飛落到峽谷裡。峽谷兩側和山坡上,長滿叢叢荊棘和矮樹,成了野雞悠然自得的咯咯啼聲。

到處能看見被風吹倒或是吹歪了的中國洋槐。岩石都是發燙的。灼熱的陽光赫然照耀在我們頭上。

1942年7月5日

蘇聯情報局報導了葉甫根尼.彼得洛夫的去世,他是前線的戰地記者。

彼得洛夫只有40歲。我在《真理報》編輯部遇見過他幾次。在我記憶中,他給人的印象始終令人感到溫暖和愉快。
———

記者埃德加.斯諾、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和艾格尼斯.史沫特萊,稱毛澤東為中國革命的”公認的天才”。

毛澤東為這些具有自由主義和半無政府主義思想的記者的到來,作了一切準備。他不遺餘力地想使他們對他產生好感。中央委員會主席在會見他們時,對中國革命談得還算有分寸,而談他自己就太過份了。

毛澤東向埃德加.斯諾談出來的他青年時代的政治觀點,一直使我吃驚。毛澤東說,那是空想社會主義、自由主義和民主主義的”大雜燴”。

他的世界觀主要是受他的中學老師楊昌濟的影響,楊是留英學生。根據毛澤東所說,他的老師是一個堅定的唯心論者。

毛澤東的第一個妻子是楊昌濟的女兒,名叫楊開慧。

1942年7月8日

我們的一切業務聯繫只限於同康生進行。不容易見到毛澤東。他在楊家岭的窯洞裡過著隱士的生活。

康生想把我們和所有著名的中共人士分隔開。同時,中國同志也躲避我們,因康生在注意著。

毛澤東即便是接見我們,那也必定有政治局委員在場,讓我們明白這種接見具有公務的性質。他來看過我們兩次,但都有他身邊那批人陪著。

只有康生 —- 愛來就來,他的秘書肖里也是這樣。(待續)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5月23日訊】《延安日記》的作者彼得•弗拉基米洛夫是蘇聯人。1942年至1945年,彼得以共產國際駐延安聯絡員兼塔斯社記者身份來到延安。他以日記形式,根據自己的觀點,記述了延安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等各方面的問題。全書以抗日戰爭時期中共與蘇共的關系為背景,記述了中共的整風運動、中共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對中共與當時駐延安的美國軍事觀察組織的接觸以及中共與國民黨的關系等問題,均有評述。我覺得,此書是一部研究中共黨史難得的參考文本,雖然其中不乏偏頗的地方,如說當時延安的反蘇情緒,彼得就完全是站在蘇共老子黨的立場上觀察問題的。
  • 《延安日記》作者彼得.弗拉基米洛夫,蘇聯人,1942年至1945年,以共產國際駐延安聯絡員兼塔斯社記者身分,在延安工作。作者以日記形式,根據他的觀點,記述了延安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等各方面的問題。全書以抗日戰爭時期中共與蘇共的關系為背景,記述了中共的整風運動、中共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對中共與當時駐延安的美國軍事觀察組織的接觸以及中共與國民黨的關系等問題,均有評述。
  • 1927年開始建立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專政。可是農民在鄉村繼續暴動。中國共產黨利用農民運動開始建立根據地。
  • 早晨,明亮的陽光把我照醒了,山間稀薄的空氣使陽光分外耀眼。
  • 冬天,延安廣泛開展了”整頓三風”的運動,三風是黨風、學風、文風。這個月,毛澤東在幾次會議上還就文藝問題講了幾次話。這次運動,是以他在2月份的講話開始的。
  • 尤任帶點兒嘲諷口吻回憶他剛到延安時的情況。他和多爾馬托夫、阿列耶夫從機場直接被帶到楊家岭。楊家岭溝口有兩個穿軍裝的士兵守衛,拿著大刺刀,擺好了刺殺姿勢。客人們被帶進窯洞去見任弼時。接著,依次進來了毛澤東、朱德、王稼祥、邓發以及其他人。禮節性地寒喧過後,任弼時就不客氣地說:”告訴斯大林,我們要武器,要武器打日本人!”
    “你很快就有機會親眼看到,他們是怎麼戰鬥的。”尤任接著說。
  • 毛澤東最近所作的一連串的報告中,貫穿著一個思想;對別人的見解不應盲從。盡管這種看法在理論上並非完全不對,但其實質是否定革命哲學的理論價值。我確信我看準了;生活將會證明我的看法對不對。
  • 日本人已在八路軍控制的地區加強了軍事行動。他們想使行將從內蒙進攻蒙古人民共和國的軍隊有一個可靠的後方,也是為了一旦對蘇開戰,能確保滿洲和華北交通線的安全。
  • 由康生提供的中共中央情報局的材料是如此混亂和矛盾,更重要的是,特別在涉及國民黨的對內對外政策時,如此有傾向性,以至於大致核實這些材料都要費很大的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