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序

訴說一段颱風奇緣

文/王寶貫
font print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颱風,對台灣人是耳熟能詳而且能切身感受的。

1955年我上小學一年級,平生第一次寫作文,而第一個作文題目就是「颱風」,因為前幾日正好有颱風侵台。雖然那時字也認得不多,年紀小卻也就不知害怕,洋洋灑灑寫了一篇(而且記得沒有用注音符號)。

不料班上導師(那時叫級任老師)陳玉英老師竟大為讚賞,除了貼在布告欄表揚之外,據家母轉述,還拿去向高年級班的老師們誇耀。現在回想起來,那篇不過把颱風來時躲在屋內聽到的尖銳呼嘯風聲,以及颱風過後屋外的零亂情況(諸如樹木倒地、晾衣竹竿被掃得滿地亂滾等等)如實描述一番而已。這應該算是第一次與颱風「結緣」吧。

誰知我後來上大學唸的就是氣象學,這下子跟颱風結的緣(或者「結下的樑子」)就更深了。當時自然也不會預料到,這颱風奇緣七彎八拐就連到本書的作者伊曼紐(Kerry Emanuel)教授身上。

1973年我到洛杉磯的加州大學(UCLA)繼續攻讀氣象學,於1978年修畢博士學位。就在那一年,有一天系上幾位消息靈通的研究生議論紛紛:「聽說有一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畢業生要來演講」、「聽說是要來應徵教職的」、「聽說是恰尼(Jules Charney)的學生」恰尼教授也是UCLA的氣象博士,後來任MIT教授,是「準地轉模式」的奠基者,在大氣科學界的名氣響亮,他的學生來演講自然引起不小興趣,而這些「流言蜚語」就像是免費的廣告。

時間一到,大夥兒都好奇地擠到演講廳去看看到底此人是何方神聖。果然屆時站到講台上就是那位西裝領帶齊備,卻無論如何蓋不住一臉稚氣的「大學部的」。記得他那天講的是有關對流方面的題目,別看他像大三或大四的學生,講起研究來卻像個老將,回答起問題來一針見血,毫不遲疑。

伊曼紐不止是精於科學研究而已,他博學多才,對氣象歷史也瞭如指掌。這本《颱風》就是他結合颱風的歷史和科學的近作。眾所周知,「神風」(kamikaze)是日本人發明的名詞,指的是在13世紀蒙古大汗忽必烈的水師從海路入侵日本時,卻遭遇了兩個颱風而損失了大量戰艦及兵士,因而一敗塗地的事件。對日本而言,此颱風無疑就是天神派遣來護佑日本的,這是世界颱風史上頗有名的事件,而伊曼紐就將之拿來當第一章的開場白。

本書除了颱風典故的故事之外,更重要的是用淺顯的文字詳說了颱風的科學,而這工作大概找不出幾個能比伊曼紐教授更有資格的了。一些颱風結構的內涵意義以及幾個典型的強烈颶風個案,只有像他這樣長期沉浸在颱風研究的頂尖科學家,才看得出、說得出所以然的。看了本書,讀者無疑會對颱風的瞭解以跳級方式增進。

翻譯本書的吳俊傑教授正是伊曼紐在MIT的親炙弟子。俊傑是台灣氣象界近年來少數幾個傑出青年大氣科學家之一,而他回台大任教後也是一直沉浸在東亞的颱風研究中。

近年來他主持了國科會資助的「追風計畫」,在颱風周遭以「投落送」(dropwindsonde)偵測各種氣象數據,所獲得的豐碩成果不止是在台灣有目共睹,也享譽國際大氣科學界。所以由他來翻譯本書只能用「不作第二人想」來形容。相信讀完本書的人會同意這一點。◇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自十七世紀起,法國人便不斷地造訪中國,無論往昔造訪的理由為何,今日大底是宗教、軍事、商業或藝術。法國對中國的這種狂熱,並未將台灣排除在外;十九世紀末法國遠征台灣未竟其功的經驗,及今日與台灣的文化經濟交流,都讓西方發現,台灣是一個中華文明未受革命摧殘的真正中國。
  • 中國所呈現的整體形象,並不協調:中共文宣影片所強調形塑的是成功、進步、穩定及和諧,但影像卻是經濟躍進、暴發戶新貴及悲慘平民交叉呈現。當影像出現貧苦的農民、百受凌辱的移民、遭排擠的勞工,以及孤獨老人與病人時,影片都以「我們正處過渡時期」一語帶過。這不正是昔日導致中國帝王遜位時所呈現之民心渙散的景象?
  • 正如威兒瑪‧瓦歷斯透過莎,較年輕的那個婆婆說的:「我的意志力比我的身體知覺還要強大。」這句話,從原始洞窟到現代職場,在所有人類群聚型態裡,都可輕易找到擁護者,也可輕易成為艱難處境時的救贖。
  • 兩個老婆婆靜靜的坐了很久。最後莎開口了:「可是你們也許會在我們最需要你們的時候,再一次拋棄我們?」達古花了一些時間想要怎麼回答,心想要是酋長在這裡回答問題就好了,因為酋長對於回答這樣的問題比他有經驗多了。
  • 人生目的何在?生命意義何在?人間真理何在?這類「大哉問」的問題,正是本書所探討的主題。

    處在生老病死、天災人禍的無常世界中,人如何面對困境?如何活下去?在人生列車即將抵達終站時,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 在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 1843~1916)的短篇小說《中間歲月》(The Middle Years)中,主角是面臨死亡的作家,由一位年輕醫生照料著,這位醫生心中懷著成為作家的祕密願望。作家想要以治療者與藝術家的身分為醫生指點迷津,透露關於生命與世界的唯一真理:「我們都是在黑暗中摸索——盡自己所能,付出所有。我們的懷疑就是我們的熱情,而熱情是我們的任務。」
  • 我第一次遇見馬修,是在尼泊爾加德滿都市雪謙寺後方的小房間裡,他正躬著背擠在電腦前。當時馬修正指導著ㄧ群僧侶,努力的把經文打入電腦,這些傳統的經文都是用手刻在長方形的木塊上,然後再用刻好的木塊印在紙頁上;而現在這群僧侶正運用一種特殊設計的藏文字體,把經文一字一字的打入電腦中。
  • 自由的定義是做自己的主人。對許多人來說,這代表行動的自由、行為的自由、意見的自由,讓他們有機會完成自己訂定的人生目標。這種信念主要是從外在來定義自由,完全沒有顧到內心中念頭的獨裁性。這種對自由的定義在西方世界很尋常,認為自由就是為所欲為,根據衝動而行。這其實是蠻奇怪的想法,因為如此一來,我們反而成為念頭的玩物,任由干擾心的念頭來支配自己,我們像山頭上的草,風怎麼吹,草怎麼倒。
  • 我一直是喜歡閱讀和寫作的,從其中也得到了很多的啟發和樂趣,它讓我擁有一個更為豐美的心靈和相當精采的人生。而教書多年,我心中確實有很多的想法,尤其,在國文的教學上,如何提升他們的程度?
  • 一直是個好奇的人。

    有一個假日,和朋友一起逛街。看到有人在排隊,隊伍很長,直排到馬路上來。這是怎麼一回事啊?原來是個餐廳。客人太多了,等待的客人更多,不得不如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