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幽蘭》序

尋訪每個人內心裡的隱士

文/羅智成
font print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幾乎是自古以來,每當中國人想要尋訪有著大智慧的長者、有著特殊絕學的宗師、武林高手、不世出的賢人甚至神仙時,大概都會下意識地把目光投向那雲深不知處的深山。

因為我們相信,在我們的生活周遭遍尋不著的奇人異士,必然是隱居在人跡罕至之處(碰不到並不表示不存在)。他們通常是不屑露才揚己、不關心也不參與俗世生活的高人。他們是隱士。

他們與眾不同的特質,在於他們的生活態度與特殊的實踐方式,也有些時候,是因為一些特殊的職業與信仰。但大體而言,他們都是通過離群索居、棄世絕塵來尋找解脫與自在的生活,並追求自我的保持、改良與超越(修行)。因為他們相信,遠離社會有助於隔絕干擾、接近自己、接近大自然的寶貴資源或真理。

如果離群索居、尋求平靜與獨處是隱士最普遍而基本的要素,我們每個人內心其實都住著一個隱士。就像我們內心同時也住著一個獵人、一個暴君或一個大眾情人一樣。只是,由於不同的環境與成長過程,每個人最終被外在世界喚醒的部分都不一樣。

可惜,隱士在我們內心裡也是處於隱居的狀態--當我們看見獵物時、進行掠奪時,我們內心裡的獵人便出現了;當我們擁有了權力,處於宰制別人的地位時,內心裡的暴君便即位了;當我們置身大量誘惑、所有欲念滿溢時,內心裡的大眾情人便蠢蠢欲動了!

而什麼樣的時辰,我們的隱者才會現身呢?

除了來自生命的體悟、宗教的修為,也許讀到一本發人深省的書並引起共鳴,會是尋找我們內心隱者的一個契機。

讀《空谷幽蘭》也有這樣的感覺或效果。但不同於以往那些深沉、孤僻的存在主義作品或深奧、冷僻的哲學經典、智慧語錄,《空谷幽蘭》是一本語調光明、深入淺出、頗具親和力的書。它的主要內容在報導作者和友人走訪名山大川,尋找當代中國隱士的歷程。同步進行的另一軸線,則是介紹中國的隱士文化、宗教修行傳統與歷朝歷代的代表人物。

通常這樣題材的書很容易陷入個人信念、信仰的鋪陳、冗長複雜的思辯、主觀態度過度投射的情境裡,讓讀者有時必須也緊張、艱困的與作者的觀點來抗擷。但是本書沒有這樣的氛圍,也沒有這樣的企圖。因此整本《空谷幽蘭》更像是古今中國隱士社群的探訪與介紹。

的確,除了對當地公安的微詞,作者赤松居士在本書中一直保持著謙虛與客觀的態度,十分尊重採訪當時中國大陸的特殊情況,不隨便臧否人物,也不凸顯個人的作為,字裡行間帶著脫俗、淡雅的氣質。相對而言,他的意見或概念的討論也較為單薄,例如,我一直會掛在心上的問題是:書中所遇到的這些人,我們會照單全收的都認定他們都是隱士嗎?隱士的判準與規範為何?

但是這些念頭絲毫不減損我對本書的推崇──在小時候,我們曾經遇見過自己或別人瀕臨離家出走、上山訪仙學藝的抉擇,這當中有多少人當真出發了,甚至堅持了一段時間,我們後來都不得而知。

但是,多年以後,身在異國的赤松居士真的代我們出發了!而且回來了!而且透過這本書的出版再帶領我們去走一遭。這本身就是一件浪漫無比、精采萬分的事。 我相信,只要對古今中外那些特立獨行者的心靈持續關心與好奇,最終我們都會找到我們內心裡那個隱士。◇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1980年代,還在讀大學時,校園流傳著一本《新世界之旅》影印本,卻像是祕笈般在同學間傳閱,喔,對不起,那時候我們也沒有什麼智慧財產權的觀念。
  • 未來——「我希望透過這門課,能讓你開始看見自己與維繫你生命的土地之間的關係,並且找到自己,找到你的根。這裡沒有任何神祕學、魔術或宗教存在。只有對單純真相的理解。」
  • 「電視新聞、反交流、精神分裂、歌舞雜耍……民眾對漫無條理已經見怪不怪、娛樂得麻木不仁……」。這是在說二十一世紀的台灣電視嗎?不,是二十多年前的美國。

  • 不過,從來沒有人講過或隱約提到,只有在教育等於娛樂的時候,有意義的學習才最有效、最持久也最真實。教育哲學家曾經設想適應文化是件難事,因為其中必然要受到各種約束。他們說過,學習必須循序漸進,堅忍苦讀在所難免;還說我們往往要捨卻個人享樂來成全團體利益,而且養成判斷能力、學習嚴謹概念思考,這對年輕人來講是很不容易的事,必須艱苦奮鬥才能成功。
  • 義大利有一句諺語:「成功有一百個父母,失敗就成為孤兒。」甘迺迪總統最喜歡引用這句話,但對絕大多數平民百姓來說,此話正是人生經驗談。台語俗語:「有現才有輪。」、「扶起不扶倒。」、「西瓜偎大邊。」都有異曲同工之妙,反正就是一句話,人生必須成功,失敗是痛苦之事,人切不可在失敗中自我折磨,一定要立志向上,忘記背後,邁向成功,獲得別人的尊敬與肯定。

  • 一八六二年五月某個燦爛的下午,英年早逝的「美國夢」終於入土為安,與此同時,盛開的蘋果樹宣告了春天的來臨。

    三點鐘,喪鐘為早逝的生命敲了四十四響,每一響象徵活過的一年。三百名學生放學後頂著烈日邁向喪禮,這其中有些人憑著運氣與志氣,長大後將在「鍍金時代」改造美國資本主義。

  • 她(以馬內利修女)真摯的憤怒,忠心的堅持,她是這世界為數眾多貧窮者的守護神。她熱情的力量就是以馬內利(上帝與她同在!)的愛。
  • 儘管我自己也不總有先知措詞激烈的勇氣,儘管我自己也不總有神耐心所呈現的智慧,我仍舊籲求喚起人最根本的核心——這是人的本性與基督徒信心的相遇之處,同時也是富人與窮人結為兄弟的所在。
  • 在儒家五經之一的《尚書‧周書‧金滕篇》中,生動而詳細地記載了周朝初年發生的一次強風暴過程。今天的氣象學甚至把它當作一次典型的古代天氣現象來研究。
  • 在塔里木盆地旅行,沿著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周緣的綠洲──若羌、且末、民豐、于田、策勒、和田、皮山、莎車、麥蓋提,一站站走去,無論走到哪一個偏僻的角落,都可以聽到民間流傳的有關沙埋曷勞落迦古城的有滋有味的傳說。1300多年前的唐玄奘聽過;100多年前的歐洲探險家斯文‧赫定和斯坦因聽過;今天,塔里木的子孫也會講給每個客人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