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說:一隻耳墜

天馬行空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6日訊】向明二十一歲的時候已經是個英俊的男子漢了,他的女朋友芳敏小他一歲,也長得嫻熟秀氣。他倆是高中畢業後開始萌生感情的。那一年倆人正趕上「上山下鄉」的末班車,向明插隊的農村叫龍溝蘆,離縣城四五十公里,芳敏在一個叫嶺腳村的生產隊落戶,離市區也很遠。奔赴落戶之地前,倆人見了面,對即將面臨的新生活都有一種好奇和迷惘。不過倆人的感情不因這次的分離而疏遠,反而更難分難捨了,芳敏的眼裡斟滿了淚花,為了表示她對向明的此情不渝,她拿出自己的祖傳寶貝——一隻金耳墜作為信物贈給向明。

這只耳墜鑲著一個心形的鑽石,晶瑩玲瓏,十分精美。芳敏的奶奶送這只耳墜給芳敏,希望它給芳敏帶來好運和幸福。芳敏的奶奶手上還有一隻,兩隻耳墜形成「龍鳳呈祥」,是芳敏的曾外祖父送給她奶奶的陪嫁物。向明得到了耳墜就等於得到了芳敏,因此他倍加珍惜,時時攜在身上。

龍溝蘆生產隊沒有知青食堂,向明懶得開火,就到胡大爹老農家寄食。一天晚上在大爹家吃了飯回到知青宿舍,向明發現身上的耳墜丟失了,便打著電筒沿路尋找,幾個來回還是不見耳墜的蹤影。他急急的扣開大爹的家門,問大爹是否看見一隻金耳墜。大爹迷惑的搖搖頭,就點著燈和向明一起尋找,尋遍整個房子,那只耳墜就像跟向明捉迷藏一樣,始終不肯露面。向明沮喪極了,想哭又哭不出來。大爹也很著急和難過。安慰向明說,等天亮了再找,一定會找到的。翌日,向明和大爹找了一整天,依然找不著。失去了耳墜意味著什麼,向明不願多想。他心裏不知為啥,倒有點埋怨起大爹來,他不知那只耳墜是不是大爹藏起來,他不敢肯定,他心裏覺得很彆扭。

弄丟了耳墜,向明一直沒有告訴芳敏。插隊的日子臨近結束的時候,芳敏來訪,向明對苦苦思念的芳敏的突如其來,原本灌滿幸福的心卻突然提不起精神來,而芳敏像小鳥依人一樣跟向明傾吐在村裡的各種趣聞和感受。當芳敏說起耳墜不無傷感歎道,行將就木的奶奶一直念叨著要芳敏讓她最後看一眼那只耳墜。內疚像螞蟻一樣咬著向明的心,向明不願芳敏失望,就撒謊說耳墜放在家裏,讓芳敏先回去過後他再送過去。

芳敏左等右等,半個月過去了還不見向明拿耳墜過來。芳敏在焦急的等待中來不及滿足奶奶的要求,奶奶就撒手而歸了。每想起奶奶臨終時的留戀與抱怨的神情,芳敏就難過得想哭。她責怪向明不應該騙她,讓她的奶奶帶著無限的遺憾離去,芳敏也因此而感到良心不安。她找向明問個究竟,向明開始支支吾吾,最後實在瞞不住了只好說弄丟了。如果芳敏相信耳墜真的丟了的話,她還是可以原諒向明,但她這時就覺得向明是在糊弄她,她不容向明分辨就作出了與向明分道揚鑣的決定。

失去耳墜,對向明和芳敏來說都是痛苦的,沒有了耳墜倆人的婚姻也等於不存在了。向明和芳敏先後從農村回到了城裡,芳敏為了避免見到向明,就離開了這座城市。向明雖然結束插隊生活,也回到他夢寐以求的城市來,可是丟失耳墜的陰影一直籠罩著他,他依然擺脫不了內疚和痛苦的折磨。向明的情緒十分低落,他躲在房子裡以擺弄木器打發時光,一年半載,向明的技術大有長進,他打造的餐櫃、台椅等款式新穎,做工精細,木料是當地農村一種落葉喬木苦楝樹,這種木材美觀耐用而不易上蛀蟲。向明做出的傢俱物甚,剛推向市場就被搶購一空。漸漸的向明有了一筆不菲的積蓄,他瞄準了傢俬市場,將幾年攢下的資金用來興辦一家木器加工廠,到農村收購廉價的苦楝樹作原材料。胡大爹得知向明收購苦楝樹,十分賣力的為向明購買木材,儘管向明賺了不少錢,但他不因大爹收購的木材質佳而漲價,實際上大爹相當於義務為向明打工,可是幾年來大爹一如既往的為向明跳上跳下,毫無怨言。也許因為耳墜的事,向明至今還在責怪大爹。

向明在忙碌打理自己生意中的日子如流水一樣靜靜流逝了,但他並沒有完全把芳敏遺忘掉。他一直關注芳敏的一舉一動。雖然芳敏為躲避他遷到了另外一個城市,後來與紙廠一名工人結了婚,生了個女兒。向明並不因此產生結婚的念頭,幾年來他一直刁然一身,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生意中去,幾年下來成了大款。而芳敏和她的丈夫因紙廠倒閉雙雙失業,生活窘迫,家庭開支也捉襟見肘,芳敏不得不靠借債度日。當芳敏為生活憂心忡忡之際,意外的收到一筆不小的匯款,接下來不定期的有匯款寄給芳敏,芳敏的生活有所起色的同時,一直在牽掛著她的恩人,最令她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她根本不知道恩人是誰,而給她匯款地址時時變換。

向明很久不見大爹送木材過來了,想起大爹飽經滄桑的臉和幾年來一直默默為他所作的一切,向明突然動了惻隱,他覺得自己對大爹不公平,他憑什麼無緣無故的懷疑大爹收起那只耳墜。他想找機會彌補對大爹的怠慢和過失。向明走出木器廠大門的時候,一個叫狗仔的青年仔找到他,狗仔是大爹的兒子。他奉大爹之命來交給向明一件東西。大爹因鋸木砸傷了腿不便親自送來。這件東西是大爹拆除舊房時在老鼠洞裡發現的。向明接過狗仔遞過來東西,拆開包紮的布條,那只失去二十年之久的耳墜意外的呈現在向明的眼前,其中的甘苦心酸,諸多滋味一齊湧上向明的心頭,捧著耳墜,向明的手在顫抖。

當芳敏收到失去多年的耳墜,盤踞在心頭的謎團終於雲開霧散了。二十年來,向明依然深愛著她,並在她生活陷入困境的時候,在她看不到的地方默默的支持她,而芳敏因誤解一直不肯原諒向明。為這只耳墜,芳敏失去了與向明的婚姻,也為這只耳墜,二十年來向明一直在痛苦中煎熬著。耳墜回到芳敏的手上,淚水模糊了她的雙眼。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史前山上有一隻千年老猴,識人言、懂氣節,能預知自然的變化興衰。這隻老猴經過千年修煉,已經得道。人類進化論的始祖達爾文說,人類的祖先是猴子演變過來的,但歷史上從來沒有記載過。現在達爾文作古多年了,一直來他的崇拜者和追隨者在苦苦尋找猴子變成人的依據而未果,當他們聽說史前山有一隻千年老猴時,便組織一支考察隊,一支捕獵隊,悄悄來到史前山腳下。
  • 三公曾做過海盜,但不是純粹的海盜。三公19歲那年偶然上了賊船,便不由自主的經歷三年的海盜生活。三公小時候讀過幾年私塾,深受孔孟之道的熏陶,頗得君子之風,並且三公寫的一手好毛筆字,是村上有名的「文化人」。那年海上來了一夥人,找個會寫字計數的幫老闆管帳,三公懵懵懂懂的隨那夥人上了船。
  • 朱買臣當了會稽太守,路過本鄉,當地人都知道朱買臣當了大官,朱買臣原來的媳婦崔氏也聽到了,不禁想起與朱買臣廝守的那些苦日子。
  • 子漢大學畢業分配在一間農村中學教書,因他是外地人,市區裡沒有親戚朋友,沒有落腳點,子漢就在學校裡住宿。學校離市區六七公里,也不接近周邊的村莊。因此環境幽靜,挺適合讀書,更令子漢興奮的是學校的東南面緊靠水庫,旁邊的樹木鬱鬱蒼蒼,一年四季,鳥語花香,景色怡人。子漢是讀中文系的,很注重讀書環境,在學校裡沒有干擾,他就安心讀書。子漢讀了不少的中外名著。小說讀多了,子漢就萌發創作的慾望。晚上備完課改完作業,就著手於文學創作,小說、詩歌、散文等等,子漢想到什麼寫什麼,這時的子漢不渴盼愛情,心中有傾吐不盡的構思,結篇以後投出去,也偶有發表,子漢在寂寞中找到了傾吐的快樂。
  • 賊三打敗文山的棋壇聖手張老後,文山縣城內外就無人與他對壘了,自然地賊三便成了文山棋界的棋王,一種霸氣常掛在賊三黑不溜秋的臉上,賊三因沒有對手而百無聊賴。為招來高手,賊三拿出祖傳稀世珍寶——一隻玉兔作賭注,誰贏了就將玉兔拿去。一年半載下來,玉兔仍然掛在賊三的脖子上搖來晃去,甚是惹眼,就是沒有人將它從棋盤上摘掉。
  • 我們大院裡那些孩子就是喜歡做遊戲。每逢有空,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捉迷藏、玩貓逮耗子、警察捉小偷呀,整個大院瀰漫著他們的嬉笑聲。在孩子遊戲的世界裡,沒有世俗成見,只有玩耍帶來的快樂。
  • 我生長在農村,父母都是清一色的農民,臉朝黃土背朝天,一日三頓能有一碗稀飯填飽肚子已經滿足了,不敢有過多的奢望。要是能吃上一頓米飯真是天大的福份,那時我十分渴望家裏能煮一頓飯吃。父親說,想吃飯只有苦讀書,當了國家幹部自然有鐵飯碗,生活才沒有什麼顧慮。
  • 我的心臟膨脹成了一座山,它不但沒有變硬,反而撫育了生命。一群小綿羊與山羊在我的心山的一邊朝聖。一座住著善良居民的小村莊在靠近山腳的地方出現了。白天,陽光照耀著村莊。夜晚,月亮穿過薄霧和雲層在天空盤旋。 在看守們毆打我時,我注意著這座小村莊,見證了村民們的行為善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