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車也修心

吾心
【字號】    
   標籤: tags:

我把白色小綿羊機車送廠檢修,為了了解車子的「病況」,當老闆在檢修的時候,我蹲坐在一旁與他閒聊。這家車行的老闆姓姜,是一個很親切也很健談的中年人。我們的談話內容非常豐富,其中包括了他所蒐集的美國車牌、台灣美國兩地的牌照稅制度的差異、機車保養常識以及他的「誠信第一」和「將心比心」的經營理念。

姜老闆在更換完火星塞和濾網後對我說:「我已經幫妳把車子做了調整,能騎的話就繼續騎,真的不行,還有最後一點調整的空間。如果連最後的方法都沒有用的話,就只能考慮彈缸或是更換化油器。」他繼續說:「有些車行為了一勞永逸並以此獲取較高的利潤,多半會省略調整的動作而直接建議車主更換化油器。」我聽了之後,也明白老闆的言下之意,就是如果我們沒有專業知識來判斷車輛還有修理的可能的話,就只能聽任老闆的建議,採用比較昂貴的方式修車了。那時的我沒有說太多的話,只對於能夠遇見這麼好的老闆感到幸福!

無論景氣或不景氣,姜老闆只有一種工作態度,他說:「做生意其實不難,只要將心比心,就知道怎麼對待客人了。」「每次我做任何事情,我都會考慮到事情做完後,對方會有什麼感覺。而當我以將心比心的角度加以衡量,發現那樣可能會帶給別人不舒服或受傷的情緒時,我就很自然不去那樣做,因為,我們也不喜歡那樣被對待,不是嗎?」在姜老闆的工作領域中,他是一個替客人服務的黑手師傅,然而,一旦涉及其他的生活層面,他也與我們一樣,要與不同行業的老闆接觸或是需要對方的服務。正因為姜老闆也曾經吃過大大小小不同的虧,所以更能體會做為一個消費者的心情,於是,這樣一種體貼入微的善意,便自然而然地融入他的工作哲學裡。

對於姜老闆「有所為,有所不為」的處世方式,我深受感動。我跟姜老闆說:「你真是個好人!如果每一個做生意的人都能有這麼好的心性跟道德水準,那我們的社會一定會更祥和。」姜老闆趕忙回嘴說:「這不叫好人,這是做人的基本原則。」是啊!這的確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不是嗎?姜老闆的話震撼著我的心。@*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裏有一首千古絕唱的詩歌:「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人生如夢,又像是一場遊戲,不管怎樣吝嗇或算計,最終還是要赤裸裸地離開這個人世間,不可能把一生積累的物質財富帶進墳墓。
  • 人生的光彩在哪裏?說起來其實很簡單。

    有一個人去應聘工作時,隨手將走廊上的紙屑撿起來,放進了垃圾桶。他的舉動恰好被路過的面試官看到了,因此他得到了這份工作。原來獲得賞識很簡單,養成好習慣就可以了。

  • 球場人生感悟─在美國學打網球
  • 無論男女老幼,貧富貴賤,在真道之前能自己省悟並且勤而習之者,才是上等人。只有這樣的人才有機會感悟宇宙的真理與大道,只有這樣的人才有機會看到天機和神佛的存在。上品之人不會沉溺於物質利益的競爭中,他們不會局限在物質世界知識的片面性中,他們都懂得人生的終極真理在於返本歸真。
  • 《三字經》中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人剛出生的時候天性本是善良的,人們的性情也很相近,但是因為習染不同就會變得相差的很遠。在世風日下的現代人類社會中,為了不使自己誤交損友、沾染不好的習慣,交友與擇鄰也應懂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 在我動筆之前,我先心裏默算了一下,原來,我們已經周旋了15年,從92年至今。天啊!我花費了我生命中最好時光和你在一起,當面臨又一個紀念日,我捫心自問,過去的15年,我無怨無悔嗎?後面可能的幾個15年,我們還會在一起嗎?生活就是這樣,它永遠沒有我們想像的豐富,也沒有我們設想的精彩,一切都是慣性,一切都在掌控之中,我們還會和所有普通的愛人一樣,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共同撫養我們的結晶,沿著無數前輩走過的道路,相互依偎,相互扶持,就這麼走下去,看著光陰在我們臉上刻畫的痕跡,看著我們無奈而又必須的老去
  • 古人說:「良言一句三冬暖, 惡語傷人六月寒。」由此可見,任何一個人隨意說過的的話,都將產生不同的後果。激勵他人的良言會為說話的人積德,傷害他人的惡語則會使說話的人得到惡報。造謠中傷他人的壞人自以為得計,但是過一段時間之後必有更大的惡報等待著他。
  • 清明之際,舍妹夫婦遠攜父母靈骨而歸葬於故鄉,余在海外,阻於國難不能奔赴,乃弔之以文,曰: 嗚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駕鶴,亦近三月。憶思雙親,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濟親族。力有大小,唯盡本分。載入家譜,亦有光矣。
  • 神韻交響樂團演出的西方交響樂曲,經常有有十分貼心的安排,樂曲的選奏也極富巧思,不論觀眾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響樂,在精采的樂音引領下,總會體驗到層層的驚喜與無盡的感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