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同討論零用錢的金額

文/朴鐵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對於零用錢,孩子和父母會有截然不同的回答,孩子嚷著「多多益善」,父母則認為「過猶不及」。父母常常為了究竟要給多少而苦惱,最後往往只能根據年齡、年級、孩子管理金錢的能力給零用錢。

找出為零用錢定量的方法

不過,比起零用錢該給多少,更重要的是找出為零用錢定量的方法。多數父母都是根據個人經驗來決定,沒有什麼標準和訊息可供參考。但是想要做好理財教育,和孩子一起討論零用錢的金額才是上策。根據多項調查結果,和父母一起討論零用錢金額的孩子,作預算、規畫零用錢的能力較強,而且能夠合理安排消費。

確定零用錢的金額,首先可以讓孩子詳細記錄實際用錢的情況,以此作為基礎來確定合理的零用錢金額。想要一次就確定孩子和父母都滿意的零用錢數目是不大可能的,應當透過反覆討論的過程,努力尋找雙方都滿意的零用錢數目。

由於事先徵求了孩子的意見,如果不足時孩子就不能無緣無故表示不滿或者撒賴再要錢。這個方法還能成為孩子反省自己消費行為的機會,學會主動訂定消費計畫。父母給孩子的零用錢太少了也不好,如果零用錢很少,日常開銷都不夠,他就不會費心思去考慮該如何使用——比如該用零用錢儲蓄還是消費、捐款等……結果孩子會失去學習作選擇的機會。

零用錢稍稍多於必要的金額,可以讓孩子用更廣的角度來考慮金錢,例如,如果父母想讓孩子將10%的零用錢用作捐款,那就要把這個捐款金額加進零用錢裡。在確定零用錢金額時,也可以參考周遭親朋好友的狀況。

培養孩子管理錢的能力

給孩子零用錢是為了培養他管理錢的能力,這樣的「教育意義」遠比給孩子必要的零用錢的「經濟意義」重要得多。美國首屈一指的大富翁洛克斐勒二世童年時的零用錢並不比其他同齡孩子多,在零用錢這件事上,他父親的態度完全不像個富翁;理由很簡單,他認為錢多錢少是父母的事,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的孩子,零用錢都不該有差別。因此,在父親的正確引導下,他領悟到非常重要的人生道理:「父親的財產是父親的,與自己無關。」

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灌輸經濟觀念的最簡單方法就是零用錢,但是成效如何完全取決於父母。在忙著掏錢給孩子之前,請先考慮這樣做給孩子帶來的影響。

不能用零用錢控制孩子

不論網路留言或出席演講,許多父母都會詢問給孩子零用錢的方法。絕大多數歐美國家的父母都不會毫無代價地給孩子零用錢,有些人甚至效仿公司的「獎金制」,為每項家務標明金額,根據孩子做家務的情況給零用錢。這麼做,是為了教導孩子懂得錢是汗水辛苦換來的道理。

從認識工作價值的角度來看,依據做家務的量給零用錢是有效的。但是從培養管理金錢能力的立場看來,零用錢的金額應該盡量固定。這樣孩子才能學到如何在規定的數額內做好預算,以及保持收支平衡的方法。不過這種方法對孩子理解勞動和報酬之間的關係也有不足之處。

面對父母的疑慮,我會建議選擇折衷方案:盡量找一些對孩子不構成太大負擔的家務讓他做,同時給他相對固定的零用錢。父母可以依據自己對金錢的理解,以及希望透過零用錢所達到的教育目標,不斷地調整金額和方式,漸漸確立適合自己家庭的零用錢原則。

不管採取哪種方法都必須注意,不要企圖用零用錢來控制孩子的行為,否則會讓孩子誤認為所有工作都要有報償,沒有報酬的家務就可以不參與。因此,把零用錢和做家務聯繫起來時,要同時告訴孩子「有些家務和錢沒關係」,例如,課業是學生的必要責任,也是為了自己的將來理所當然該做的事。

給的周期也非常重要

同樣地,我也不希望家長用「如果做這件家務,就給錢」的誘導方式。嚴格說來,這就像是一種「賄賂行為」,而且還是無效的「賄賂」。利用孩子想要錢的心理,透過物質刺激來使孩子變得更乖,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就算短期間效果顯著,但是長期看來就會收效甚微,甚至得到反效果,讓孩子無法用正面角度看待參與家務這件事。許多父母會採用孩子犯錯就扣零用錢的方式,但是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盡量回避不願意做的事,認為大不了我不要零用錢;或者不認真反省自己的錯誤,反倒一味計較金錢得失。

除了給零用錢的方法,給的周期也非常重要。最好是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給他少量的零用錢,隨著他管理金錢能力的增強再逐漸延長周期。一般而言,國小學生可以採用每週一次,國、高中生可以每月一次。

給零用錢的日子應該和孩子一起討論訂定,盡可能在星期日晚上或星期一早晨給。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可以防止週末過度消費,二是在每週開始前給錢,有助於孩子訂定一週的用錢計畫,引導孩子有計畫的消費。另外需要考慮的是,某些時候可以增加零用錢。例如,孩子的生日或新學年開始的日子。在生日那天告知這個消息,想必是許多孩子最開心的生日禮物。開學時增加零用錢則是考量到這時候會有許多必要支出。

摘自《理財教育越早越好》 福地出版社提供◇(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由於饅頭的交換日記被沒收了,於是她和小貞商量共用小貞的筆記本,繼續和我寫交換日記。之前因為魯迪介入他們兩人之間而產生的芥蒂,似乎也因此煙消雲散了。
  • 好久好久以前,在我們家小王子還沒出生的時代,湛然爸爸和我是背包客(Backpackers)。

    我們以雙腳去認識大城小鎮的「青石街道向晚」,也租借腳踏車,穿過森林行過海岸。可是湛然出生以後,我們的背包客及單車時代不得不暫停,變成租車、火車族。

  • 萊茵河(Rhein)全長1,320公里,穿過瑞士、法國、德國和荷蘭。我們住的Bingen正好是萊茵河和納爾河(Nahe)的交接處,此處水流湍急,處處漩渦和淺灘暗礁。我在河邊,就可以看到水流不一樣,爸爸說那就是河道深淺不一所造成的。河道中也以綠色和紅色三角錐標出航道,讓船避開危險。
  • 展與我的相遇在一所盡是青春痘與汗臭的和尚高中。他是學生,我是老師。後來我們相戀,經歷許多變化,克服種種困難而結婚。
  • 小小一則母子對話,發生在某天早晨。
  • 我在行星科學和彗星領域的研究工作,是在研究所開始接觸的。那時候,我對理論物理還是念念難忘。有一天,我在圖書館看到史蒂芬‧霍金有關黑洞的一篇新論文,一時好奇,使用影印機影印,厚厚的一疊,拿出來一看,竟然是空無一字!
  • 當喬志再度睜開眼睛,眼前是一顆圍著光環腰帶的淡黃色行星,這顆巨大無比的行星在安妮和喬志前方,從黑漆漆的天空緩緩升起。安妮和喬志沿著彗星表面快跑,想找一個可以俯視光環的位置。遠遠地看,那些光環像條柔軟的緞帶,其中某些部分跟行星本身一樣都是淡黃色,其他部分就比較暗了。
  • 我收集余英時先生的英文論著,初衷本是為了自己更全面地學習他的治學方法和理解他的論學旨趣。但在閱讀的過程中慢慢覺得,如果能將這些論著譯成中文,也許不失為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 在中國的學術傳統中,史學一向是最光輝的一門學問。但時至今日,史學在中國竟大為衰落了。必須指出,現代中國史學的衰落並不是一個孤立而凸出的現象;實際上它只是整個學術荒蕪的一個環節而已。
  • 普天下的父母都有一個願望,「孩子,你要比我更強!」 當才藝教育、學校教育都不能滿足父母的當下,理財教育興起。《理財教育越早越好》值得父母重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