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對楊柳情有獨鍾,我相信按照佛教六道輪迴的說法,我肯定轉生過楊柳,可能還不只一次哪!經常路過的一處社區,有那麼一道三公尺寬的大排水溝橫亙,那還是民國初年,本市有名的灌溉渠道——瑠公圳呢!如今也只能成為兩旁住家排放廢水的替代物了。十年前有一任市長,用心的整治了一下,將圳底加高,砌上水泥駁坎,疏通了圳底淤積物,兩旁岸上栽上楊柳,夾上幾盞路燈、安上幾條長椅,哇!那真是心隨境移,一片景,一種心情!
隨著歲月的流逝,六年的同窗之誼,在炎夏鳳凰木火紅似的花傘下,在驪歌唱響的那一刻,在難捨難分的淚眼中宣告結束,我們交出了人生第一張答卷,在就業與就學的抉擇裡從此分道揚鑣!隨著歲月的流逝,每個人按部就班的走著自己的人生路,沒得商量,沒得挑選,更沒得逃避!課堂裡專注的苦讀,考場上激烈的競爭,弄得你沒有喘息的機會。世事的變化是如此的難以捉摸,職場的險惡是這樣的讓人心悸。飽嚐人情冷暖,痛飲憾恨離愁。
在三個半月、一百來天的短暫時日裡,眼睜睜的看著外子的生命一日日的急遽流失,每天束手無策的經歷著至親最後解脫的過程,這剜心透骨的「去情」歷煉,在人的一生裡,總得來那麼幾個回合,可能上天認為這樣才不枉來世間走一遭,如此才算值回票價吧!
從前只過舊曆年兒,記得兩個兒子懂事之後,除夕一定守歲,初一清早就按規矩給我倆跪下、行大禮、磕頭、拜年,再高高興興接下壓歲錢。如此行之有年,延續著中國傳統習俗。可是隨著社會的變遷、道德的式微,不知何時起,竟然終止了。現在的兩個孫輩,更不知拜年為何物,只知有錢可拿就是過年啦!更別提什麼走親訪戚、請安問好,甚至連姻親姨表的稱謂,大人都搞不清楚該如何教導孩子稱呼呢!古時留下來的這種生活方式,確實深具內涵,有它存在的意義。
看著這隻「金吉拉」品種的貓咪,灰、白夾雜的毛色,蓬蓬鬆鬆隨著低鑽、高竄、跳躍、奔跑的身影毛茸茸的晃動,引得兩個孫子尖叫連連的追逐跟進,大汗淋漓、氣喘吁吁的匍匐在冰涼的地板上,兩顆小腦袋湊在喇叭箱後的牆角旮旯裡逗弄著,那貓兒只探出兩個前爪兒左掃右抓的與倆小對峙嬉戲著……。
在紅塵俗世裡翻滾久了,在名利追逐中浮沉夠了,厭倦了那循環往復的盛衰榮枯,飽嚐過那永不止息的聚散離合,任誰都會興起避世出逃的念頭,發出離群索居的意願,暫時來段獨處默坐、反躬自省的時光,於是奔向田野,回歸山中。看著那山間聒噪的鳥兒陸續飛走,連天邊殘留的那一朵孤獨的雲也悠緩的遠離了,扔下的是滿山遍野的靜寂與你滿心的孤獨落寞相伴,一片無垠的靜默籠罩。
幾年前,熱鬧的街頭開了一家水果大賣場,種類繁多的新鮮瓜果,日日推陳出新,二十四小時營業。年輕力壯的小伙子店員,賣力的裝卸、擺放,認真的招呼、整理,於是門庭若市!不久,距此五百公尺的地段也開了一家,店名叫「我要買水果」,採取低價傾銷的策略,當然水果的品質略遜一籌,所以人潮不如前者,很多人想著可能不久就得關門大吉啦!
經常烹文煮字的人,要他打坐入靜是很難的,腦子一刻也不得閒,只要一有空檔,立刻胡思亂想,如野馬奔騰無法遏抑:剛才瞥見的那一幕,可是寫作的最佳題材,先寫……再加些油、添點醋……;這兒的白頭翁,鳴聲嘹亮而多變化,不愧是天生的歌唱家。也許他們是情歌對唱哪!或許在用他們自己的語言訴說著歡樂事兒。也可能……
這是一所宗教醫院,剛啟用兩年多,莊嚴高聳的外觀建築,尖端先進的醫療設備,嶄新整潔的病房,優美寬廣的院落,在在代表著它扶病濟世的理念。那光可鑑人的敞亮大廳裡,是擁擠的看病人潮。那上下往返的電梯裡,是忙碌的醫護群體。一切的不足都在摸索中欣欣上軌,所有的缺失全在日漸熟悉裡更臻完美。如今儼然已躋身全台大型優良醫院之列啦!
剛拐進巷子沒幾步,就聽到貝多芬那著名的命運之神敲門的聲音,是如此的沉重有力,是這樣的急促與不可躲閃,一拍拍、一節節的直擊你靈魂深處,誰也逃脫不了宿命的擺佈……!不用問就知道是三樓的「音響世家」開始了日間的音樂欣賞。高級的音效器材、優質的喇叭設備,開啟了「重低音」與「大音量」,於是古典的「命運交響曲」音符,充塞這附近的空間,連門窗玻璃都為之震動!
清晨的小公園是銀髮族的天下,儘管動作不流暢,節拍跟不上,可這元極舞的浩大陣容裡,閃閃的銀髮光芒,耀眼得很!那繞圈兒疾走、揮汗如雨的身影中,那氣定神閑、慢悠悠跨步出手的太極拳法,那甩動雙臂、偶爾吐氣開聲的外丹功,開合自如的扇子舞,如靈蛇出洞的劍法演練……在在都是老年人佔多數。
去年初,在電視台看了一部希臘片子——月光提琴手:身世坎坷的私生子,頗具音樂天份,住在愛琴海的一個小島上,看守燈塔的老人,把自己珍藏的琴送給他,並敎了他拉小提琴的基本技法。因他整日與大自然為伍,經常在鐘乳石洞裏流連忘返,在懸崖峭壁間奔竄探險!那海浪的淺拍重擊、海風的穿梭呼嘯、海鳥的哀鳴泣訴、泉水的叮咚滴落……這一切自然的律動、大地的脈搏,都給他易感的心帶來了啟發與智慧,於是「自然」成了他的教授,「天籟」成了他的導師,慢慢的他有了自己獨特的表達技巧與不同的樂曲詮釋,清新脫俗、不染塵埃……
「奶奶!我們四個人今天早上到山上看爺爺了,媽媽敎我用兩個十元銅板問卜,爺爺說他很想念妳耶!」孫女的小腦袋一點一頓真誠的訴說著。「對呀!妳怎麼不去看他呢?」孫子在一旁同聲附和。長媳望著她倆笑開了!
常懷念幼時短暫的農家生活,按著季節在循環往復中,不停的變換著不同的生活方式: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而印象中固定不變的是那皎潔的月光、閃亮的夜晚;銀盤似的滿月、玉鉤樣的弦月。望著那一輪明月,將自己化身為嫦娥,浮想連翩。
總在這條巷弄中,總在這固定的時刻,我會與她倆不期而遇:那輪椅上,佝僂的身軀裹在厚重的冬衣裡,低垂的頭顱,只在毛線帽與口罩的縫隙中露出一雙茫然無助的眼神。推者是個膚色稍黑的年輕外傭,穩健的步伐,急切的面龐,只想早一步到小公園裡,與和她同樣際遇的同胞相見閒聊。只一轉眼就將我這個每日碰面、不良於行的「老友」拋下,在轆轆的車輪轉動聲裡,出了巷口,橫過馬路……
打從有記憶開始,就知道自己懂得欣賞美好的事物,留意美好的周遭,感受美好的觸動。很小就驚異於事事物物都存在著左右對稱的美,是這樣的不偏不倚;從少不更事就觀察到自然界中循環往復的規律,是如此的和諧與公正。心中認定冥冥中一定有個至高無上者在默默的控制著所有,均衡著一切!只是誰也沒見著,誰也說不清,更沒人會給你正確的答案,那就不花腦筋去窮究啦!
在那物質不豐厚的古代,人們道德水準高,自我約束力強,思想單純,胸襟開闊,大家都是性情中人,一旦成為知己,則義重情深,縱使中途分離,因著山川阻隔,往來不易而造成了連繫困難,再難聚首,但美好的短暫相聚時光,永留心底,那股溫馨的回憶、堅定的情誼,總是雋永而綿長:那伯牙為鍾子期碎琴,只因知音難覓;甚者為一句承諾,可以犧牲性命,肝膽相照。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淵明.飲酒詩之五)
人生如夢,似浮雲變幻,飄忽不定!像逝水滔滔,永不止息!如紅日西墜,何等快速!這曲折的歷程,給每個深陷其中的人,不同的體驗與省悟。「老來可喜,是歷遍人間,諳知物外,看透虛空,將恨海愁山一起挼碎。」(朱敦儒.念奴嬌)在歷盡滄桑之後,大都能看透紅塵,超然物外,人間的憂患不必在意,空虛的失落感無需喟嘆,那是紛繁複雜的世情與執著不放的妄念,所產生的幻象而已!只要思想能超越,心情能解脫就什麼也不是了!
清晨,天濛濛亮,收拾妥當步行煉功去!晨風帶著點兒寒意,習習吹拂,但澆不熄心頭的喜悅!緩步前行,眉頭不由得皺了起來,心情無法再維持寧靜安詳!巷弄兩旁停放的汽車擋風玻璃前,是兩個可口可樂空罐;後車箱蓋上,歪倒著一個味全牛奶紙盒;那自行車前的籃框裡,有一袋沒吃完的麥當勞薯條;摩托車的後座上,丟了個啤酒瓶!再轉上馬路邊的人行道、候車亭,更可怕!到處是插著吸管的密閉式飲料紙杯、扯開了拉環的易開罐……,拼拼砰砰的隨著風兒打轉;候車長椅上,堆滿了包裝食物的紙袋和一堆堆流淌的醬汁黏液!想找個地方坐下休息都難!唉!真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還有一件事兒值得大書特書的,記得好像還念女師吧!有那麼一天,和同學一起去觀賞心儀已久的音樂經典名片「翠堤春曉」。史特勞斯優美動人的華爾滋舞曲,雖不會跳卻早就耳熟能詳,再經報紙影劇版著力推薦,我倆早已迫不及待,好不容易上演了,怎能錯過?那時晚上演兩場:七點和九點。我們買了七點那場的票,進場時已八成滿哪!
小學時沒什麼娛樂,只有學校偶爾帶大家到戲院觀賞武術氣功表演,什麼開磚、臥釘板、金槍刺喉、耍刀弄劍……等等,也看過幾場魔術和馬戲團表演!那不可思議的戲法,那匪夷所思的變化,看得我們驚叫連連!還有那些獅、虎、馬、猴、象……精湛的演技以及小丑逗趣的肢體語言,引得大夥兒歡聲雷動!當時收費低廉,每個人出幾角錢就能滿足那小小心靈的好奇與刺激感。不久,有了外國電影輸入了,舊戲院紛紛改裝成電影院,新戲院如雨後春筍般不斷的出現!隨著國民所得的增加,人們開始注重起休閒消遣來,因此只要換上新片,電影院裡就門庭若市!
那長達十年的光陰裡,洋裁技藝日漸純熟,週週有新衣亮相,同事由初始的讚嘆到見多了習以為常,終至不聞不問,但心中的羨慕溢於言表!知道我的布料來源都是「伸手牌」(地攤貨),一身合宜的三件頭套裝,成本只不過新台幣三十元至八十元不等,從沒超過兩百元!常有意無意的損我:「省下這麼多的治裝費幹啥?」哪個人身懷六甲了,趕緊做兩套孕婦裝送她!遇到教師節,事先找到兒子的老師仔細量好身材,做件洋裝或外套的送她當禮物,物美價廉又合身!不像買的成衣,街頭巷尾老遇到穿相同花色與款式的人,擦身而過,都成了制服呢!
這樣一來,我們三個人真是欲哭無淚,知道上了賊船!大郭忍不住了,首先發難,一個半月之後逃之夭夭!小楊勉強撐了兩個半月,也就隨之打退堂鼓了!如今剩下我形單影隻,更是興致全無!為了避免母親嘀咕,學了三個半月之後,藉口得花錢剪布開始實際操作縫紉,但沒這筆預算而劃下句點!儘管母親心知肚明,但嘴上沒說什麼。
三年女師畢業後,開始就業教書了,當時還不滿二十歲。填寫各種履歷、資料、報表時,那「年齡」一欄實在難以下筆,知道人家一定都另眼相看:嘴上無毛,辦事不牢!雖然對無法上大學一事,內心一直耿耿於懷,可總算捧起了解決八口之家「吃飯」問題的鐵飯碗了,全家人都鬆了一口氣!
這位敎水彩畫的老師,溫文儒雅、學富五車、滿腹經綸,尤其醉心古典駢文,一路行來那真是著作等身。年輕時即享有盛名,如今跨足畫壇,以水彩渲染畫的田園風光展露頭角!他的教法與國畫正相反,一定當堂先畫一張,多半以八開為主,間或畫幾張四開。作畫的步驟交代得很清楚,邊畫邊告訴妳如何控制水分;如何拿捏恰當的溼度;什麼時候畫遠景;中景何時下筆;近景又怎麼表現……,事無巨細,全都傾囊相授!示範完之後,我們再依樣畫葫蘆的現場臨摹一張。而且他為人幽默,言談風趣,因此人人學畫的興致非常高昂!我把這每週有限的三、四個小時,視為心靈與藝術的補給站!
初中和女師六年的寒暑假,就在閱讀、習字與素描裡快速飛過。幾年書敎下來之後,不能免俗的升格為人妻、為人母,在級務與家務裡浮浮沉沉!整日裡,手中拿的不是粉筆、紅筆與教鞭,就是奶瓶、尿布與鍋鏟!就這樣日復一日的將所有的藝術細胞消磨殆盡;把僅有的一絲繪畫念頭泯滅於無形!
每逢寒暑假,各主科照例都有作業,不外乎演算些題目,讀幾本指定的優良書籍寫個心得報告……等等,其中必不可少的是臨摹二、三十篇書法,許多同學都把這視為苦差事,而我卻樂在其中,一放假,最先完成的作業就是書法。
這六年當火車生的日子裡,除了中國古典詩詞和西洋文學名著之外,鴛鴦蝴蝶派的言情小說大行其道,我們這些清一色情竇初開的女生,迷得不可開交:那一波三折,愛得死去活來的戀情;那錯綜複雜的多角關係;那哀感頑豔的情節以及纏綿悱惻的描述,把我們弄得神魂顛倒。人人在心目中都塑造了一位白馬王子,編織著戀愛夢!日日在「問世間情是何物?直叫生死相許」裡癡迷沉醉……!現在想來,真是自作多情,可笑極了!
老實說,在那忙碌萬分的初中入學考前,如果沒有這些課外讀物的調劑,紓解精神壓力,那些日子真是很難熬過!從彩雲借給我的書中,讀到不少西洋名著,什麼「仙履奇緣」、「安徒生童話」、「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話」……等等,但是總覺得格格不入,民族性不同吧!其中有一本叫「孟加拉灣民間故事」,內容有些類似「一千零一夜」,但是恐怖成分居多,把我嚇得半夜睡不著覺,噩夢連連!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勉強看完,趕緊還了。一段時間之後,仍然忘不了那些奇特的情節,於是動念想再看看,可惜彩雲早已移居日本,而我找遍台北市各大書局都沒這麼一本書,心中悵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