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底漣漪】由電話談起

畫與文/楊紀代
【字號】    
   標籤: tags:

從前只過舊曆年兒,記得兩個兒子懂事之後,除夕一定守歲,初一清早就按規矩給我倆跪下、行大禮、磕頭、拜年,再高高興興接下壓歲錢。如此行之有年,延續著中國傳統習俗。可是隨著社會的變遷、道德的式微,不知何時起,竟然終止了。現在的兩個孫輩,更不知拜年為何物,只知有錢可拿就是過年啦!更別提什麼走親訪戚、請安問好,甚至連姻親姨表的稱謂,大人都搞不清楚該如何教導孩子稱呼呢!古時留下來的這種生活方式,確實深具內涵,有它存在的意義。

而今物質豐盛、科技發達,每逢過年除了吃喝之外,就是利用這個假期出外旅遊、調劑身心,因此多半以電話問候代替拜年。十幾年前的正月初一至初三,電話鈴聲總是響個不停,接聽電話接到手軟,除了口頭拜年就是親朋老友、天南地北胡扯一氣,雖然只聞其聲,不見其人,但也聊勝於無。漸漸的隨著歲月的流逝,拜年電話依時日遞減,今年初一只不過那麼三、五通,原因何在?不外乎病痛纏身或遠走國外,更多的是老成凋零,情勢發展至此,人人也就無可奈何的勇敢面對這人生大限的來臨了!

曾經因為電話、手機的普及,也造成我不少困擾,剛踏進家門,家長的電話就追蹤而至:小到孩子不刷牙,大到老師該如何管教才對……反正所有為人父母者該負的責任全推到為人師表者身上,這外行領導內行的荒唐事兒天天有,要不就是夫妻不和、婚姻觸礁……等家庭瑣事都倒給你,向你求教,真是天下之大、無奇不有!

好不容易退休了,擺脫掉電話無處不有的糾纏,一年多前接到一位同事的電話,告訴我她也已從校長崗位上退休,正開始享受美好的生活,輾轉聽聞我身體出了狀況、不良於行,鄭重其事的告訴我,過兩天要來探視……,雖然接受了我的婉拒,可仍時不時的再來個電話,加深印象、舊事重提、信誓旦旦……可這支票已開了一年多了,仍是沒有兌現的一天!其實都退休了,有的是時間,如今我已能體諒她在人世的大染缸裡浸泡太久,只是把習以為常、理所當然運用的門面話兒,不自覺隨口而出所養成的習慣罷了。

現在的人在忙、茫、盲中渾渾噩噩度日,無法信守然諾,也無力信守然諾,這種現象是漸進式的,人人都隨波逐流而不自知,跟著環境、道德的惡化而慢慢陷入其中而不自覺。

可我知道,上天對我特別眷顧與厚愛,讓我一直保有先天的純真,加上成長環境的使然。從記事起,我就信守然諾,連對自己都很講信用,打定的主意、發願想做的事,一定完成!甚至通宵達旦、徹夜不眠,拼了老命也得做到。又因為愛面子,因此輕易不開口答應別人什麼事,一旦應允,話說出口,一定做到,千方百計達成,否則就覺得自己信口開河、不守信用。即使對方早已忘懷、根本不在意或記不起來有這回事兒,可我就自責不已、想起來就臉紅,感到不僅對不起別人,更對不起自己。更多時候是默不吭聲,背地裡努力,等完成了再攤在別人面前,告訴你我做了什麼。因為這樣,身旁的至親經常笑我自尋煩惱,也沒人看見,更沒人逼妳,何苦呢?自己也覺得好笑,可就放不下,一遇事兒,還是這樣對待,心裡總提醒自己,起碼一定要對自己負責!

剛開始接到這樣的電話或面臨這種事兒,總信以為真,抱著滿懷期盼,趕緊清掃、整理出像樣的居家接待環境,準備點茶水、飲料……什麼的,心中憧憬著見面時的驚喜。可兩天過去了,兩星期過去了,兩個月過去了……由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望、到絕望至無望……然後再嘲笑自己的天真。

直到有那麼一天,大兒子因事與我鬧矛盾,對著我大吼:「從前講過的話,誰說現在非兌現不可?」才使我悚然而驚、如夢初醒,一人之力難以回天,環境的影響超過我這個當母親的。從此學乖了,不再認真對待,把這些外交辭令當回事,右耳進、左耳出。雖然說放下了,可一直以來這件事兒總讓我困惑不已,時至今日,經過歲月的洗禮、人世的淬煉,如今早已年華老去,依舊時不時的難以釋懷。萬幸的是雖然守信的堅持,一再受到傷害與衝擊,但我自個兒在這一點上,並沒受多大的污染而放棄,任其泯滅,相反的修煉之後,更加知道掌握與珍惜這先天賜與的本質真性。真希望在這方面有更多的人能清醒認知,繼續保有純真信守的天性。@*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一向就認為男人沒什麼用,只能躲在社會框架所支撐的虛假威勢下維繫自己的尊嚴。身為卑南族人,從小我便清楚地看到來自女人、母親寬厚、堅強而又穩定的力量。卑南語「pu-rumah」,是名詞「rumah」(家)加前綴「pu」,有「使其回家」或「使其有家」的意思,一般被譯成漢語的「嫁」或「結婚」。
  • 猛獁象狩獵計畫預定在秋初,也就是這毛茸茸的巨獸往南遷徙之時。這計畫連從最樂觀的角度來看都有風險,但全部落的人知道後都非常興奮。這趟遠征將前往半島的北端,接近半島與大陸連接處,到時候凡是身強力壯的人都會是遠征隊一員。他們得走很遠的路,狩獵、肢解、將肉加工處理、熬出油脂,才回山洞。
  • 如何才能贏得人心?你需要天生外向,或是擁有優異的直覺,才能在人際關係上成功嗎?在打理人際關係的技巧上,是否有人就是天賦異稟,有人就是資質平庸,而我們就只能接受上帝給予我們的能力?如果某人在建立人際關係上已經做得不錯了,他是否還能做得更好?
  • 在步調飛快的現代生活中,人們渴望體驗與他人有美好的互動,約翰‧麥斯威爾在《人生一定要沾鍋》一書中,提出二十五項人際原則讓人們學習,以創造共贏人生。
  • 做了幾年媽媽,心怡更成熟了。這本《我的孩子變了!》描述與青少年家庭會談的現場,也再度展現出她的個人風貌與專業素養。
  • 為了維持完美形象,明明我都是考第三名左右,

    媽媽竟向人炫耀我在班上第一名,

    讓我很不舒服……

    這是一個令人傷心難過的家庭故事。

    維宜(化名)是明星高中三年級學生,因為患了憂鬱症,高三下開始陸續請長假,不願意上學。最後,學校顧念其以往表現優異,勉為其難頒發畢業證書給她。當年的升學方式僅有大學聯招,想當然耳,維宜沒有順利考上大學,這個挫折對她與家人來說,均是重大打擊。

  • 在三峽拓墾「草盛園」,回台北主編《漢方LIFE》,或許是盛璘從美國回來這兩年多,周遭親友注意到的主要工作。

    菜園一隅隨興栽植的農耕方式,以及雜誌月刊提倡的現代健康養生觀念,都讓我比以前更好奇,這位值得敬重的出版社老編輯,最近在實踐何種生活信念。

  • 克里斯多夫朋友家有個庭院,不大,約二十來坪,兩年前提供出來讓克里斯多夫打造樸門示範花園:「野」心花園(Wildheart Garden)。克里斯多夫利用樹下一角,安放幾張椅子,就地舉辦樸門課程,推展他的理念。一天,他邀請大家去野心花園幫忙。
  • 我所認識的趙可式教授是個古道熱腸、積極進取的人,凡是她認為值得做的事,她總是義無反顧、全力投入。

    趙教授曾數次被成大師生選為教學優良老師。過去幾年來,她在成大開授的「醫師與生死」與「從醫學看生死」這兩門課,一直是叫好又叫座。老師教學時必須要能顯現其熱誠才能感動學生,燃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和動機,在趙教授的課堂上,我總是感受到她散發出的一股難以抵擋的熱力。

  • 醫師也是人,也有他自己的家人及親朋好友。醫師有凡人的感情與理性,也有屬於凡人的身體、心理與靈性,脫下白袍,他與一般人無異——會生病、會死亡。

    前三章是醫師面對自己所診治的病人臨終與死亡時之態度,本章就將焦點回到醫師本身,探討醫師在面對自己親友死亡時之態度,同時探討醫師本身的生死哲學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