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100个为什么】

为什么古代对事成有把握称为“操券”?

心语
font print 人气: 114
【字号】    
   标签: tags:

券,古代的一种契约,主要用于买卖或债务的契据,券要分成两半,故从刀。古代早有契约关系的存在,在西周时期就有对契约的规定。如《周礼.天官.小宰》上载︰“六曰听取予以书契,七曰听卖买以质剂。”郑玄.注:“质剂,券书也。”

这段记载大意是说,官民贷款有争执的,那就根据书契券书来听断;买卖有争执的,那就根据券书来听断。书契,即作为凭据之用的文字契约;质剂,买卖的契据。

纸张未发明前,古人大都使用简牍书写,当时交易双方,会将交易内容一式两份同时书写在简牍两旁,然后从中间剖开,双方各执其一,检验时两片并合者称为契合。这是古人订立契约的方式,主要是要双方守信,展现的是一种诚信关系的美德。

此外,还有一种用来防伪的契约,即把一式两份的契约内容,书写在同一简牍上,并在中间写上一“同”字,再从中剖开,交易双方各执一联,验证时,即把两份契约合在一起,查看“同”字是否左右完全相合,就能分辨真伪了。

现在明白古人“券”的作用,再来谈“操券”一词是怎么来的。操券,原指古代的契约分左右两联,由交易双方分别持有,左券由债权人收执,右券由债务人收执,即债权人持左券可凭契收债。但也有相反的说法,即右券由债权人收执,左券由债务人收执。

那么,为什么古代对事成有把握称为“操券”呢?

“操券”被用来比喻对事情极有把握,是源自于《史记.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传》中载︰“且虞卿操其两权,事成,操右券以责;事不成,以虚名德君。”

据载战国时代,秦国攻打赵国都城邯郸时,赵王派平原君去求援,当时计划推楚国为盟主,订立合纵盟约联兵抗秦。由于平原君得到门客毛遂的鼎力协助,才和楚国确定了合纵盟约,求得救兵。

平原君回赵国后,楚国派春申君带兵前去救援赵国;另魏国信陵君的姊姊是平原君的夫人,为救赵国,信陵君假借魏王的命令夺取魏将晋鄙军权,带兵前往援赵。但是,楚、魏两国救兵都还没有赶到。

由于援兵未到,秦国又急速地围攻邯郸,平原君十分焦虑。于是在战况危急下,平原君采用邯郸宾馆吏员的儿子李同的意见,散金励士,从而取得抗秦存赵的胜利。

虞卿,原是善于游说的有才之士,擅长战略谋划,因谏说赵王被任为上卿。虞卿想以信陵君出兵救赵,保存邯郸为理由,替平原君请求增加封地。平原君门下食客公孙龙听到消息,就连夜乘马车去规劝平原君,认为他无功于退兵,千万不要接受封邑。

最后,公孙龙还对平原君说︰“虞卿对于事情的成功与否握有主控权,事情成功了,就像拿着索债的契券一样来求取报酬;事情不成功,又会拿着您争功求封的虚名来让您感激他。所以,您不要听从他的主张。”于是,平原君拒绝虞卿的建议。

后来,操右券也作操左券,简称操券,都是用来比喻对事成有把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牡丹花“国色天香”的雅号,源于唐朝诗人李正封的咏牡丹诗︰“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
  • 衙门是古代官署的一种俗称,就是官吏办公、办事的地方。如《广韵》上载︰“衙,衙府也。”衙府就是官署。据宋朝钱易《南部新书.庚》上记载︰“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公门为牙门,字称讹变转为衙。”因此,衙门原作“牙门”,讹误变易后才称为“衙门”。
  • (shown)贡院为了防止夹带传递作弊,或防止闲人擅自进入,会在贡院四周围上荆棘,因此贡院又称为棘院、棘围、棘闱。
  • 封泥又称为泥封,由于封泥上留有古人用印的遗迹,记录了当时的官制与行政设置,对于后世研究古代文字、官爵及地名,是非常宝贵的历史资料。
  • 鸡毛文书,是指古代传送紧急文书,在封套上插鸡毛为记,又称为鸡毛信,源自于秦汉时代的羽檄。
  • 现在许多亚洲国家用餐都使用筷子,但筷子最早是源自于中国。筷子,是中国人必备的餐具之一,与日常生活的三餐息息相关。那么,为什么中国人吃饭要使用筷子呢?
  • 古人称冬至为入九,数足九九,则春风送暖,寒意全消,所以俗话有“九九消寒”之说。而为了度过漫漫严冬,古人想出了各种娱乐来进行九九消寒..................................
  • 从古至今,名片的使用历史悠久,往上可溯自..........................
  • 至于,为什么每次敲钟都要一百零八下,则有多种说法。一说是,《易经》认为“九”寓意吉祥,一百零八是九的倍数,是至高无上的象征。另一说,佛教认为人在一年中有一百零八种烦恼,钟响一百零八次,则除尽人间所有的烦恼。所以,佛珠也是一百零八颗,念经或持咒都是一百零八遍。
  • 古人把铜钱戏称为“孔方兄”是有典故的,源自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