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探索︰

命运探索︰人的命运是以前定好的吗?(39)叶祖洽

作者︰泰源
font print 人气: 99
【字号】    
   标签: tags:

叶祖洽(1046~1117),福建泰甯城关叶家窠人(当时泰甯属邵武军),字敦礼。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庚戌科状元,奉派签书奉国军节度判官,改授登闻鼓院判官,任国子监丞,官至吏部侍郎。

叶祖洽的家乡邵武军(今福建邵武市),有位姓俞的老翁,善于看相,尤其长于借助器物的声响来预测凶吉。这老翁先辈有人在南唐当过太史令,南唐被宋太宗灭掉之后,俞氏便举族徙居于邵武军的泰宁县(即今福建泰宁县)。

叶祖洽童年时,好以骑羊为戏。有一天被俞翁看见,俞翁对他说:“小郎君!你将来要做天下之魁,应当好好努力,不要老是闹着玩!”祖洽听信他的话,果然折节读起书来。

不久,家乡人黄履(1030~1101年,进士出身,后来官至尚书右丞--副宰相)以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同修国史的身份为母亲守丧,闲居家中。祖洽与同县的上官均(1038~1115年,榜眼,后官至给事中)一起去拜黄为师。他们经过一个小山寺时,又遇到俞翁。

俞翁主动迎上前来对他们说:“状元、榜眼,为何都到这里来了?”两人相视而笑,一起问道:“难道真有这回事么?”俞翁说:“不光有这回事,而且在同一科里。我给你们预选一个题目,可以事先作些准备。”

二人并不相信,但还是继续问道:“什么题目?”俞翁指了指屋檐下一束竹子说:“应该是考这个。”二人笑着告别而去。

到了熙宁三年,殿试内容有重大改变,不再考诗、赋、论三个题,而只考一篇“策问”--即治国方略。这科考试的结果,叶祖洽第一,上官均第二。这时,他们回忆起当年俞翁的话,才明白竹一束,就是隐含的一个“策”字。

叶祖洽的父亲叶恪,年轻时并没有读过什么书,有一次曾到过俞翁府上,当时县内有一大群读书人都在场。俞翁看来看去,对其他人都没有作什么许诺,而单单指着叶恪说:“这一位到了60岁时,应当有一个七品官,穿银白色的官服。”

众人虽然并不怎么相信种田的叶恪会有什么官做,但自己没有福兆,毕竟都有些失望。

叶恪后来父以子贵,被封赠为朝请郎(正七品),并赐给官服,其时正好60岁。

这篇记载中命运是前定的意思很明显了,俞翁的预测术不止是看相这么简单,因为单凭看相,不可能把考试的题目也看得出来,也不可能把叶祖洽的父亲到60岁时,封为七品官,穿银白色的衣服也能看得出来,应该是除了看相之外,仍有类似宿命通之类的功能,透过人的相貌,看到另外空间存在着的未来命运的微细事情。@*(待续)

资料来源:《宋代状元奇谈.宋代状元谱》、《夷坚志》、《能改斋漫录》。

责任编辑:王书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命书说:“不知命者如聋聩”。耳不别五声之和曰聋,生而聋曰聩;亦指愚昧无知的人。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知道命的人就如一个愚昧无知的人。孔子也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 Teenager(青少年)这个词,对许多有青少年子女的华人家庭来说,几乎都曾经有过一场恶梦。因为孩子到了这个年纪,正经历着人生的第二次危机。从昔日儿童平静的心境,进入到从心理上摆脱父母的依赖,陷入了反抗、横蛮、不安的状态,与父母对抗的反叛性增加。再加上中美文化的差异,使得有青春期逆反心理的青少年的华人家庭,更难适应。
  • “财多不富,官多不贵”,这是八字命学中的用语。如用一般人的观念去理解,就会认为是相反的事。一般人都会认为:一个人财越多就越富有;官职越多就越显贵。其实在人类社会中,也不完全是这样。
  • 共党在1949年靠暴力夺取国民党政权,其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建立自己的权威......
  • 天,这里是指黄历四月、五月、六月,但并不是过了黄历四月初一就是四月,而是以每月的“节”为月首。如四月的“节”是立夏,即要到立夏之日,才算进入四月。同理,五月始于芒种,六月始于小暑,七月始于立秋等。
  • 文谈到“夏天,冬天出生之人的简易批算法”,有读者提问春天和秋天出生的人又是如何呢?这要依据各个不同五行的命来分析。读者可上“www.Google.com”的网站,输入“万年历”,将自己的出生日子通过“万年历查询”,就知道自己属什么命。
  • 命学中有一种格局,叫做“弃命从财”。从字面上理解,放弃自己的命(放弃日主自己的五行),而跟随财星而去。这是属于变格的一种。
  • 衣、食、往、行,人生四件事,都离不开财,于是芸芸众生,忙忙碌碌,为财忙。但有些人越努力就越失败,但也有些大商家每年赚千万元,对做生意感兴趣的人,大概都想知道自己是属于哪一类人?
  • 命理学中有许多命理口诀,是前人根据经验总结出来的,如能常背诵,对日后分析命理有很大帮助。当然,最好是在能理解此句口诀的情况下来背诵,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 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朝(650年),延续到清朝未年(1905年),总共实行了一千三百年。这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材,不论门第,以考试来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此种制度相对于世袭、举荐等,无疑是公平,公开和公正的方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