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正义(14)︰百年汉字改革简史(5)

汉字简化运动
作者:子正
font print 人气: 112
【字号】    
   标签: tags: ,

作者 : 子正

二、简化字--汉字拼音化的过渡产物

1909年(清宣统元年),陆费逵(1886~1941,中华书局创办人之一)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论文〈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字〉,首倡在国民教育中推行简体字。

1920年,钱玄同在《新青年》六卷三号上发表〈减省汉字笔划的提议〉,又在《平民教育》上发表〈汉字改良的第一步--减省笔划〉,主张改良汉字,减省笔划,推行简体字。

1922年,钱玄同在北洋政府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会”(简称“统一会”)第四次大会上提出《减省现行汉字的笔划案》,由黎锦熙、杨树达连署。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关简化字的具体方案。

该方案指出,改用拼音是治本的方法,减省汉字的笔划是治标的方法。鉴于治本的方法一时拿不出来,所以减省笔划的治标办法是唯一的选择。钱玄同在该方案中提出的八种简化汉字的方法,成为后来简化汉字的重要依据。

上述的这个提案全文最终刊登在1923年1月“国语统一会”出版的《国语月刊》一卷七期“汉字改革号”特刊上。胡适为本期专号撰写了“卷头言”,指出:二千年来的中国的小百姓不但做了很惊人的文法革新,他们还做了一件同样惊人的革新事业,就是汉字形体上的大改革,就是“破体字”(俗体字)的创造欲提倡。

钱玄同、黎锦熙、蔡元培、赵元任、傅斯年等人分别发表文章,如钱玄同的〈汉字革命〉、黎锦熙的〈汉字革命军前进的一条大道〉、蔡元培的〈汉字改革说〉、赵元任的〈国语罗马字研究〉,以对封建文化和教育的批判和反思的观点,或赞同废除汉字、采用新拼音文字,或赞同简化汉字。

1928年,胡怀深的《简易字说》出版,收简易字300多个。这是为简化汉字服务的最早的资料专书。

1930年,刘复(字半农)、李家瑞的《宋元以来俗字谱》出版。该字谱是千年来简体字的集结。

1932年,“国语统一会”编的《国音常用字汇》出版,收入了宋元以来的大多惯用简体字。

1934年,中国图书馆服务社出版杜定友的〈简字标准字表〉,收简体字353个。同年,徐则敏在《论语半月刊》上发表〈550俗字表〉。

1935年,上海文化界发起推行“手头字”(即俗体字)运动。2月24日,上海《申报》首先刊载“手头字之提倡”的新闻报导,同时发表了〈手头字第一期字汇〉(300字),上海其他报刊纷纷回应,相继转载。

“手头字”运动由蔡元培、邵力子、陶行知、郭沫若、胡愈之、陈望道、叶圣陶、巴金、老舍、郑振铎、朱自清、李公朴、艾思奇、郁达夫、胡蜂、林汉达、叶籁士等200位当时文化教育界知名人士以及《太白》、《文学》、《译文》、《小朋友》、《中学生》、《新中华》、《读书生活》、《世界知识》等15家杂志社共同发起。

1935年6月,钱玄同主持编成《简体字谱》草稿,收字2400多。

1935年8月21日,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采用了钱玄同所编《简体字谱》的一部分,共收字324个,并准备从次年7月编入小学课本。这是中国历史上由国家(政府)出面公布的第一个简化字表。

字表公布后引起了轩然大波,国民党中央常委、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尤为反对。后南京政府接受了反对派意见,于1936年2月通令收回了这个字表。此举标志着民国时期汉字简化运动的失败。

1936年容庚《简体字典》出版,收字4445个,并且在燕京大学开设简体字课加以试验。

同年11月,陈光尧的《常用简字表》出版,收字3150个,约一半本自草书,一半来自俗体字。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简体字运动才被迫停顿。

但在中共控制区内,简体字运动仍继续发展,并创造了许多新体,后被称为“解放字”,如:拥、护、卫、胜、窜、忧、运、动、进、敌、适、积、极、击、华、沟、邓、历、跃、艺、钥、乡、宪、习、团、灭、吨等。(《简化字溯源》,语文出版社,1956年,第18页、第100~110页)

1949年1月31日,北平(北京)国、共易手。

1949年5月,国语罗马字创始人之一的黎锦熙联系多所高校的语言文字专家,向中共“五老”之一的吴玉章(中共内年龄最老的知识干部之一,拉丁化新文字的积极推动者)献言,建议成立一个文字改革研究会。

1949年9月1日,毛泽东指定吴玉章、成仿吾、范文澜、马叙伦、郭沫若、沈雁冰(茅盾)等共同组织“中国文字改革协会”。

1949年10月10日,“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正式成立。随后决定:把研究拼音文字作为主要任务。吴玉章任常务理事会主席。

1950年,史达林明确指示将协助中国废除汉字,毛泽东附和。(汪学文《中共简化汉字之影响》,第215~217页)

1952年2月5日,“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立,马叙伦任主任委员,吴玉章任副主任委员,丁西林(丁燮林)、胡愈之、黎锦熙、罗常培、王力、韦悫、陆志韦、林汉达、叶籁士、倪海曙、吕叔湘、周有光12人为委员。

1953年3月25日,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汉字整理组成立,开始着手拟定《常用汉字简化表草案》。

1954年12月23日,“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改组为“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设委员23人,吴玉章为主任,胡愈之为副主任委员,叶籁士为秘书长,并通过修正后的《汉字简化方案草案》。

“文改会”估计汉字难以在短时间改为拼音文字,中间会有新旧文字的过渡时期,因此在策略上需破坏汉字形体,削弱汉字效用,以简体字创造汉字内部利于拼音化的条件。(中国语文杂志社编《简化汉字问题》,中华书局,1956年,第98页)

1955年12月22日,大陆发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1956年1月27日,中共发出了《关于文字改革工作问题的指示》,以文件的形式正式确定了文字改革的方针:“汉字必须改革,汉字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而在实现拼音化以前,必须简化汉字,以利目前的应用,同时积极进行拼音化的各项工作。”

可见,“简化字”是中共废除汉字、实行文字拼音化的过渡性产物。

1956年1月31日,大陆正式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

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批判对史达林的个人迷信,尤其是以后对马列主义中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论的修改,让中共不悦)至1958年底,随着中苏关系逐步恶化,大陆放缓了废除汉字的脚步,“简化”成了汉字改革的主题,而汉语拼音则降格为辅助中文学习的注音工具。

1957年底,毛泽东对文字改革的任务作出调整: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随后,周恩来在政协举行的报告会上做的《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的报告,对其进行阐述。(参见《胡乔木谈语言文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6页)

由此,汉字的第一次危机,表面原因,是因为中苏关系破裂而告一段落。

1958年2月11日,大陆公布了《汉语拼音方案》。

1964年5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编印出版了《简化字总表》,共收录2238个简化字(因“签”、“须”两字重见,实为2236字),分三表:第一表是352个不作偏旁用的简化字,第二表是132个可作偏旁用的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是经过偏旁类推而成的1754个简化字。此表沿用至1986年。

1965年1月30日,大陆发布了《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共收录6196字。此表沿用至1988年《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发布。

1975年5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拟出《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

1977年12月20日,二简方案共分两表,第一表收录简化字248个,推出后直接实行;第二表收录简化字605个,推出后供讨论。

1978年4月到7月,大陆教委(后改称教育部)、中宣部分别发出内部通知:在中小学课本、教科书和报纸、刊物、图书等方面停止使用“二简字”。

1981年8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制定《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修订草案)》,共收录简化字111个。

1986年6月24日,大陆宣布废止“二简字”。

1986年10月10日,大陆发表了重新修订的《简化字总表》,实收2274个简化字,及讠[讠]、饣[饣]、纟[纟]、钅[钅]、呙[呙]等14个偏旁。此表使用至2013年《通用规范汉字表》发布。@*

点阅【汉字正义】系列文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