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尼神通劝化 桓温不篡位

作者:莫求
font print 人气: 1136
【字号】    
   标签: tags: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东晋中后期,有一位大臣名叫桓(huán)温,字子元。他曾为国家立过不少大功,渐渐升迁至负责掌管东晋军政大权的要职,可谓是重权在握,位极人臣。因为当时东晋后期的几个皇帝非常平庸,所以桓温在朝堂上逐步变的骄横跋扈,不可一世。日子长了,他竟然还不满足,私下生出了不臣之心,居然想图谋不轨篡位自立。

这时有一位尼姑远道而来,投奔天下闻名的权臣桓温。桓温一见她气宇不凡,猜想她必定是出家人中的佼佼者,因此不敢怠慢,收敛起自已那一颗窥视天下的野心,对她热情礼待,恭敬有加,恭请她在此长期修炼。

这位尼姑在桓温家修炼了很长一段时间,每天也不见她表现出什么神异的地方来。桓温见她没表现什么神迹出来,也就不多想了,而曾经一度收敛的野心不免又开始有些蠢蠢欲动了。

就在这前后,家中女仆偷偷传说这位尼姑沐浴净身,一定要几个时辰才能结束,时间实在太长久了,却又不知个中究竟,因此交头接耳,纷纷传说。渐渐的,这些话叫主人听见了,桓温也觉得有些奇怪,就摒退众人,一个人趁机溜进去偷看。

他不偷看尚不要紧,这一偷看不觉把自已吓一大跳!原来,这尼姑进到浴室后,便挥刀将自已的心腹剖开,从中挑出内脏,放到清水中冲洗;继而又截断自已的身躯和头颅,把自已肢解分割,依次放到水中洗刷干净……,桓温一见吓得面无人色,仓皇逃出,好半天才喘过气来。回想刚才的亲眼所见,宛如经历了一场鲜血淋漓、血肉横飞的噩梦。

可是,又过了一会儿,那尼姑却走出浴室,只见她身形完好无损,面容更加光彩照人。桓温更觉得惊奇无比,知道她是一位神尼,于是就干脆跟随着她来到她修炼的内室,把自己刚才曾偷看的实情据实相告。

那尼姑听了却如早就知道般,平静如止水般的回答道:“如果有人不满足于现状,企图凌驾于世上所有人之上,那他的身体最终的下场就会如你刚才所见那样。”

桓温心中清楚,神尼的话字字句句都是冲着自己说的。从此他知道自己的不臣之心,早就被天地神灵洞悉殆尽,更重要的是他从中还知道了东晋气数未尽并不当亡,他非要强行篡位一定会失败且无善终。于是他从此心有所惧,不臣之心去了大半,不再图谋不轨了。

不久,这位尼姑就辞别而去,不知去了何方;后来桓温也善终病逝并未造反。

后世史书把桓温归为把持朝政的乱世奸雄,甚至还有的说桓温是还来不及篡位就死了。但不管怎么说,纵观桓温一生,他虽权倾朝野,遥制朝廷,可至死也无明显的造反迹象。相对那些为了一己之私,而使天下生灵涂炭的反贼而言,桓温可算是安分守己了。这其中也应有神尼的一份劝化之功啊!

这位神尼可能与桓温有缘,故而前来用神通点化他一番,免的他犯下大罪;神尼是天外高人,点化桓温只是依天理行事。桓温一听神尼点化,就知道天命不属于他,从而不再想谋反篡位。这也说明古人绝大多数都是信仰神灵、相信天意、尊敬修炼人,所以就连当时权倾朝野的桓温也是如此。

资料来源:《搜神后记》

——转载自明慧网

责任编辑:吴雨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面对项羽的使臣武涉和齐人蒯通的游说,韩信没有充分认识刘邦的反复无常、了无忠义的本性,也没有认识到自己助汉灭楚后将要陷入的危局。
  • 命由天定,但人如何做,是向善还是行恶,这是很关键的......
  • 舍弃一些名利之心,你会体会到你获得了更大的快乐......
  • 谢安还未回答,郝隆在座上应声回答道:“这好解释:隐居山中不出,就是远志;出了山,就是小草了。”
  • 说起修炼,对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来说一定不陌生,不论是远古时期黄帝的乘龙飞升,还是秦始皇、汉武帝对神仙的笃信,抑或是八仙得道、唐僧西行。中国的历史文化中的半壁江山,都与各朝各代的修炼者所留下的事迹息息相关。就连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些地名,也都和修炼者有着莫大的关系。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那些与修炼人有关的地名。
  • 为政篇,首章以“为政以德”定基,次章则讲“思无邪”。正义曰:此章言为政之道在于去邪归正,故举《诗》要当一句以言之。孔门立学,无论学什么,都在人心上下功夫,归于己心之德。为政这等大事上,尤要人走正道、大道、王道,厚德载物,坦坦荡荡。
  • 明代万历年间的《增广贤文》有句名言:“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古书《寿康宝鉴》中的“福善案”记载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报的故事。让人看到“拼功业”和“道德实践”的密切关联。古人讲的“积德”、“积阴德”,其言不虚,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话啊。
  • “为政以德”的内涵是很深、深广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讲的“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本章,孔子没有具体解说什么是“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个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极星一般安居其所,别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环绕着它。
  • 红楼梦这本书成书的缘起,是圣主康熙皇上赐的这一场富贵。红楼梦这本未能完成结局的书,这本自传性质的小说,对应的康熙雍正年间江宁织造府的兴衰景况,都是有史料可查的。荣国府,宁国府最早的主人,荣国公和宁国公,从小说内容“焦大跟着太爷出兵”这一细节,结合历史背景来看,应该是清兵入关时,随着满洲人一起入关的那批汉人,类似于大清的开国元勋范文程(范仲淹后人)这样的汉人。
  • 明代《耳谈》作者王同轨的街坊林广儿的杀妻事件,钻法律漏洞逃过刑罚,在当地引起不平的鸣冤声震天价响,而最后的结局,更让人心震动不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