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300问

高官“金龟婿” 为何被说笑?

作者:任淑一

金鱼符、金龟符,是显达高官的身份识别与象征。图是五代 周文矩《文苑图》卷。图中最左侧人物腰间所配即鱼符(鱼袋)。(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703
【字号】    
   标签: tags: , , , ,

金龟婿”是指高官厚禄的夫婿,从唐代到清代,“金龟婿”都入了诗词。晚唐诗人李商隐(约公元813年-约858年)《为有》一诗,写了女子后悔嫁了“金龟婿”──“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成了“金龟婿”典故的起源。

“金龟”曾是一种唐代高官佩戴的随身符标识物,它的前身是金鱼符。佩戴“金龟”是高官的象征,然而人们说道“金龟婿”打浑说笑,带着一种明抬暗贬的气味,到底是怎么回事?

 “金龟婿”典故缘于佩龟符龟袋

“金龟婿”是怎么来的?要说说从“金鱼符”到“金龟符”演变的缘由。

据《新唐书.志第十四.车服》记载,唐高祖武德四年,开始立车舆、衣服之令。令亲王和官员带随身鱼符,以明贵贱,以应皇上召命。鱼符上题有职位、姓名,进出皇宫要出示鱼符验证正身。当时鱼符只有金、铜两种,亲王的随身鱼符是金的,三品以上官员是铜的。

到了唐高宗时期,高宗恩赐随身鱼袋给五品以上官员。三品以上官员的鱼袋上饰金,叫金鱼袋,四品、五品官员的鱼袋饰银,叫银鱼袋。所以鱼袋和鱼符都是高官的象征,尤其是金鱼袋、金鱼符规格最高。

公元690年10月,武则天擅政改国号周,改元天授,次年,将鱼袋改为龟袋、佩鱼改为佩龟。九年后又加规定,职事三品以上龟袋用金饰,四品用银饰,五品用铜饰。过了五年,到了神龙元年,中宗复唐(公元705年),罢了武则天的龟符、龟袋,恢复鱼符、鱼袋。(据《旧唐书.卷四十五 志第二十五 舆服》记载)。

记录历朝制度的《通典》也记载:“武太后天授元年九月,改内外官所佩鱼为龟。至神龙元年二月,京文武官五品以上,依旧式佩鱼袋。”也就是说,神龙元年中宗复唐时,将官员的佩饰礼制也改回原本的唐制。

所以龟符、龟袋和金龟符、金龟袋仅用于武则天擅政期间之中的短短几年。

在唐代之前,汉代高官的印绶以黄金龟纽作装饰,“金龟”自古即赋有贤德的光辉。先秦道家以黄金龟纽为贤者的象征,先秦道家著作《文子.上德》有这样的说法:“黄金龟纽,贤者以为佩。”

汉代太子及诸王的金印以龟纽作装饰。图为一款龟纽玉印(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通典》记载,汉代“太子及诸王金印,龟钮,𫄸朱绶”。汉代太子及诸王的金印以龟纽作装饰,系朱红丝带。东汉时期的著作《蔡中郎集》卷九《让高阳侯印绶符策表》讲到诸侯印绶有这样的叙述:“金龟紫绂之饰”(绂就是绶),用来代指身份官位。

武则天也可能是假借了汉代黄金龟纽印绶而改制,只不过武则天擅政违背正统,所以她所采用的礼制也不具有正统的地位,使得闪亮的“金龟”、“金龟婿”也蒙尘了。

“金鱼”和“金龟”的对比

中唐时,人们渐渐就以“金鱼”代指官门、高官显达。

唐代元稹(公元779年-831年)《自责》诗叹“犀带金鱼束紫袍,不能将命报分毫”,元稹曾为唐穆宗时的宰相,紫袍上的金鱼显示了高贵的官阶。

同时代的韩愈(公元768-824年)《示儿》诗,写到:“开门问谁来,无非卿大夫,不知官高卑,玉带悬金鱼。”韩愈告诉儿子,从玉带悬挂的金鱼袋就能看出来者是否是高官。

从唐到清的历代,人们也没有忘记“金鱼”象征的成功境地。例如清代仝轨诗吟:“四海王新城,金鱼心所向”,以“金鱼”表示人生努力的目标──登朝堂、佩金鱼。

龟代表祥瑞;黄金龟印是贤德的象征。图为《神龟图》卷,金 张珪作。(公有领域)

而“金龟”的印记,由于受到武则天的擅权擅政波及,就被后人赋予了一种贬抑、嘲弄味儿,甚至以“钓金龟婿”打浑说笑。

人们说到“金龟婿”时,一种调侃味儿若隐若现,上述李商隐名作之一《为有》中的“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就是代表。官高责重,按规定每日要早朝,天未明即起,进宫朝政去,留给妻子“辜负香衾”的怅恨。

宋代贺铸(公元1052年-1125年,宋太祖贺皇后族孙)《菩萨蛮》更是嘲讽留恋章台花柳的金龟婿,直到马嘶催早朝宿醉犹未醒:“章台游冶金龟婿,归来犹带醺醺醉。……不待宿酲销。马嘶催早朝。 ”

这些文学中反射出来的对“金龟婿”的嘲弄,意味深长,骨子里可不就是反映“金龟”形成的政权背景的不正统吗?因而“金龟婿”也就蒙上阴影,失去了正统正色了。@*#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菖蒲节”就是端午节,菖蒲和端午节习俗渊源久,菖蒲是端午的“仙花”,可以制五毒、斩千邪。菖蒲留下成仙、长生传说:汉武帝遇见异、安期生成仙留下一只鞋子……石菖蒲、汉唐菖蒲不一样唷,照过来……
  • 感情深厚、形影不离的情人、夫妻怎么以比翼鸟、比目鱼来譬喻?鹣鲽情深是什么意思?
  • 逃之夭夭形容艳丽好女子,那么怎样形容出众的男子?玉树临风夸赞男子的风度呢还是才貌出众?古早哪位美男子被赞玉树临风?
  • 出土古画《帛画人物御龙图》,岂不像活生生的“龙舟画”?说端午节想起龙舟,因为救屈原、悼屈原而来?龙舟天子之驾、泛游之舟、龙舟战船、龙的图腾崇拜……“龙舟”文化在中华,洋洋大观。
  • 端午节五月五日又称重午,这天午时的水称为“午时水”,人说午时水特别神奇,真有科学性吗?看看午时水用于老刀铺铸刀、铸造丙午镜……
  • 本章“最孔门言礼之精义”。中国古代,礼是区别尊卑贵贱的,不同的人采用的礼节有所不同;但若片面强调差别,则易离心离德;而且,礼的目的乃是建立和维持秩序──一种和谐、太平的状态。儒家的礼治观,是让人互不混淆而又和睦相处。换句话说,“别”是礼的手段,目的还在于“和”。有子讲“礼之用,和为贵”,含义丰富,直指核心。
  • 地球的“成长史”竟然是这样的?!科学家终于承认,史前大洪水真实存在,难道《圣经》中记载的是真的?
  • 焚香静心,佛图澄和尚竟然还可以用香来救人……真的假的,琴技高超空中竟然飘香?
  • 孝悌是孔门教人的起点。《孝经》讲,“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简单的说,最基本的孝,是赡养父母,“朝夕色养”,做子女的要爱护自己、修养品格,否则“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进一步,有条件、有机会的,子女做一番事业,为国为民效力,光宗耀祖。最高的,子女能立身行道,成圣成贤,父母也因此享大福分。
  • 金丝桃的这个花语浮现眼前的是这样的画面:一边毫无保留绽放烟花般的绚丽光华,一边发出防御的警讯威慑──非诚勿扰!邪祟勿近!别看我如此纤柔娇美,但我是味微苦、有小毒的,要是欺人太甚,将承受我报复的后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