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的《儿时情景》:音乐中的童年

童年是罗伯特‧舒曼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也是他一生灵感的源泉。
作者:Ariane Triebswetter/嘉莲 译
美国画家伊斯曼‧约翰逊(Eastman Johnson)创作于1871年的《老驿马车》(The Old Stagecoach),让人回想起欢乐的童年时光。(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401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对我们许多人来说,童年代表着一段充满梦想和希望的单纯时光。过去几个世纪中,许多艺术家都试图重现这种心境,但没有人能比浪漫派作曲家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年)在《儿时情景》(作品15,Kinderszenen Op.15,又译:童年即景)中更好地捕捉到它,这是由13首勾起童年回忆的钢琴短曲组成的套曲。

对舒曼来说,童年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也是他一生灵感的源泉。作曲家爱孩子,也爱他们看世界的眼光,他在1833年写道:“从每个孩子身上都能发现奇妙的深度。”

点击观赏图片:年少的罗伯特‧舒曼(约1826年时)肖像。

1838年,罗伯特‧舒曼创作了《儿时情景》,这13首彼此独立的钢琴短曲,标题充满诗意,令人联想到童年。舒曼最初创作了30首曲子,但只选了13首。他将其它乐曲编入了他的另外两部套曲《彩叶集》(Bunte Blätter Op.99)和《册叶集》(Albumblätter Op.124)。

《儿时情景》以简短的乐曲(乐谱大都不到1页)和易记的旋律为特色。标题将我们带入孩童的世界:“外国的国土和人们”“离奇的故事”“捉迷藏”“恳求的孩子”“无比的幸福”“重大事件”“梦幻曲”“在壁炉旁”“木马骑士”“几乎太认真”(“怕怕”“入睡的孩子”和“诗人如是说”。

然而,尽管标题充满童趣,这些乐曲却不是写给孩子的。音符看起来简单,传达的内容却不简单。舒曼的作品从成年人的视角唤起对遥远童年的记忆,而这种情感氛围只有伟大的诠释者才能传递。

卡罗勒斯-杜兰(Carolus-Duran),《快乐使者》(Merrymakers),1870年作,底特律艺术学院藏。(公有领域)

乐曲展现情感成熟度

弹奏《儿时情景》中的曲子虽然技巧上要求不高,但却需要极高的敏感度和情感成熟度,才能传递出无法言传的东西,唤起人们对童年情感世界。

这13首曲子中最著名的是第7号“梦幻曲”(Träumerei)。这首曲子不仅无比优美动人,还展现了成年人的感性和隐约的怀旧感。虽然儿童可以学习演奏这首曲子,但他们还无法理解作品梦幻般的特质,老道的钢琴家则可以凭借“乐感”(musicality,或音乐性)来加以表达──通常情况下,其表现形式是自由速度(rubato),即稍微加快或放慢节奏。由于原始手稿没有留存下来,《儿时情景》中有些曲子的音乐节奏并不确定,所以诠释者有一定的自由度。

最后一曲“诗人如是说”(Der Dichter spricht),带入成年人情怀则是另一例。在这首作品中,基调发生了显着变化,偏向于怀旧。套曲以“诗人”而不是“作曲家”的声音结束,令人惊讶。这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维度,将音乐和语言融为一体;也标志着浪漫派音乐的转变,即音乐作为自我的表达,只为艺术本身而存在,而不是贵族赞助创作的结果。

备受欢迎的曲作

舒曼将这部巧妙均衡的作品视为一个整体。尽管大多数钢琴家倾向于演奏其中一些单曲而非整部作品,但每首乐曲之间都有内在联系。主旋律统一整部作品,并贯穿各乐曲。这一主题首次出现在开篇曲目“外国的国土和人们”(Von fremden Ländern und Menschen)中,成为整部作品的基调。

舒曼《儿时情景》乐谱,1900年,德国Breitkopf & Härtel音乐出版社。(公有领域)

每位钢琴家都有自己对《儿时情景》的诠释。虽然乐曲标题可作为诠释者的参考,但钢琴家要做的是将音乐本身传达给听众,努力呈现舒曼所设想的世界,同时保有孩童的心灵特质。

20世纪和21世纪许多最著名的钢琴家都演绎和录制过这个套曲,每张录音专辑都独具特色,展现了同一乐曲如何对不同人产生不同的意义。其中最著名的演绎版本来自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Vladimir Horowitz,1950年、1962年)、玛莎‧阿格里奇(Martha Argerich,1984年)、伊万‧莫拉维克(Ivan Moravec,1987年)和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Alfred Brendel,1992年)。

给克拉拉的礼物

与那一时期许多作品一样,舒曼为妻子、作曲家兼钢琴家克拉拉‧舒曼(Clara Schumann)创作了这部作品集。《儿时情景》是他在结婚前两年送给她的礼物。当把这些作品寄给她时,舒曼告诉她,这些作品是“对你写给我的话的‘音乐回应’,你说我有时看起来像个孩子”。

爱德华‧凯泽尔(Eduard Kaiser)笔下的罗伯特和克拉拉‧舒曼,石版画,1847年作。(公有领域)

《儿时情景》是罗伯特对克拉拉爱情的象征,作曲家将这套钢琴曲描述为“轻快、温柔、欢乐,就像我们的未来”。他要未来的妻子忘记自己是一位演奏家,只去欣赏作品本身。罗伯特和克拉拉都钟爱这部作品,在1838年的一封信中,克拉拉写道,这些曲子只属于他们两人,这些曲子一直在她脑海中,它们“如此简单、温暖,如此像你”。

罗伯特和克拉拉并不是唯一欣赏这些乐曲的人。舒曼友人、作曲家法兰茨‧李斯特(Franz Liszt)也很喜爱,并经常演奏给女儿布兰迪娜(Blandine)听。其他著名的浪漫派音乐家也赞佩这组作品,它们标志着舒曼的音乐创作进入了更具实验性和复杂性的阶段。然而,这种非传统结构的乐曲和明显的情绪化风格曾让听众困惑数年,后来才成为他们的至爱,并因其唤起的情感而成为浪漫派的主打曲目。

舒曼在生涯晚期为他的子女创作了许多作品,尤其是《少年曲集》作品68(Album for the Young Op. 68)、《舞会情景》作品109(Ball Scenes Op. 109,)和《少年钢琴奏鸣曲三首》作品118(Three Piano Sonatas for the Young Op. 118)。时至今日,这些乐曲仍是献给孩子最具诗意和想像力的钢琴曲。而在这些作品中,《儿时情景》仍占有特殊的地位。

童年是浪漫主义时代的主旋律,体现着回归本真和充满想像力的世界;也是浪漫派艺术家们捕捉稍纵即逝的诗情画意完美的主题;浪漫派作曲家们对此一主题尤其感兴趣。也许罗伯特‧舒曼最为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这一主题。

原文:Schumanns Kinderszenen: A Childhood in Music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作者:艾莉安‧翠布斯维特(Ariane Triebswetter),国际自由新闻工作者,拥有现代文学和古典音乐背景。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一定反映《大纪元时报》的立场。

责任编辑:茉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马克斯·布鲁赫并不是第一个受到苏格兰忧郁美感而有所启发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和海顿早在他之前编写了数首苏格兰民歌,而门德尔松则由此创作了他的《赫布里底群岛序曲》以及他的第三号交响曲《苏格兰》。
  • 数不清的故事,流转在四弦之间。在这崭新的世纪,请您来听一首新的琵琶曲,将可荡涤万世愁情。
  • 神韵音乐除了中西合璧的独特配器、交响乐团的特殊编制,以及传递纯善纯美的正向精神外,在本集节目中,指挥陈缨还将为我们揭示另一个特点。它是什么呢?
  •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与古希腊神话有许多相似之处,天国与人间虽相距遥远,却又在关键时刻是相通的。曲子伊始,伴随着大锣声响,看那满天众神,云集在仙气缭绕、金碧辉煌的天庭之上。创世主的法音在天宇中回响,木管与竖琴的下行音型,描绘着众神佛随主层层下走入凡尘之壮阔景象。他们在人间开创了璀璨的文明,奠定了道德与文化之黄金时期。温婉的弦乐仿佛仕女们尔雅灵动的舞姿,振奋的鼓声犹如男子们苍劲的步伐,赞颂着神传文化在人世的辉煌!
  • 第一乐章(非常热情的快板)充满力量和柔美,同时有着强烈的音乐对比与强度。在曲式结构上,他遵循了古典奏鸣曲式,而其中很多的创新手法也为后来的音乐流派奠定了基础。音乐开始立即进入的小提琴独奏、提前写好而非即兴演奏的华彩,以及乐章间的紧密连接以致观众几乎无法鼓掌⋯⋯这些对于当时的观众都是很新奇的体验。
  • 第一乐章,时而高潮迭起,时而如梦似幻,极具张力的色彩变化,犹如置身一场冒险,游历神秘与狂喜,尽览沉郁与柔情,以那超然的心境,一睹绚烂的终局。此曲充满了布拉姆斯的创作巧思,那扣人心弦的曲风与别具一格的意境,使其成为音乐长河中独树一帜的经典作品。
  • 这首完成于1877年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是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专门为大提琴和交响乐团所作。在当时的音乐界,音乐家们的品味早已从古典时期对精致和规范的追求转为浪漫时期对激情和戏剧性的渴望。
  • 这首著名的大提琴协奏曲为作曲家晚年时的作品。德沃夏克当时正任职于纽约国家音乐学院,担任院长。尽管作曲家创作了非常多的曲目,他的好友, 大提琴家哈努斯·维翰也曾多次委托他为大提琴创作协奏曲,但作曲家一直对乐器的独奏能力持保留态度。直到1894年三月,德沃夏克的同事维克特·赫伯与纽约爱乐首演了一首大提琴协奏曲,才深深打动了作曲家的心,使其终于决定为大提琴谱写协奏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