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水彩大师-陈甲上

font print 人气: 1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22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慧中台湾报导 / 闻名中外获奖无数的台湾画家陈甲上,以关怀乡土及踏实的画风,举办台湾环岛七十回顾巡回展,在台湾基隆市文化中心展出,二十一日圆满落幕。这次共计展出六十余件代表精品创作。除台湾总统与行政院长陈水扁及游锡堃都予致贺外,也吸引不少爱好者前往观赏。这次展出将巡回至台湾的台中、台东、云林、高雄等各地文化中心。



陈甲上的早期作品以透明水彩驰名,用色雅淡写实,彩度不高,如“耕余牧情”“秋风兆雨”等画作,陈甲上从日本研习回来后,以压克力彩稳定充分明暗对比的画作,将作品表达得更淋漓尽致,观赏其作品,如身临其境。



陈甲上认为艺术无国界之分,应融入大众的生活中,而且应让每一种族的人都能看得懂,所以他到中外各地所绘的图画,皆是当地的实景,生活的体现,描绘人间疾苦,因此为自己的这场巡回展取名“到处留情”。


陈甲上表示:在他的画史上也曾研究过抽象画,但基于艺术本来就应跟大众融入,如想把大众的心灵能够美化,或者增加生活文化的层次,如果只画个人自己看得懂得,曲高和寡,大众不能融入,就很难推动艺术心灵改革。因此,他重拾回写实的画风,并以严谨、朴素、认真的态度追求真善美的境界。


二十七岁就出任国小校长的他,是创下全台最年轻校长的纪录,今天为了画画提早退休。他认为美术教育应从绘画的基本功开始,以素描为基础,加上人文、文学的都应该灌输予学生,重回写实的探讨及注重内涵的诠释。


他表示自古以来比较轰动的名画,或者中国古代的名画等都是具像,生活面本来就是具像的,而且应是生活的主流。这也是多年来潜修佛学体验生命在绘画上的心得。陈甲上除了绘画创作外,经常义卖画作捐助慈善团体,如日前义卖一幅画作,捐给脊椎残障机构,这些不为人知的义举,默默付出的悲天悯人的情操,也是中国人固有的美德。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顶着近摄氏四十度的赤热和炎阳,驰名海内外的台湾绘画文学家梁丹丰教授,在短短的三周内踏遍梵谛冈和意大利各大城市,完成二十余幅水彩作品。最让她感动是在夏宫用画笔为教宗描绘一张速描时,被教宗的声音和表情所深深的感动,刹那间,梁丹丰的眼泪流了下来。梁丹丰表示,她这次前来意大利作画的目的在增进东西文化艺术的交流。三周内共画了二十多幅大型水彩,内容全部是罗马和意大利其他地方著名的圣殿、教堂和朝圣地。
  • 由休斯顿华人业余西画社主办的海华文艺季西画展9月13日(星期六) 上午10:30AM 在休斯顿侨教中心开幕。参展作品有100余幅﹐包括水彩﹑油彩﹑胶彩﹑粉彩﹑炭笔﹑铅笔﹑粉彩铅笔﹑水墨粉彩和锌版印等。多位会员和侨界名人均到场祝贺。
  • 1990年林布兰的作品《加利利海上的风暴》在伊莎贝拉嘉纳艺术博物馆(the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遭窃,还有其它两幅至今仍下落不明。
  • 春天莅临纽约!摩根图书馆和博物馆(The Morgan Library & Museum)推出波特小姐的精彩特展:“碧雅翠丝‧波特:拥抱大自”(Beatrix Potter: Drawn to Nature)。波特小姐是广受大众喜爱的《彼得兔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还有其它儿童读物的作家和插画家。
  • 卡拉瓦乔的《老千》有巨大的影响力,激荡出无数件类似的版本;欧洲的艺术家复制了三十余件作品。然而,20世纪大部分时间大家都不知道卡拉瓦乔的原作收藏在哪。一直到1987年才重新在欧洲的私人收藏中出现。
  • “落竹三千, 成就一亩茶。”古人以竹自许君子品德,今人以竹制焙笼泡出一壶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汤的甘甜,此间一件件竹编器具透过竹编师傅落款标记,成了审美的主体,传世千古的好手艺。
  • 老子《道德经》说道:“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 墨竹是文人画重要的题材之一,竹可言志,也可以寄情,一方面也体现士大夫的人格操守。文同是北宋画墨竹首屈一指的人物,人称“湖州派”。对后世墨竹发展影响极大。他的表弟苏轼亦曾为其写过许多首题画诗。今天我们就从文同最出色的、最引人注目的《墨竹图》来看看,这幅画为何让人过目难忘?
  • 我在《胡笔标准:千百年来第一人,创造出毛笔的标准》〈自序〉曾提及,年轻时拚搏事业,每天工作十六小时都不觉苦,一直到了五十岁生日,朋友送我一盆松树盆栽,欣赏之余,蓦然惊觉人生已过了一半,该是放下脚步,开始修护保养身体的时候了。
  • 霍尔班以肖像画闻名于后世,但如同所有的文艺复兴画家,霍尔班是以宗教题材开始他的职业生涯的。霍尔班在巴赛尔的主要作品是宗教画,这些早期作品显示出来自丢勒、格吕内瓦尔德和巴尔登格里恩(Hans Baldung Grien)等德国画家的影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