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欣赏

1989布拉格的回忆(下)(图组)

怡秀
font print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布拉格街道上的招牌也很特殊,通常是金属打造的图案配上弯曲的装饰线条,突出悬挂在门外,虽然不大,但每一个都是独具特色的艺术品。我们看到一个冰淇淋状的招牌,上面的文字是从Z开头的连续五个子音后才出现母音,我和朋友龇牙咧嘴研究了很久也不知要怎么念这个字。最后怎么买到冰淇淋的已经忘了,只记得那味道真是叫人失望!就像稀释的糖水混合牛奶的味道,可是当地人却不以为怪,吃得津津有味。

旧城广场离伏尔塔瓦河(就是史梅塔纳名作《我的祖国》中的《摩尔道河》)不远,走到河边,就能看到了著名的查尔斯桥。这座桥建于1357年,是中欧现存最古老的桥。桥上两侧圣像林立,富有艺术气息。过桥后顺路上坡,可以走到对岸的王宫和大教堂所在的城堡。布拉格在中世纪的第一大城,拥有全欧第一所大学,也曾经发生过许多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走在其中,似乎感觉到古老的一景一物都在无声地倾诉着许多人们早已遗忘的故事。很多古迹我今天已经想不起来是什么了。有座军事博物馆的外墙用黑色画成立体砖面,令人印象深刻;而那座宏伟壮观的圣维特大教堂,内壁镶满了各种宝石作装饰,令人大开眼界。据说历代波希米亚王帝都是在此举行加冕典礼的。在此艺术不只为了彰显神的荣耀,也炫耀了帝国的财富。

回程时我和朋友又经过查尔斯桥,那时已近黄昏。在桥上环顾周围的美景,实在不舍离去。桥下有许多海鸥栖息在河面木桩上,偶而有小船划过惊走几只。不久天色转阴,突来的阵雨打乱了游客的悠哉的脚步,四散躲雨去了…一向携来攘往的查尔斯桥,瞬间空了下来。还好雨来得急去得快。暴雨乍歇,金色的夕阳破开乌云,光芒穿透层云,辉映着桥上的圣像,逆光望去,仿佛神迹显现。我被眼前的神圣美景震撼了,那一刻,我真的感到神的存在!

风云和天色一直变幻莫测,我贪心地捕捉着各种美景,一直到夜幕低垂,我再也拍不到什么。不过,即使在晚上,布拉格还幽默地送给游客们一个《奇景》,就是布拉格的街灯。两个球状的灯罩底部都堆积满了的飞虫的尸体,形成两个大大的黑点。人们擡头仰望时,看来就像一双瞪视的大眼睛。

在布拉格的几天里,我也有意地追寻古人曾经走过的地方,感觉就像拜访老朋友一样。我特意造访了莫扎特创作《唐.乔凡尼》的居所;为了向捷克作曲家致敬,也拜访了德佛扎克的家;我也走过了贝多芬曾经下榻的公寓,和卡夫卡的故居…我说不上来在找什么,明明知道这些都过去了,只剩下时空差距的失落感。

那次旅行回来之后几个月,历史发生了巨变。柏林围墙倒塌,紧接着苏联和东欧共产集团解体,布拉格也真正《解放》了。又是一个惊天动地大事,电视上看到人们激动欢腾着,我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忽然又发生了这些事。我还念念不忘布拉格那神迹般的落日。也许那时,神真的在向人们预示着什么,只是我们没有明白而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Parc de Sceaux

    我1988-90年搬到巴黎南郊的皇后镇(Bourg la Reine),那时经常和室友一路散步到Sceaux的城堡公园。城堡本身面积不大,但公园绿地视野辽阔,顺着平缓的斜坡放眼望去几乎连到天边。

  • 一次在市中心的小路乱逛,发现有条路竟然叫《坏男孩路》(rue des mauvais garçons),觉得好玩,就走进去。
  • 翻开旧的相片簿,许多尘封的记忆又随着影像鲜活了起来。我不是什么摄影师,当初拍照片只是想在飞逝的人生的历程中留下点东西。
  • 16、17世纪的袖珍肖像画主要装在吊坠的项链盒或小盒子中,用作外交礼物、爱情象征或是纪念出生或死亡的纪念品。到了18世纪,袖珍画因应珠宝而生,出现在项链垂饰或镶嵌在戒指或手镯中。期间许多来自欧洲的袖珍画画家来到美国为新共和国的公民作画。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袖珍画的需求迅速增长,在美国市场风靡了很长一段时间。
  • 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Alabama State Capitol)位于阿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门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义风格设计,是该议会大厦特色。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与其它州的议会建筑类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个城市。
  • 博物馆研究古董盒子并不是看里面是不是还装有原来的东西或已空无一物。学术上打开古董盒子的目的是研究盒子的材质、形状、功能和美感的历史背景和故事。古董盒子的外观自成一格,至今仍吸引人们观赏,想一探究竟。
  • “落竹三千, 成就一亩茶。”古人以竹自许君子品德,今人以竹制焙笼泡出一壶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汤的甘甜,此间一件件竹编器具透过竹编师傅落款标记,成了审美的主体,传世千古的好手艺。
  • 老子《道德经》说道:“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 在13、14世纪时,马赛克创作是主流,而湿壁画则被视为穷人的马赛克。在罗马特拉斯提弗列(Trastevere)的圣母大殿(St. Mary)中留下了卡瓦利尼的马赛克作品,描绘的全部都是圣母玛利亚以及对卡瓦利尼影响深远的古典设计,这些是他职涯早期极力复兴的艺术形式。
  • 我在《胡笔标准:千百年来第一人,创造出毛笔的标准》〈自序〉曾提及,年轻时拚搏事业,每天工作十六小时都不觉苦,一直到了五十岁生日,朋友送我一盆松树盆栽,欣赏之余,蓦然惊觉人生已过了一半,该是放下脚步,开始修护保养身体的时候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