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剪影】“誓人”——李园纪实

伊罗逊
font print 人气: 10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16日讯】看过“坚韧不屈的精神”画展的人﹐都对油画作品“蒙难在中原”有着深刻印象﹐那幅画的作者就是上面摄影作品中的人﹐他叫李园。笔者近日与李园作了几日的邻居﹐得知他从九岁的时候就开始了他的绘画生涯﹐是个职业油画家﹐从小就自觉不自觉地将绘画当成了他终身的事业﹐竟在油画布上抹来抹去的已经几十年了。

人能以各种形式享受自己喜好的﹑能以各种形式发泄自己生活中的不如意﹑或能以各种方式去填补自己精神世界之不足。人对于精神的追求一生都没有放弃过。画家们则把这一切都浓缩在画纸上﹕喜﹑怒﹑哀﹑乐﹐理想与追求……
李园也是一样。

名字“圆”变成了“园”

李园的母亲说过﹐李园出生在八月十五的圆月﹐所以起了个“圆满”的“圆”字。又因为母亲嫌“圆”字的比划太多﹐就经常顺手把“圆”写成“园”字。结果习惯成自然﹐他的名字就成了家园的园。名字的称呼﹐是否能改变一个人性格或者命运什么的我们先不去探寻它﹐但李园天天闷在家里从早到晚地画画﹐对一个母亲来说﹐这是一件很欣慰的事。在李园十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因病去世了﹐一个女人把所有的爱一下子都倾斜到儿子的身上﹐像园丁一样呵护着这棵幼苗﹐使他在母亲和画纸的氛围中渐渐远离了人群﹑远离了社会﹐他对于‘社会’是怎么一回事没有什么概念。从李园的早期绘画中﹐我看到了到被铁链绞住的心﹐随着沉闷的血从母乳人性的氛围中溢出。

出走﹐给自己起名叫“誓人”

李园对于父爱同样没有什么概念﹐母亲就是母亲﹐表面上他所接受到的爱和教育‘柔’多于‘刚’。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的阳刚之气却是来源于他内心深处远久的记忆﹐是与生俱来的。他早期的绘画中带着一种被蒙住的憋闷与沉重﹐像是沉睡在地狱的底层。隐隐中却带着一种人的咬牙攥拳而内心流血的不屈不挠﹑不服命运的钢铁﹑巨石般的坚硬意识﹐艰难地要冲破绳索的捆绑和铁链的绞索。那个时候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时伴随着他。

十多年前﹐李园到日本定居﹐他决定要走出去见见天日﹐去寻找那敞开的世界。

人间的世界变迁﹐把初入世事﹑带着幻想的李园很快卷入了污泥中。自视严肃清高﹑不甘世俗的心理和现实生活的糊涂﹐像稠稠的烂泥搅拌在一起让他内心很累﹑很苦。

在日本﹐人们可以起一个法律承认的新名字﹐于是李园决定改一个名字看是否能改变自己的什么。 因为在冥冥之中觉得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名字。
于是拿起一本硕大的字典﹐净身净手后向苍天祈求﹕随手翻书三次﹐在每页的第一个字中找出自己的名字。
一页﹕“誓”
二页﹕“人”
三页﹕﹖
李园说他怎么也想不起来这第三页的字了。因为当看到前面两个字出现的时候﹐他的心莫名地怦怦跳动起来﹐隐约中觉得自己好像在什么时候曾经发过誓﹐一个很大很大的誓约﹐那个记忆很遥远﹑很遥远﹐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于是﹐“誓人”成了李园庄重的﹑用在正式场合下的﹑绘画作品签名的名字。

梦的启示﹐寻找打开神秘世界的钥匙

从母乳家园中走出来的誓人并不孤独﹐比真实还真实的梦总是伴随着他。与其说冥冥之中有人在看护着他﹐不如说有另外空间的生命在引导着他的生活。

当李园在社会上随着世俗随波逐流时﹐一匹发光的白马经常出现在他的梦中﹐阻止他的不正行为。

当一位亲密的朋友失去了﹐李园感到内心悲痛时﹐梦中看到草地上有几个字“旅比就‘叶’寝”﹐(‘叶’是个树叶﹐是否代音﹖) 这几个字让他模模糊糊明白一个道理﹕人生的旅途﹐就像睡一宿觉一样。什么都不要留恋。

一次次神秘的梦﹐给李园的触动非常大﹐他为这种神秘的现象感到好奇和神往。他正在苦于不知道去哪找这些神秘的来源时﹐就在这时﹐一个隐形人来到他的梦中。把他带到阳台上﹐让他看楼下的人间世界﹐一个和蔼亲切的声音对他说﹕“当你看不到这个世界的时候。” 。梦是那样真实﹐那样置身其中﹐甚至看起来比现实这个世界更细腻﹑更清晰。

李园开始修炼了﹐学习打坐﹐那时他的修炼没有什么师傅教﹐是他凭着哪本书上的记忆自己在瞎练﹐竟然也能从静坐中腾空飘起来。

1996年﹐李园决定回中国寻找打开通往更深奥的神秘世界的钥匙。

中国机场﹐刚走出机舱门的李园﹐忽见两个圆圆的气团﹑又像是光环的东西﹐由小渐大﹑由远渐近﹐旋转着迎面穿过他的头部﹐一片清凉。仿彿一束光打开了他晦暗的心房。

李园急迫的在书海中寻找答案﹐灵界﹑预言﹑修炼等书无所不及﹐同时也在学练气功。与此同时他的绘画作品也在沉闷中渐渐射进了光线。

又一梦﹕李园与一位身穿袈裟的和尚对视﹐和尚说﹕杂书不可看﹐现在的气功都是些皮毛﹐你要去找真正的佛法……。

平生第一次听到“佛法”一词﹐李园如从心底爆发了一枚沉睡的炸弹﹐所有的穴位﹑汗毛孔仿彿都炸开了。当他沿着梦中的指点找到大法《转法轮》时﹐万丈光芒通透了他的全身。

这部博大深不可测的法书﹐把他一下从黑暗的阴影里拽出来﹐让他看到了自己一生渴望找到的东西﹐彻底明白了人活着的意义。

从此李园变了﹐变得开朗﹐ 变得爱笑。在绘画形式与技法上也突然发生了神奇巨大的变化﹐古老正统的绘画技法与光感的明亮跃然油画布上。绘画技艺也突飞猛进﹐越来越看到他在画布上出现的超凡脱俗的高境界传神。李园也不再听命运交响曲了﹐平静祥和的轻音乐潺潺的回旋在他的画室。

李园正在用画笔告诉人们﹕黑暗遮不住光明。

附人物肖像介绍﹕我在李园的画室里仰角给他拍了两照片。鉴于文章的中心思想是画家从黑暗走向光明的过程﹐于是运用具有美国特点的现代构图法(不推荐)﹐让人物走出画面﹐面向来自画外的强自然光﹐与身后画家的画“蒙难在中原”形成黑暗与光明的对比﹔以表现人物向往光明﹐走向光明的寓意。又把色调稍微调到接近传统油画色彩﹐追求一种画面与文章的内容和谐的感觉﹐一个主题画面具有多重寓意。

伊罗逊写于2005年3月15日
(版权归作者和大纪元所有,侵权必究)(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