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漫游

【艺海漫游】躲在土丘里的艺术馆

--台中县立港区艺术中心
采访报导:子嫣、周美慧
font print 人气: 113
【字号】    
   标签: tags: , , ,

“中国早期都是比较扁平型的建筑,除了塔之外,扁平型的建筑物跟大地是融合的。也就是我们中国人常常讲的,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的风水学也追求“美”,而其所谓的美在于自然–不需雕饰,只需选择。“以人工改造形势,筑成抱水藏风美地,外观则善矣,无如掘凿太过,伤龙伤地,风水改观,吉地变成凶地。”

追求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建筑师沈芷荪教授也认为:建筑要和自然环境取得最好的平衡点,尊重环境,亲近于人类,用自然的手法达到。因此,台湾中部靠海的清水镇上出现了一座大型的自然庭园艺术馆–台中县立港区艺术中心。

覆土用丘 筑成抱水藏风美地

港区艺术中心由建筑师沈芷荪教授耗费六年时间规划设计完成,其覆土用丘的建筑特色,让三万多平方公尺的艺术中心“以人工改造形势,筑成抱水藏风美地”。“这个建筑物好像从坡里面长出来的,它并不是从外界去植入的。”沈芷荪教授说。

港区艺术中心中国式的园林

来到这座大型艺术品之中,唐代风味的庭园式建筑,外部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十分的古朴典雅,置身其中却感觉宽 ~?唌A如在大自然当中。台中县文化局陈志声局长表示:开馆五年来,艺术中心已经成为台湾中部的一个景点,而吸引络绎不绝的游客之处,在于建筑与地方文化的融合。

港区艺术中心园区内的台中县文化局

台中清水镇东北季风强劲,设计师覆土用丘挡住强风,改善这个地方的“微气候”,让外部空间也可以举办艺术性的活动。“覆土用丘,我除了为了挡风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我希望艺术空间它是一个亲切的、合于人尺度的环境,它对你没有任何的威胁感,所以以这个方式,量体可以减少,又可以挡住风。”沈教授说明他的设计理念。

港区艺术中心以“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理念,希望县民从生活中亲近艺术,然后学习艺术,因此以人本观念规划了这一个具有地方特色,又保有宏观气度的艺术园地。

进入馆内参观,必须从一处民宅似的大门进入,沈教授寓意深远的表示:“我是用一个小的民宅,从这里进去。我必须让他有一种‘寻’的感觉,所以经过一个隧道,你会觉得你在寻找一个东西,它好像是如此的神秘。”

相片的前面的小房子就是港区艺术中心展览厅的入口。后面山坡下面整个都是展览厅;所以从外观上看不出来展览厅的大小

神秘的艺术宝藏原来沉潜于外表朴拙的土丘之内,有如中国文人朴实的外在、丰厚的修养内涵。

建筑师 天人合一的人文修养

有三十几年教书经验的沈芷荪,自称是一位学者型的建筑师,他强调建筑是当代历史的一面镜子,建筑师应具备美学和人文修养,才能创造出富有创意且耐人寻味的作品。

“人生的逻辑里面你可能是演员,可能也是观众。你娱乐于对方,对方也娱乐于你,艺术基本的真理,就是艺术能够让整个社会之间融合的那个程度。”沈芷荪对人生与艺术的体认。

沈芷荪认为塑造艺术气氛的环境,不能只局限在展示空间中而已,应该遍布整个园区,所以他创造了许多学习、观赏、展演等互动性的空间。而这个互动式的空间概念却袭自传统建筑的设计哲理。

“它是一景、再一景、一山、再一山,它甚至让你觉得山穷水尽疑无路,转一个角度,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其实中国建筑尤其强调亭、台、阁,它常常是利用借景的方法去发现另外一个东西,不是一眼看过去一目了然的,是经过一个借题去了解(景物),在中国纯建筑来讲,那些文人、诗人,老早就用过了。”

借用文人、诗人的角度来看传统建筑,“雅书廊”的设计,特别沉静。“雅书廊”是港区艺术中心作为教室使用的建筑,仿造唐宋书院的比例,创造出宁静、平和的学习环境。离开教室,走出“雅书廊”,随着丘上石路蜿蜒来到户外的亭、台、楼、阁,既能休息,也能入画、写生,甚至可以欣赏到一场小型的户外表演。

艺术中心洪明正主任

艺术中心洪明正主任表示:“这里面透过建筑师的巧思,利用地形的高低落差营造出不同的表演空间,大概有十三个可以同时进行不同的表演活动。像学校有一些表演团体,或者是假日广场。因此艺术中心跟社区可以有一些互动。”

户外空间既是休闲景点,也是表演活动的场地,沈芷荪多元的设计活化了空间:“比如说有些乐队,椅子可以放这边,它是一个活动的。”而我们所看到的廊道可以当做展示或表演的场所,楼梯既是座椅,又是表演台;而区隔空间的矮墙同时也可以当做民 ‘休息的坐椅。

港区艺术中心展示场

“还有,我们有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展演厅,这个展演厅的音质,目前经过专家的测定,公认是目前台湾最好音质的音乐厅。”台中县文化局陈志声局长一再肯定沈教授的设计规划。

有546个观众席位的演艺厅,为什么表演时不需要麦克风,而全场都可以听见呢?经过沈教授细细的解释,我们才有初步的认识。

原来沈教授先筑起两道15公分以上的厚墙,阻断外部噪音;演艺厅内部则依声音折射的抛物线原理设计,让远近的声音都能反射到每一角落。“可是呢,还有第二个check(检查)的重点,声音跑的法线跟直线。就是声音来的时候,可以直接让你耳朵听到,也可以打到上面再下来让你听到,这两者之间的差,不能超过十四米,如果超过十四米,你听到的声音会有杂音。”沈教授细细解释。

著书立万 百年树人 师徒经验承传

港区艺术中心兴建完成的同时,沈芷荪将其设计过程与成果集结成册,沉甸厚重的四本书中详载了艺术中心的设计过程、营运计划、维护、管理等,沈芷荪写着:“以经验承传后进,让他们不必像自己一样辛苦的摸索,及花费漫长的时间来成长;也让他们可以将实务与理论的知识结合,而能尽快的得到概略的实务经验,这是写书的第一个目的。”

沈芷荪教授

大约在二十年前,沈芷荪与工作伙伴就已经获得台湾建筑界极高荣誉的建筑师杂志金牌奖。后来又陆续得到鲁班奖和金鼎奖的肯定。获奖无数的沈芷荪除了对建筑设计抱以热忱,他真正希望完成的使命还在于留下文化遗痕。他恳切的表示:“当你每设计一幢房子的时候,你都有你历史的使命,因为在一百年、两百年后,等人家看到这个房子的时候,他可以从这个房子中去看到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这也就是我们建筑的责任。”

建筑设计由于贴着生活的肌理运行,除了满足视觉对美的需求之外,建物与使用者之间的融合,更是设计师们人文修持的展现所在,也就是在美学的基石上构筑生活与文化,而沈芷荪认为一个完美的建筑设计工作者还要懂得上帝的语言:“上帝创造人,没有一件东西是不合逻辑的,所以我们希望创造物品,它也需要有逻辑的思考,任何一个东西有完整的逻辑思考,这个东西才可以长久下去,他才可以做一个很完美的设计工作者。”

沈芷荪事务所的建筑师都是沈芷荪的学生,这种中国传统的师徒制,更容易凝聚共识与培养默契,所以沈芷荪说自己的事务所比较像研究室,而不像商业团体。

沈芷荪说:“我们不必要忠于业主,但是要忠于建筑,要对得起自己的建筑良心,对得起时代带给我们的东西。”

来自谦卑的经典之作

沈芷荪的建筑良心不在于“人定胜天”,而是“天人合一”,也就是天、地、人之间的和谐。他的建筑量体没有高大建物对人的压迫感,选用的建材也多来自自然环境、避免使用高科技所产生的东西,他希望将来这些建筑材料能够回归自然,跟自然融合在一起。台中县文化局陈志声局长说:“艺术空间当中,它算是一个经典。”

我们相信,台中县立港区艺术中心这个建筑经典之作,是来自设计师沈芷荪那颗敬天法祖的谦卑之心。@*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知名艺术史家、书画鉴定家傅申教授于16日辞世,为缅怀他在学术上的成就,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将于4月26日至5月25日推出“傅申教授古书画题跋纪念展”的绘画篇,之后于5月31日至7月2日展出书法篇,欢迎民众前往参观。
  • “寻找国宝新感动!”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北部院区推出“沉浸故宫数位展——捕捉灵光:寻找新感动”新媒体艺术展,结合投影、互动科技与沉浸式剧场等创新体验,全新演绎故宫《谿山行旅图》等经典文物。故宫欢迎民众阖家莅临参观,感受艺术的灵光。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表示,四月春暖花开,正是春游好时节,故宫北部院区推出第二季“国宝聚焦”等珍品,邀请民众品味书画雅趣,共享春日美好时光。
  • “情”字是描述心的距离,举凡君臣、师生、亲子、手足、夫妻、知己及陌路、神凡,都有情的展现空间。故宫南院“翰墨空间–故宫书画赏析”12月30日起以“情为何物”为题展出26(组)件书画,呈现人世间不同情感的面貌。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北院正在展出“爱砚成痴”特展,一百多件砚石各具风格,件件值值细细品味。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北院即起推出年度大展《无界之涯──从海出发探索十六世纪东西文化交流》,集结北院及法国、荷兰、日本等12家国内外馆所的珍贵典藏,呈现16世纪亚洲、欧洲、美洲经由航行所展开的交流故事。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北部院区即起推出“祀与戎:古代兵器攻略”特展,让民众在近距离欣赏青铜兵器精湛工艺的同时,走入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认识古代“冷兵器”与“热血战争”交织出的权力故事,感受故宫版的“冰与火之歌”。
  • 无论古今,艺术家创作常以自然为师,像不像“几”分样,活灵活现的动物更是艺术家们汲取灵感的泉源,国立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人气国宝展11月起由郎世宁〈百骏图〉领军,搭配清代〈肉形石〉及明代〈贴金鸭薰〉等6组件器物精品,邀观众品味艺术家们出神入化的“写真”技巧。
  • 现在,公众可以参观米开朗基罗的密室。1530年,米开朗琪罗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所以像逃犯一样躲藏在那里,以逃避教宗的愤怒。
  • 近年来,韩国流行文化透过影视多媒体的传播,在世界各地掀起波澜,连带也带动探索韩国文化与艺术的风潮。故宫南院10月6日起推出“朝鲜王朝与清宫艺术的交会”特展,以朝鲜与明、清两个帝国使节往来的纪录,开启叙事脉络,通过书画、文献与器物等不同质材展件,呈现18世纪朝鲜王朝(1392—1879)的黄金时期,及其先后与明、清帝国交会的经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