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台湾古厝 台窝湾民居

您可以亲身体验的书香世家
孙帼英
font print 人气: 138
【字号】    
   标签: tags:

台南府城不仅小吃闻名、古迹多、文化艺术气息浓厚,令游客流连忘返,在安平圣母庙正对面还有座正统的台湾古厝“台窝湾”民居,让游客得以亲身体验富有深厚内涵的先人居住文化。

“台窝湾”民居是欧姓家族利用市府“安平港国家历史风貌园区”开发计划的“旧聚落传统民居整修”方案,凝聚共识所重整的“欧家古厝”。“台窝湾”民居保留了正统的台湾古厝精华,因此,采提供多元文化、历史、艺术及家居体验方式对外营运,并带领民众深入安平、了解安平。

欧家古厝 正统中华文化

“欧家古厝”为穿斗式三合院建筑,是来自金门的欧山发、欧山德、欧海发三兄弟所建造。“台窝湾”负责人欧财荣是第二代,对地方文史颇有研究的他说,60年前,沿海“湾里”有个叫杜林投的人,把120年前盖的老宅所拆下的福杉梁木扎成木筏,划到安平来卖,这就是安平“欧家古厝”建材的来源。在“台窝湾”小客厅用透明压克力板保护的古色古香的将军柱和中脊梁,就是的120年前的古物。

“台窝湾”保留60年前老厝的建筑格局和很多古物。庭前的“日月麒麟”照墙;厅内双剑制煞的安平图腾;正厅两侧的诗书画作品和门联;顶下桌供奉的神明、灯烛;前后庭园布景;地砖、窗子造型等等,在翁财荣的导览解说下,让人深刻体会到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在居家方面的博大内涵。

从“台窝湾”正厅两侧的诗书画作品和楹联,可以见识到所谓的“书香世家”。尤其可贵的是,这些作品均出自台南诗书画名家潘春源之手。正厅左壁四幅并连诗句,分别以行草、隶、魏碑、楷书,书写洪自诚的菜根谭诗句;右壁是淡泊明志的四季文人画,还有多幅山水花鸟和楹联。“台窝湾”执行长欧惠芳表示,这些都是拆下来由南艺大的德籍老师魏理修复后再一片片挂上去的。


台窝湾民居正厅左壁的字画。(摄影:孙帼英╱大纪元)

台窝湾民居正厅上方的梁柱。(摄影:孙帼英╱大纪元)

满厅诗书画 寓教于艺

四季文人画分别是:春季,苏东坡柳堤听莺;夏季,云林子洗桐;秋季,陶渊明采菊东篱;冬季,林和靖孤山访梅。画的都是历史上高风亮节、耳熟能详的文人雅士,不管是菜根谭诗句还是画作,显然寓教于艺,让居住者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自然受到熏陶教化。


台窝湾民居正厅右壁的四季画与山水画。(摄影:孙帼英╱大纪元)

潘春源字联科,人称“科师”。欧惠芳表示,听祖母说,当年科师在壁上写字作画,粗拟个草稿,动起笔来,如行云流水,很快就画好、写好。凡是有门的地方必有横批、楹联或题字。潘春源信手拈来,平仄对仗工整,无不表达赞颂、祝福、吉祥之意。

以前的人很喜欢用名字做对联,正厅两扇大门就是以欧家长兄的名字“山发”下的四字联“山川一气”、“发展千秋”。左侧厢房门上的横楣写的是“听埙篪协奏”;右侧是“看桂兰齐香”,显示出兄弟姊妹深受礼教,一家和乐的景象。

欧财荣特地介绍,正厅供奉的是赐福的天官,彩绘在玻璃上,虽然有点剥落,色泽依然鲜艳。而供桌—顶下桌,仔细看看,是极为的特殊雕刻方式“茄苳入石柳”,茄苳色深,石柳色浅,把石柳雕刻的图样嵌入茄苳木,手艺精致繁复,令人赞叹!


台窝湾民居正厅。(摄影:孙帼英╱大纪元)

古厝庭园 有家的感觉

不只是在文艺创作上有祝福和教化作用,在建筑上到处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添寿、添丁、添禄。正厅内的地砖是六角形,象征龟龄长寿;正厅前的丁字砖,象征多男丁;前院的四方砖,组成一个个田字,象征多田多福禄。窗子的造形则有象征八卦趋吉避凶的八角形。有趣的是连门的形状都暗示“外圆内方”、“有规有矩”的做人之道。


对外是圆拱门,对内是矩形门,有外圆内方、有规有矩的意涵。(摄影:孙帼英╱大纪元)

泉池锦鲤、春兰秋桂,是中国庭园造景常见的景象,占地仅80坪的台窝湾民居亦把前庭后院布置得怡神悦性、优雅有致。

台窝湾民居,三合院的建筑,正厅及两旁四间厢房看起来像个身体,两侧延伸出来的房屋叫做“伸手”,整个建筑仿佛一个强壮人,伸出两只手臂,把一家大小圈在怀里呵护着。台湾古厝,有厅有院,冬暖夏凉,“家”的感觉真好!


用心布置的后院走道。(摄影:孙帼英╱大纪元)

敦亲睦邻 共同美好回忆

属第三代的欧惠芳谈起小时候居住在这里的情景,在她的记忆中,三代同堂,孩子多,大家庭很热闹。古厝的前庭大门整天开放,左邻右舍经常到这里聊天、进出,这里也是邻家孩子们聚集玩耍的地方。大家庭用餐就在前庭,他们家今天吃什么饭,有什么菜,哪个孩子不乖被打了,邻居都知道。
欧惠芳表示,欧家人超爱唱歌,小时候,他们家过年时会自办歌唱比赛,还做海报,招引邻居共赏,比赛结果统统有奖,好不开心!


欧财荣和欧惠芳叔侄。(摄影:孙帼英╱大纪元)

欧惠芳说,祖母家教很严,不怒而威,但她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古厝是个开放空间,彼此很容易互相影响,互相约束,所以大家都能自动遵守规矩,兄友弟恭,敦亲睦邻。

87岁高龄的祖母,十几年前离开古厝,和儿孙同住现代公寓,欧惠芳说,祖母曾经感慨,住公寓就好像关在笼子里一样。而曾经在这所古厝生长的欧家子孙,如今回到风华再现的“台窝湾”民居,一桌一椅、一石一木,无处不勾起浓郁的往日情怀,过去的生活点滴,成了欧氏家族共同的美好记忆。

“台窝湾”民居,基于安全与卫生考量,卧室、厨房卫浴都现代化。欧惠芳欢迎大家来“台窝湾”民居过夜,亲身体验一下老安平新民宿,正统台湾古厝的书香风情。@*


浪漫风情的现代化洗手台。(摄影:孙帼英╱大纪元)

温馨舒适的现代卧房。(摄影:孙帼英╱大纪元)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黄历元月十五夜称“元宵”是从什么朝代开始的呢?中原大陆幅员广,南北两地的风俗也常有差异,以“元宵”称圆子(汤圆)是起于何时呢?元宵吃圆子从何时成为流行的食尚呢?有些人说圆子在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汤圆”;还有人说有馅的圆子称“元宵”,无馅的圆子称“汤圆”,真是如此吗?
  • 黄历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今年是龙年,岁次甲辰,在今年出生的都是龙子、龙女,生肖属龙。然而,黄历新年和十二生肖并非华人专属,不同国家对于生肖的解读也不尽相同。在中亚国家哈萨克,今年的生肖是蜗牛而不是龙,属龙的人到这个国家就变成属蜗牛了。
  • 秋风起兮,七夕节又将来到。牛郎(牵牛)、织女与中华儿女相伴几千年,有情有义的婚姻,相许相牵的爱情,千百年来代代相传。七夕的一年一会,让人感叹之外,也让我们反思什么吗?
  • 黄历的五月五日端午节,又叫端五、重五、重午、端阳。“端午”处于纯阳之端。民间有俗谚“吃了端午粽,再把寒衣送”,古人也把端午作为夏令时节防瘟辟毒的启动日。端午节的节俗很多,来源久远,背后蕴藏丰富的文化典故。一起来文化寻根:回顾端午节的九大节俗与故事。
  • 端午“五红”、“十二红”的养生饮食,都是观察时令,巧用时鲜,以促进身心健康的传统中医的养生方法,同时五行养生的原理也在其中体现。不管时代怎么推进,注重天人合一,顺应节令过生活,上天自然赐给人最鲜美的生活滋味。
  • 在南亚地区,收受嫁妆是一项古老的习俗,即结婚时新娘的父母要向新郎家赠送金银首饰或其它值钱的东西。尽管印度自1961年起立法禁止了这种做法,但该传统在民间仍然盛行。最新一项研究发现,随着近几十年印度男性的受教育程度和就业机会的不断提升,印度陪嫁之风却愈演愈烈。
  • 元宵之夜,长安城内灯火通明。一群小伙儿身着橙衣手执黄色灯笼出场。伴随着欢快的锣鼓和管弦,他们在月光下跳跃腾挪,灯笼上下翻飞,
  • 一方土地养一方人, 如果你想回顾真正的民族风情,那么欣赏一只传统民族舞,听一首美妙的神韵交响乐就可以了。小提琴搭配二胡,阵阵锣鼓、声声唢呐、鲜艳的手帕,那东西方乐器的完美和声,呈现热闹欢腾、 幽默欢快的民族风情, 一定会赶走你的乡愁,让你陶醉在雅俗共赏的艺术享受之中。
  • 在那长城以北的塞外之地,深蓝的天空下,广阔的草原上,近处风吹草动,远处雄鹰飞翔。蒙古草原上,一位身着皮草的年轻女子款款走出帐篷,她头顶一碗热腾腾的奶茶,递给远道而来的宾客,这是神韵作品中发布的一首经典交响乐《顶碗舞》描述的优美画面,相信如果你去大草原,途径蒙古包前,也一定会停下脚步。
  • 奈及利亚
    乌邦(Ubang)是奈及利亚南部一个很奇特的农村,这里的男性和女性使用不同的语言,形成相当罕见的“两性语言”。尽管男女使用的语言有别,但他们都能理解对方在说什么,没有沟通上的障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