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爱叛逆?大脑发育有变化
孩子从儿童蜕变成青少年,他的身心都起了很大变化。外表看来已像大人样,内心也觉得自己是大人,但由于大脑发育的关系,青少年仍无法理智处理与面对发生的难题。
许多父母总是把“唠叨”当成爱与关心的表现。从前述的例子来看,妈妈是为了孩子好,才说这些话;因为妈妈认为这就是自己对子女的爱与关心。
孩子进入青春期对于很多父母来说,是件令人头痛甚而可怕的事情。有的母亲甚至希望能够一觉醒来,孩子就已经上了大学,逃避孩子叛逆的青春期。
什么是忧郁症?人活在这个大环境中,会受到天气等内在外在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情绪忧郁,但情绪忧郁不是忧郁症,就是说,每个人都可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但是,不可能心情不好就是都得忧郁症了。那么,怎样判断孩子是否得忧郁症了呢?如果孩子在连续两周以上出现以下七条中至少四条以上的状态的话,那就要注意他是不是有忧郁症的征兆了。
研究:对孩子吼叫的伤害与体罚一样
一份研究称,家长对青少年吼叫可能增加他们抑郁症和欺侮别人的风险,其所造成的伤害可能与体罚一样。
执著的爱
孩子叛逆的青春期,亲子之间太多冲突,因为一次事件而让我找到了解决之道......
担任国中老师,难免遇到学生愤怒辱骂、与老师冲动对峙的场面。那时,我总会想起在教学头几年,与一位同学“周旋”将近几个月的过程。而最后他递给我那一杯饮料时,低垂不敢直视的眼神,犹然历历在目。
(大纪元记者冯霁月编译报导)您是否多次经历过这样的事——您的“问题”儿童不断地捣蛋,扰得大家不得安宁?他要么给妹妹起绰号,要么砸坏了你最喜欢的家庭照片的框架,亦或对你尖叫。有时您觉得无能为力了,甚至想:“真无药可救了怎么办?难道他就是一个‘坏蛋’——搅乱家庭平静的‘罪恶’之源吗?
为什么别人可以 我不行?
孩子的这一说法让父母头疼不已?如何导正他们这种不正确的思想?
(大纪元记者林节编译报导)英国格拉斯哥大学(Glasgow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发现,幼儿观看过多电视容易出现偷窃或打架等反社会行为。研究显示,每日看电视超过3小时的5岁幼童中,约有15%的幼童更可能在7岁前出现反社会行为。
婚姻可分可合,但离婚则是永远的痛。虽然你可能会找到另外一个人,但你的孩子将永远被捆绑到你和你的前任这种戏剧性的关系上。
(大纪元记者张莉莉新西兰奥克兰编译报导)新西兰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在孩提时期沉迷于电视的人,长大后容易犯罪或者形成爱攻击他人的品性。
(大纪元记者冯霁月编译报导)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件家长们早就知道了的事:当别人吸引了妈妈的注意力时,婴儿们会故意的瞎忙活——不停地蹬腿和咿呀学语,直至妈妈的目光重新注意自己。
儿童伊比力斯症(俗称癫痫症)是儿童神经科门诊最常见的一种儿童慢性病,60%发病是始于儿童时期。根据临床统计显示,每1,000个人当中,约5~10人患有伊比力斯症,由于社会对该疾病患者的认知与照顾资源不足,多数人都认为癫痫发作时,应该要让病患咬着东西,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方式。
青少年数码迷太深 家长需慎重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多明尼戈斯山(Dominguez Hills)分校心理学教授拉里•罗森(Larry Rosen)从1984年开始研究科技产品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研究了37年。对于当下孩子游戏打上瘾,宅在家中沉迷社交网络等等,一系列令家长忧心问题,罗森教授如是说……。
父母是在孩子旁边照顾他的主要的人,他怎么样面对孩子的哭,这个态度本身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
记得有位家长提出让小孩子和自己分开睡的问题。其实很简单,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生活中的专家,生活当中很多的现象值得我们去静下心来慢慢地观察,细细地品味,你就会有独道的智慧和见解。
(大纪元记者凌心竹编译报导)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感情在任何年龄段都可能是个难题。尤其是年幼的孩子容易情绪失控。在新的社会环境如学校幼儿园里,学会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感情尤其重要。不同情绪使用不同的面部表情可以帮助孩子控制情绪。您可以做以下尝试。
“美国儿科学会”最新研究显示,父母亲或照顾者对儿童的言词贬抑、威胁及侮辱,或者情绪上的虐待儿童,往往在父母亲或孩子未获得公权力介入前,已不经意的造成孩子们的心灵伤害,而父母并未察觉。
韩女士:我有一个三岁半的儿子,从小到大都是我陪他一起睡,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每天晚上都会醒很多少次,让我和他都没法睡好,所以我现在让他单独睡,可是还是一样,他晚上一醒就会叫我,他一叫我就得到他床边去,还要答应他妈妈在,不会走,他才肯再睡,搞得我们都睡不好觉,该怎么办呢?
悉尼21日举行了“年轻的心灵”(Young Minds)研讨会,与会专家们认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获得了心理健康方面的帮助。
“少年维特”很烦恼 美16%少年曾想自杀
美国疾病控制防制中心(CDC)日前公布了一项年度调查报告指出,美国部分地区有高达16%高中青少年承认,在过去的一年内曾有过自杀的念头。
陈彦玲教授在完成台湾大医学硕士学位之后到美国攻读儿童发展、资优教育和整体心理学博士,擅长人际沟通、正向思维训练与心理疗愈,其服务范围跨中、日、台、美、澳、香港、东南亚和欧洲。其演讲录影获得台湾政府国家典藏,现任美国心身医科大学教授。陈教授近二十年的教育经验,帮助了无数的人解决了烦恼,使他们找到了人生的光明。她在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生活百分百》节目中为众多家长解答教育问题的节目深受广大听众的欢迎和喜爱,希望能够为您教育子女提供一盏指路的明灯。
(大纪元记者冯阅编译报导)当单身父母离婚后开始新的约会时常会面临以下问题:什么时候把我的新伴侣介绍给我的孩子合适呢?我该怎么做呢?处理这样的情形也许会困难。但总有办法让这个过渡对你和你的孩子压力小一些。
儿童长时间打手机 或易患多动症
手提电话已经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通信必备品,但长时间使用手机,会给身体带来伤害的相关研究也没曾听过。但随着手机使用者年龄趋向年幼化,最新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儿童长时间使用手机,容易患上“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亦称儿童多动症)。
(大纪元记者冯阅编译报导)“如果别人都去跳桥,你也跟着跳吗?”几乎每个问这个问题的父母都会被反驳说:“每个人都这样,为什么我不能呢?”我们的妈妈正如大多数家长一样,希望我们成长为不受社会压力、周围环境影响的有主见的人。
孩子成长到几岁才可以放心让他们独自在家?其实,没有特别年龄标准,主要取决于孩子的独立性、适应能力以及他们的心理成熟度。也许一个13岁的孩子还不喜欢独处,一个15岁的孩子也可能会招朋引伴邀请朋友到家里来玩耍。
最新研究发现,每12个澳洲青少年中就有一个或会自残,女孩又甚于男孩。
情感教育(Emotional Educaiton)是教育的世界趋势,被看成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在教育过程中关注被教育者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教育个体的健康发展。但由于情感教育不像知识教育那样具有可视性和测量性,往往易被家长们所忽视和不够重视。
常觉得家中的青少年对父母的态度冷淡或不耐?亲子关系如能处理得宜,父母也可成为孩子无话不谈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