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什么時候開始變得不耐煩了?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從什么時候開始人与人之間的關系變得如此緊張、焦慮不安及不耐煩? 說話像連珠炮似的說得很快;不等別人把話說完就打斷;排隊時心浮气躁想插隊;工作同仁之間彼此勾心斗角;走路走得很快,老嫌前面的人擋路;巷子內車子對行人猛按喇叭,認為行人一定會讓路而開得很快。就這樣人們開始為了自己的一時方便,忘記了尊重別人的權益。

記得,過去生長在鄉下的農村里,每個人优閑著過著日子,生活的步調總是緩慢得不令人緊張。雖是大嗓門說話但不疾不徐;排隊時互相禮讓,還彼此聊天打發時間;馬路雖沒有現在的寬廣,但是也沒有很多的車子在跑,大部分是腳踏車或是行人在走。那种与世無爭的生活觀對照現今的功利主義,實在有如天壤之別呀!

「過去」与「現在」生活觀的相互矛盾,在我內心深處激起如惊濤駭浪的撞擊,如此持續了好一陣子。直至有一天,匆忙地快步赶著搭捷運上班時。

站里人潮熙來攘往,電扶梯仍舊机械式地快速移動,而捷運電聯車的車門像鍘刀似地開啟又關閉。突然有一個莫名的念頭閃過腦際,緊接著一連串的問號一一浮現在腦海。為什么這么急著赶上班?時間還有很多呀!為什么走路走得這么心急?可以慢慢地走呀!為什么上車時不按照排隊順序而擠成一團?為什么每個人臉上的表情緊張又嚴肅?

就在此時雙腳接受了大腦下達的指令--放慢腳步、放松心情,接著急促的呼吸變緩和了,躁進的情緒也紓解寬松不少。靜靜環視身旁周遭人群,依然還是匆忙与「衝盲」。(中時電子報)


    相關文章
    

  • 布什与戈爾 大選結果投幣決定? (12/6/2000)

        相關文章
        

  • 楊支柱: 最可怕的并不是貧窮 (3/17/2001)    
  • 唐元雋: 中國社會道德問題面面觀(4之2) (2/23/2001)    
  • 梁新:推荐李洪志先生有關「不能自殺」的文章 (2/16/2001)    
  • 都市中的人心沙漠 危險! (2/2/2001)    
  • 法輪功精神与21世紀中國前途 (1/23/2001)    
  • 微軟預測新世紀网絡革命 (1/6/2001)    
  • 文化中國与儒家傳統 (1/3/2001)    
  • 李登輝証道:遵守人与神的契約才能保証社會穩定 (12/24/2000)    
  • 人口普查兩套數据 布殊可以擇优而從 (12/20/2000)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杜維明教授看來,儒家傳統是中國多元的文化資源中的一种,五四運動以來受到西方的功利主義和科學主義的損害。儒家的“禮”講的是人与人之間文明相處的道理,卻被誤解成“吃人的禮教”的禮。儒家傳統可以培養具有深刻的人文關怀、廣闊的社會視野的智識分子。在政治界,這樣的人就是孟子說的“居天下之正位,居天下之廣居,行天下之大道”的大丈夫。在儒家傳統里,講究“崇道不崇君”。正如董仲舒講“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智識分子應該根据自己的實際環境能力發揮自己的力量并完成自己的人格价值。
    • 20世紀中葉興起的信息革命為网絡革命的開始掃清了障礙。這將是一場改變人類生存方式的暴風驟雨。人類第一次面對著這樣的可能性,即時間与空間不再是交流与溝通的障礙. Internet的蔓延使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于這樣一個現實,那就是人与人之間、物与物之間的無限聯通。
    • 真善忍的原則可以為最大限度地克服人与人之間的欺騙行為和衝突問題提供出路。社會 交易中信息不對稱問題与搭便車問題將不再是問題;社會暴力將被和平所代替。這對市 場秩序与社會秩序有著重要的歸正作用。法輪功學員之間高度的信任、協作与凝聚力正 是這种精神的現實体現。
    • 被采訪的學者不約而同地認為,人与人之間的极度冷漠,是將要落在每個人身上的災難爆發前的信號。
    • 他痛苦在消業呢,他來世轉生,一身輕,沒有業力,他會有很大幸福等著他。他痛苦中正在消業的時候,他當然不好過了,你讓他不消業殺死他,那不是殺人嗎?他帶著業力走了,來世他都要還業的。那你說哪個是對的?自殺了還有一個罪。因為人的生命是有安排的,你破坏神的整体全局的順序,通過你做的對社會盡的義務,人与人之間有這樣的關系連帶著。死了,那么整個這個順序是不是打亂神的安排?你給他打亂了他不放過你呀,所以自殺是有罪的。
    • 象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一樣,一般民眾所秉持的道德理念由官方提倡、建立的道德和傳統道德二部份組成。在中國,前者是官方提倡的“共產主義道德倫理”;后者是人民世代相傳所保持的道德傳統。道德由調整社會關系不同,可分為公德和私德。公德調整人与社會的關系;而私德則調整人与人的關系。亞當斯說,“在一個國家里如果沒有私德,公德就不可能存在,而公德是共和政体的唯一基礎”。
    • 然而任何一個有良心的人都不能不問自己:擺脫貧窮就是一切嗎?人除了財富之外難道不需要點別的什么嗎?任何一個有理性的人也不能不問自己:每一個人,每一個企業的人,每一個地方的人,每一個部門的人,都如此急功近利,如此不擇手段地為擺脫貧窮而爭斗,以至于人与人之間、企業与企業之間、地方与地方之間、部門与部門之間不再有任何真正的信任和合作可言,干什么事情都不得不提心吊膽,果真能有助于我們擺脫貧窮嗎?財富難道不是生產出來的而是瓜分出來的嗎?沒有公平能有真正的效率嗎?沒有道德的約束僅憑法律能建立和維持一种真正的秩序嗎?
    • 《Summer Snow》與《我想念我媽媽》,很難相信這兩者是同一部影片的名字。英譯中,一個字都沒對應上,也是讓人服氣。「我想念我媽媽」,直白,挖地三尺的接地氣,這類電影我大概率不看;「Summer Snow」,夏日之雪,如此的文藝脫俗,更不是我的菜。然而,完全不搭的兩者擺在一起,再加上鮮綠背景上鵝黃衣衫的小姑娘陽光燦爛的笑容,莫名其妙地,鼠標就點了上去。
    • 能夠聽到葉落,那或許整個驛站沒有多少客人吧,甚至是只有自己。夜半時接待人員應該也歇息了吧。 整個詩篇,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孤獨、失落。
    • 清明之際,舍妹夫婦遠攜父母靈骨而歸葬於故鄉,余在海外,阻於國難不能奔赴,乃弔之以文,曰: 嗚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駕鶴,亦近三月。憶思雙親,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濟親族。力有大小,唯盡本分。載入家譜,亦有光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