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变得不耐烦了?

font print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如此紧张、焦虑不安及不耐烦? 说话像连珠炮似的说得很快;不等别人把话说完就打断;排队时心浮气躁想插队;工作同仁之间彼此勾心斗角;走路走得很快,老嫌前面的人挡路;巷子内车子对行人猛按喇叭,认为行人一定会让路而开得很快。就这样人们开始为了自己的一时方便,忘记了尊重别人的权益。

记得,过去生长在乡下的农村里,每个人优闲着过着日子,生活的步调总是缓慢得不令人紧张。虽是大嗓门说话但不疾不徐;排队时互相礼让,还彼此聊天打发时间;马路虽没有现在的宽广,但是也没有很多的车子在跑,大部分是脚踏车或是行人在走。那种与世无争的生活观对照现今的功利主义,实在有如天壤之别呀!

“过去”与“现在”生活观的相互矛盾,在我内心深处激起如惊涛骇浪的撞击,如此持续了好一阵子。直至有一天,匆忙地快步赶着搭捷运上班时。

站里人潮熙来攘往,电扶梯仍旧机械式地快速移动,而捷运电联车的车门像铡刀似地开启又关闭。突然有一个莫名的念头闪过脑际,紧接着一连串的问号一一浮现在脑海。为什么这么急着赶上班?时间还有很多呀!为什么走路走得这么心急?可以慢慢地走呀!为什么上车时不按照排队顺序而挤成一团?为什么每个人脸上的表情紧张又严肃?

就在此时双脚接受了大脑下达的指令--放慢脚步、放松心情,接着急促的呼吸变缓和了,躁进的情绪也纾解宽松不少。静静环视身旁周遭人群,依然还是匆忙与“冲盲”。(中时电子报)


    相关文章
    

  • 布什与戈尔 大选结果投币决定? (12/6/2000)

        相关文章
        

  • 杨支柱: 最可怕的并不是贫穷 (3/17/2001)    
  • 唐元隽: 中国社会道德问题面面观(4之2) (2/23/2001)    
  • 梁新:推荐李洪志先生有关“不能自杀”的文章 (2/16/2001)    
  • 都市中的人心沙漠 危险! (2/2/2001)    
  • 法轮功精神与21世纪中国前途 (1/23/2001)    
  • 微软预测新世纪网络革命 (1/6/2001)    
  • 文化中国与儒家传统 (1/3/2001)    
  • 李登辉证道:遵守人与神的契约才能保证社会稳定 (12/24/2000)    
  • 人口普查两套数据 布殊可以择优而从 (12/20/2000)
  •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杜维明教授看来,儒家传统是中国多元的文化资源中的一种,五四运动以来受到西方的功利主义和科学主义的损害。儒家的“礼”讲的是人与人之间文明相处的道理,却被误解成“吃人的礼教”的礼。儒家传统可以培养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广阔的社会视野的智识分子。在政治界,这样的人就是孟子说的“居天下之正位,居天下之广居,行天下之大道”的大丈夫。在儒家传统里,讲究“崇道不崇君”。正如董仲舒讲“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智识分子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环境能力发挥自己的力量并完成自己的人格价值。
    • 20世纪中叶兴起的信息革命为网络革命的开始扫清了障碍。这将是一场改变人类生存方式的暴风骤雨。人类第一次面对着这样的可能性,即时间与空间不再是交流与沟通的障碍. Internet的蔓延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于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的无限联通。
    • 真善忍的原则可以为最大限度地克服人与人之间的欺骗行为和冲突问题提供出路。社会 交易中信息不对称问题与搭便车问题将不再是问题;社会暴力将被和平所代替。这对市 场秩序与社会秩序有着重要的归正作用。法轮功学员之间高度的信任、协作与凝聚力正 是这种精神的现实体现。
    • 被采访的学者不约而同地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极度冷漠,是将要落在每个人身上的灾难爆发前的信号。
    • 他痛苦在消业呢,他来世转生,一身轻,没有业力,他会有很大幸福等着他。他痛苦中正在消业的时候,他当然不好过了,你让他不消业杀死他,那不是杀人吗?他带着业力走了,来世他都要还业的。那你说哪个是对的?自杀了还有一个罪。因为人的生命是有安排的,你破坏神的整体全局的顺序,通过你做的对社会尽的义务,人与人之间有这样的关系连带着。死了,那么整个这个顺序是不是打乱神的安排?你给他打乱了他不放过你呀,所以自杀是有罪的。
    • 象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一般民众所秉持的道德理念由官方提倡、建立的道德和传统道德二部分组成。在中国,前者是官方提倡的“共产主义道德伦理”;后者是人民世代相传所保持的道德传统。道德由调整社会关系不同,可分为公德和私德。公德调整人与社会的关系;而私德则调整人与人的关系。亚当斯说,“在一个国家里如果没有私德,公德就不可能存在,而公德是共和政体的唯一基础”。
    • 然而任何一个有良心的人都不能不问自己:摆脱贫穷就是一切吗?人除了财富之外难道不需要点别的什么吗?任何一个有理性的人也不能不问自己: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的人,每一个地方的人,每一个部门的人,都如此急功近利,如此不择手段地为摆脱贫穷而争斗,以至于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地方与地方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不再有任何真正的信任和合作可言,干什么事情都不得不提心吊胆,果真能有助于我们摆脱贫穷吗?财富难道不是生产出来的而是瓜分出来的吗?没有公平能有真正的效率吗?没有道德的约束仅凭法律能建立和维持一种真正的秩序吗?
    • 能够听到叶落,那或许整个驿站没有多少客人吧,甚至是只有自己。夜半时接待人员应该也歇息了吧。 整个诗篇,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孤独、失落。
    • 清明之际,舍妹夫妇远携父母灵骨而归葬于故乡,余在海外,阻于国难不能奔赴,乃吊之以文,曰: 呜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驾鹤,亦近三月。忆思双亲,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济亲族。力有大小,唯尽本分。载入家谱,亦有光矣。
    • 神韵交响乐团演出的西方交响乐曲,经常有有十分贴心的安排,乐曲的选奏也极富巧思,不论观众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响乐,在精彩的乐音引领下,总会体验到层层的惊喜与无尽的感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