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的味道:讀〈送別〉有感

敬紙
font print 人氣: 83
【字號】    
   標籤: tags:

王維是一位佛法修煉者,在他的詩中經常會有修煉的體悟、人生的勘破之語,充滿了智慧的禪機。他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更使他的作品令人玩味無窮,讚不絕口。〈送別〉一詩五言六句,卻把那人生的追求,未來的嚮往表露無遺。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終南山在古代歷來被認為是修煉名山,許多修道者隱居其中。詩人要送別的這位朋友也是一位對道教頗有修煉素養的人。因為官場生活不得意,打算歸隱在終南山邊。而詩人對於朋友的選擇也是十分贊成「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前四句都是詩人和朋友的一問一答,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最後兩句卻把全詩的意境帶入前所未有的高度。讀到這兩句,彷彿看到詩人大袖一揮,感慨不已的目送朋友遠行。而朋友的路也因為歸隱終南山邊,與終南山的白雲融在一起,走入仙境,白雲無盡,前途飄渺如仙。

王維的這首詩讓我想起了一幅畫──〈天梯〉,畫面中,石頭堆砌的階梯,一級一級的增高,階梯邊是世間的花花草草,隨著階梯的升高,愈顯窄下,可是卻越來越高,最後融入無盡的白雲之中,正所謂「白雲無盡時」。這是一位法輪功修煉者的作品,具體背景不詳,大概是作畫者通過修煉法輪功,逐漸的明白了人生的意義,以畫言志,隱喻自己終於找到了上天的階梯,一步一步的昇華提高,走人仙境。

唐朝「詩佛」似乎也與這位法輪功修煉者有著同樣的想法。歸隱山林,求仙求道,是王維的追求和嚮往。此時聽說朋友厭倦世俗,立志修煉,自當鼓勵。因為只有返本歸真,才能道法自然,與自然融為一體,與白雲作伴愉悅。

一首〈送別〉,經過王維的妙筆,讓簡單的朋友相送,平添了幾分仙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唐詩」作為中華文學寶庫中的瑰寶穿越時空,經過千年的歷史,依然散發著耀眼的智慧光芒。唐詩中尤以清代蘅塘退士編撰的《唐詩三百首》最為著名,廣為流傳。從五萬首唐詩中凝練摘選出三百餘首膾炙人口之作,沒有宏大的心胸和氣魄實難完成。
  • 所謂「感遇」,即有感於心而寓於言。遇人遇事,有感而發,用詩詞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詩言志」是也。
  • 李白喜歡喝酒,舉世聞名,「李白斗酒詩百篇。」越喝酒越能寫出好詩來,一般人喝點酒頭腦就不清醒了,李白卻能夠下筆如有神助,真是神奇啊。
  • 泰山歷來被認為是群岳的首領,是與天溝通最近的地方,也是神明聚集最多的地方。所以歷代帝王才會選擇在泰山封禪,以示自己的功德於天上。
  •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唐詩」作為中華文學寶庫中的瑰寶穿越時空,經過千年的歷史,依然散發著耀眼的智慧光芒。唐詩中尤以清代蘅塘退士編撰的《唐詩三百首》最為著名,廣為流傳。從五萬首唐詩中凝練摘選出三百餘首膾炙人口之作,沒有宏大的心胸和氣魄實難完成。
  • 詩經中的詞句都能讓人感受到古人思想的單純,毫不虛偽的表達自己的感情,那種「真」讓人羡慕,讓人喜歡。讀了杜甫的這首〈佳人〉也會有這種「思無邪」的感覺。
  • 蘇軾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送綦(qí)毋潛落第還鄉〉就是這樣一首詩中畫。
  • 「鄭公樗散鬢成絲」其實是一句反語;杜甫在之前寫給鄭虔的詩中曾說:「才名四十年,坐客寒無氈。」這樣有才學的人,卻被貶官到台州擔任司戶參軍。杜甫擔任的左拾遺也是從八品,所以才會拮据到「朝回日日典春衣」的窘迫境地。所以這首詩替鄭虔及自己鳴不平。「萬里傷心」與「百年垂死」,表面說的是鄭虔,這何嘗不是杜甫自身的寫照呢?
  • 閱讀古典近體詩,常可看到「得句」這個詞,「得句」是一種創作狀態,也就是創作時,在潛意識(下意識)中腦海裡閃現出一句詩(或幾句詩),可根據所得到的句子馬上創作一首詩或幾首詩,或記錄下來放入詩囊中。如謝縉「濡豪還自適,得句共誰論。」大意是「揮毫作畫自得其樂,得到的好詩句又有誰能夠分享呢?」
  • 古代詩人常借月光來表達對親友的思念。李白的詩句:「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亦然。「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因為月亮的清輝是兩地共有的,所以這裡作者要贈送的是思念之情;因為相隔兩地,不能將這濃濃的思念親手送給你,那我們還是期待在夢中相見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