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紀(419)

下集-第五章: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孔令平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 ,

第二節:鬧嚷嚷的達標(4)

我一邊聽李友的演講,一方面暗自為他捏一把汗,他果真在玩著自欺欺人的勾當,須知古人言「志」:「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閒來寫盡青山賣,不用人間造孳錢。」然而今天「吹噓」又是中共習以為常的作風。想想它的開國宗師當年如何在貧弱的中國土地上,向世界吹噓實現了共產主義?

歡迎會開完,第二天驗收組的成員在廠部指定人員的陪同下,忙著在各職能部門和車間翻閱那些「資料」,抽本廠人員詢問,核對有關的記錄、照片、報表,整整忙碌了三天,基本的分數都打出來了,李廠長又雇了豪華旅遊車,安排驗收組所有工作人員去大足、.統井等附近的旅遊景點「放鬆」了三天。

一周以後,驗收組圓滿完成了這次驗收工作,只等幾天以後,由機械局正式根據評分結果發文,認定農用汽車製造廠經過「嚴格」的企業達標驗收,正式成為市級合格的三級企業,工廠也升級為標準的國有企業。

李友為此,召開了全廠「達標暨歡送市驗收工作團」的大會,廠門口響了半個小時的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機械局的局長將企業正式命名為市三級企業的證書交給了李友。隨後。李友驅皇冠轎車跟在市達標驗收組的轎車後面,開出了工廠的大門,結束了長達兩個月「緊張」的驗收鬧劇。

然而,在這兩個月裡越演越烈的工廠內部矛盾,在工作組剛剛離開就迫不及待的爆發了。第二天,李友以總結達標為名,在廠部會議室召開了廠務會議,他一開始就用咄咄逼人的語氣,公佈了這次達標中各職能部門的扣分值。

總工程師下管的六個部門除總公辦外還有設計科,工藝科,檢驗科,計量科,資料室,本來就是達標檢查的重點,需要應付檢查而偽造的圖紙,工藝文件和質量記錄數量最大,因圖紙工藝文件的錯誤和不當最多,所以扣分多本是正常的。再說總工是廠長最得力的助手,李友對他應更多加幫助才對。

然而小舅子的醜事一直令他耿耿於懷,加上平時矛盾日積,使李友借驗收小結機會,當著全廠所有職能部門訓斥王重疏於職守,說總公辦人浮於事,超編超員,無事可做。說王重千方百計把廠裡的漂亮女孩子調進描圖室,並且說他幾次路過總公辦時,都看到王重同描圖員摸摸打打。

當著全廠中幹的羞辱,使王重惱羞成怒,當即拍桌而走,退出會場以示抗議,整個辦公大樓為之一振。事情鬧到這個地步,雙方都向機械局告狀。

王李二人的矛盾,已經表面化。老同學利用自己的權利派自己的侄女安排在描圖室的用心,是人人共知的,李友為緊俏的農用車設制車券;並以「便於工作」為名為自己私分汽車券的事,被王重聯合其它副廠長成功的將到嘴的肉拖了出來,使李友心中結下一個大疙瘩。

當然,廠級的頭們何止王李二人之間的勾心鬥角?在日常工作攤派,安置「後門」,形成自己的小山頭。在收買和刺探對手的隱私,各有自己的親信,八名廠幹八仙過海,對工廠巧取豪奪,早已不存在開誠佈公了。

老同學在向驗收組,吹噓工廠「擁有一個團結務實的領導班子」,實在令知情者聞之嗤鼻。

第二天老同學將我叫到了他家中,詢問王重在驗收達標過程中有哪些言論?我說什麼也沒聽見,老同學臉色很不好,我是絕對不願意夾在兩人中間當一方的槍使,古人有戒:「諍臣杜口為冗員,諫鼓高懸作虛器。」

想到在兩人間,難以應對這種無聊內訌,第二天我便主動向王重請求調離總工辦,到金工車間幹點實事。得到王總同意後,便遞呈了請調報告。於是,我便以一名普通技術員的身份調到了車間,脫離了總工辦這個是非場所。

走進金工車間的第一天,我就注意到牆上張貼的那些應付驗收的東西已經撤去,打掃乾淨的地面,重新是鐵屑、垃圾滿地,那剛剛粉刷的牆壁,又被霉氣和廢機油所污染,失去了光澤。

九點鐘,我在車間主任陪同下,走到技術室門口,只見那左邊的鉗台上圍著三四十個工人。一個中等個兒胖胖的中年人,正站在一米多高的鉗台上,眉飛色舞的向圍聽的人「公佈」剛從財務科透出來的「快訊」。

「昨天下午,財務科又給機械局開了五萬元支票,財務科說,那是李友答應的驗收咨詢費,嘿!這些機械局當官的,工廠虧損的那一段時間,鬼都看不見一個,這幾天,工廠的大門都要遭這些人擠爆了,你們數過沒有,驗收那天,工作組開來的轎車就是五輛,他們剛下車,李友就點頭哈腰把他們接到泉外樓賓館,中午在縉雲餐廳開宴會,喝得醉熏熏的,晚上還要請跳舞,你們算算看,旅遊、吃喝、加上紅包,這些龜兒子,又從我們身上括了幾萬塊走?」

經他這麼一煽,人群議論紛紛,有人說:「機械局已經許下的,這次企業達標,李廠長年終就要分到一萬元獎金」。有人說:「這次達標驗收的最後一天,李廠長,在小車子裡一次就塞給帶隊每人三千元……。」

當他發現張主任在聽,胖胖的中年人解嘲的喊道「張主任,這次驗收你分了幾千?向大家坦白坦白。」那張主任笑了笑說道,「陳左派你在這裡亂說,總有一天要遭李廠長炒你的魷魚。」

然而那胖子卻越說越起勁,繼續用大喉嚨壓倒大家的聲音說:「昨天早晨,稅務局的所長帶了兩個稅官來,說工廠前幾年虧損,免交了稅錢,今年盈利得把這些老帳還清。李友怕他這一攪,會最後影響達標的結論,趕快把那所長請到泉外樓去,也不知悄悄塞了好多包袱才擺平。殊不知那稅官剛走,銀行又來找李友,要他把去年欠交的利息一併交清,李友又趕快應付銀行。這兩件事還沒有辦完,那重慶日報和四川日報的記者,又在廠長公室等他,說要採訪他。我看哪,採訪這個寶器還不如來採訪我陳左派,那李友上台幾天,洋相出盡了,小舅子又不給他爭氣。」圍聽者嘩嘩大笑。
(待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這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年代,就不知有多少被欺凌的弱者,積蓄著仇恨,隨時都會被引爆!!搶劫、殺人中有多少出自悲傷?社會沒有引起關注!是故意漠視這些現象,還是社會有意迴避這些?
  • 讀到這裡我心頭納悶起來,這劉昆水的清官原則本是無可非議的。問題是,我向他提出了一個有違中共政策的難題,要他破例『違背』中共「組織原則」,作一椿好事,竟關上了門,怪難為他的。
  • 大陸上的「走後門」配以各種形式的賄賂,成為這一時期國企的主要人事原則,也成為國企管理者貪污的來源。國有企業馭著人員雍腫的包袱,在商品經濟來潮之初便迅速『累垮』。重負荷成了國企倒閉的原因之一。
  • 那周主任所說的許多人削尖了腦袋往裡鑽的工廠,職工們竟住在這些破窯子裡渡日,一絲後悔的念頭拂過了我的腦海。
  • 我聽了很久,已聽出他們談論的無非是:有分房資格的老職工雙眼緊盯著總務科,想方設法保住自己的資格不被意外的關係戶擠掉;沒有分房資格,便會利用有利的人際關係,千方百計地擠掉那些已排上號的老職工。
  • 心中已十分彆扭,怎麼明明屋裡有人,敲了這麼久的門才來答應?這種無禮的「神秘」使我頗有看法。門裡面有了響聲,好像是悄悄的對話,又過了一分鐘那門才慢慢打開了。
  • 偷扒成風,有兩個原因,一是老百姓太窮,無業遊民生活無著。二是文革遺風,道德淪喪,搶劫殺人已成普通的事。「打砸搶」既成為執政者認可的「好得很」的革命行動,不但不加以制止反而加以提倡,文革晚期刑事犯罪,便成了社會上令百姓心寒的公害。
  • 如果指揮和組織生產不失誤,這家工廠可以在一年甚至更短的時間改變虧損局面,由一個職工住爛窩棚的窮廠變成名符其實,人人羨慕的富廠,可李友在想什麼呢?
  • 這段時間,中國已形成了專門從事倒賣為業的特權階層,並且還形成了一個以這種官方為背景的倒賣市場。掌握了物資的特權階層使倒賣合法化。
  • 至於老同學最後的豪情壯語,純屬自我欺騙。然而國家向農民的貸款能堅持多久?在高額利潤的誘惑下,有多少工廠都會擠到農用卡車的生產行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