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紀(299)

中集-第十章:「文革」尾聲
孔令平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 ,

第四節:強弩之未的猖狂喚醒皮天明(4)

(三)掩護

皮天明調來六隊時,張錫錕剛犧牲。他十分尊敬張錫錕,聽到「火炬」的前前後後,他伸出大姆指說:「無怪乎那麼多人都欽佩張錫錕。他雖然死了,但死得值。他才配得上頂天立地的好漢!」

他十分崇敬劉順森,用心聽他講解歷史,很快成了他獄中的新「哥們」。這不光因為他們先後在重慶「少管所」關押過,劉順森的正氣以及他淵博的知識,讓皮天明的眼界日益開闊,從而把劉順森當成了良師益友。

劉順森在作越獄的準備時,曾徵求過皮天明的意見,因為他是在文革武鬥白熱化時才離開重慶,比我們離開重慶要遲得多,更加熟知文革變化以後的重慶。

皮天明在得知劉順森將到重慶去,拿出了自己身上的十五塊錢,並且表示願意為劉順森出逃作掩護。

出逃的那天晚上,皮天明潛入廁所中,預先下掉3號監舍的門鎖,當三個人成功的進入3號監房後,又由鐵工房的另一名鐵匠將鎖鎖上。六個人配合得很順利,使專門盯梢的樊友才,沒有絲毫察覺。

現在劉順森抓了回來,根據樊友才的告密,何慶雲為縮小懷疑圈,最後鎖定在皮天明身上。因此何慶雲把皮天明再次叫到隊部去,作了一番「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說教後,隨即叫樊友才立即調整皮天明和賴開明兩人睡鋪的位置,將皮天明的舖位調到緊靠著樊友才的位置上。

並在小組上宣佈,從即日起,皮天明、賴開明兩人不得單獨行動。無論是上廁所,洗衣服,到醫務室拿藥,都必須事先通知樊友才。此外,還作了一條特殊規定,原先由全組人輪流扛全組農具的任務,從即日起由二人包幹。

從此,何慶雲每晚都要把樊友才叫去,聽取他對兩人的反應。特別強調要他搜集皮天明、賴開明兩人同其它人接觸的情況。何慶雲還想在他們身上發現隱藏的線索!

在下班扛工具的時候,皮天明遭到了押隊的槍桿子幾次暴打。樊友才對他的岐視性的規定和老管們的暴力,使皮天明壓抑著怒火。血氣方剛的皮天明,立即作出強烈的反抗。

1977年4月,以「反革命越獄集團」立案的「劉順森專案」,上報西昌法院正式預審。西昌地區派出的專案小組,在鹽源縣和六隊兩處監獄中同時開審。

越獄集團的成員首先被定為皮天明和賴開明。何慶雲想從兩個年青人身上牽出更多的人。為了放長線,暫時沒有把二人關進小監。

皮天明被隊部傳訊。當他坐在那張被審人專用的小板凳上時,他雙眉緊鎖,目光卻炯炯有神地盯著面前的預審人員。

皮天明雖然第一次登上重案犯的坐位上,但態度冷靜。

預審人員問到:「你是何時何地參與了劉順森反革命集團逃跑計劃策劃的?」皮天明抬起頭來冷冷的回答道:「你們既然都早已認定了,幹嗎還來問我?」

兩個預審人一開始就吃了閉門羹,失望地問道:「你知道在你們的逃跑計劃中,本次逃往的目的地是什麼嗎?」沉默!

「你在這次逃跑中所分擔的任務是什麼?」

皮天明重複著他已經回答的話:「不知道。」

看來,靠這樣的審訊一無所獲,審訊者同何慶雲交換了一下眼色,何慶雲對皮天明說:「我們對你作的交待,已算仁至義盡了。你應當明白,抗拒從嚴的後果。」

於是,預審的開場白又回復到政策交待第一步,在上級法院面前暴露自己的無能,使何慶雲感到十分羞愧。

對於樊友才的步步相逼,皮天明開始都默默地忍受下來,他來六隊時,最瞧不起這條癩皮狗。舖位調整後,他從來沒有同他說過一句話,他認為同樊友才講話,會汙染自己的嘴巴。

每天下班後,皮天明照例端坐在他的床前拉二胡。他用這種表面上的若無其事,來隱藏內心的痛苦掙扎。

隨著對劉順森的審問加緊進行,樊友才對皮天明盯得更緊,也更猖狂。除了繼續在勞動上對皮天明施加壓力,還當著皮天明的面,幸災樂禍說:「現在劉順森已被立案,案子馬上就要水落實出,劉順森的案子,不是一般的案子,誰掩護過他,少說也得攤上一個無期徒刑。現在有人不但不悔改交待,還要抗拒,大概是嫌自己的刑期短沒有過癮,真想弄個無期徒刑,守著吃一輩子牢飯吧。」

當夜深人靜時,他撫著隱隱作痛的傷疤,回顧他走過的這二十六年的人生之路,好像走得太久太累,他感到沒有什麼值得他留戀的東西,與其無端遭受著樊友才這只瘋狗的撕咬,不如一拼了之。

然而沒人察覺出他即將爆發的怒火!白天,他仍顯得那麼平靜,即使在工地上挨了打,回到監舍,也像沒有發生過一樣,只拿起他那破二胡用力的拉著,借那樂器聲,壓抑著心中的怒火。

這是一場爆炸到來之前的潛伏期,他那琴聲中好像是一種對於親人的祈願,也好像是萬馬奔騰般的內心在怒吼,好像牽掛著遠方的親人……每天清晨起來,他的眼裡殘留著淚痕。

男兒有淚不輕彈啊,看到他將痛苦深深地埋藏在心底,被痛苦深深折磨,我只能暗暗地為他感到難過。(待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第一天,我們從早上六點幹到了第二天凌晨一點,整整十九個小時。留給我們睡覺的時間只有四個小時。就這樣幹,徐世奎宣佈,我們「欠下」三分二的任務沒有完成。
  • 流放者討論廣播裡傳來的毛詩新作時,忘卻了曠日的疲勞。就在他們的注意力被廣播裡傳來故作呻吟的「詩歌」所分散時,死神卻已悄悄地站到那神仙土坎上了。
  • 由於過度疲勞,死神隨時在窺視我們,現在當我看到蔡先祿被人抬走時,走過去揪開蓋在他頭上的破衣服,看著他緊閉的雙目和嘴角上一抹鮮血,不知是不是最後一瞥?心裡怎不湧起惜別之情,我的淚水忍不住流下來。
  • 1970年初,雲南通海發生大地震,接到報告後,皇上忙令新華社封鎖消息。不但不組織搶救,還拒絕國際救援組織的人道救助,只對災區運去了幾十萬冊《毛主席語錄》和幾十萬枚毛澤東的像章
  • 根據大家收集到的情況,決定派人去重慶尋找活動頻繁的「人民黨」,對於這個組織,當時只是耳聞,並不知道具體情況,因為在獄中,我們不可能知道詳細情況,一致決定,由劉順森同熟知重慶的孟平和楊漢群一同越獄,去完成這極其危險的使命。
  • 正當樊有才向何慶雲報告劉順森失蹤時,嚴管一組的馮俊伯也氣急敗壞的跑來報告說,他們組跑了孟平和楊漢群,說劉順森大概是在大家都熟睡時逃走的。
  • 現在何慶雲對「火炬」有了新的認識,雖然他與林扯高有不可調和的矛盾,但不得不承認,利用奴才監視「火炬」的方法是正確的。他放棄了對火炬份子採用說服教育的「陳腐」做法。
  • 我驚得差一點喊出聲來,原來三人正是我們日夜懸念的劉順森、孟平、楊漢群。他們出現時,劉順森走在最前面,上身穿著黑色的燈芯絨上衣,手上戴著手銬,蒼白的臉上留著一路的風塵,但並沒有喪氣,彷彿在思考著自己的失誤。
  • 皮天明隨身攜帶的破爛行李上,插著一把斷了一截龍頭褪色的舊二胡。一身裝束,很像一個走江湖的落魄藝人,腳上穿著一雙舊皮鞋,前面已經裂開了口,從裂口中露出腳的大姆指。
  • 我作為「反右」的犧牲品,而皮天明則是『文革』犧牲品。雖然年齡相差整整十六歲,但仍有共同之處,黑暗的社會,使我們走到了一起。經過練教二胡,我們的心距離越來越貼近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