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紀(305)

中集-第十章:「文革」尾聲
孔令平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 ,

第五節:變態劊子手林扯高最後下埸(3)

(三)好險!

開車剛上癮的林扯高,精神抖擻的駕駛著那台履帶拖拉機,沿著通往場部的機耕道向那座必經的木橋上馳去。

在接近木橋時,林扯高減低了油門,放緩了速度,可那方向桿,卻不知怎麼搞的,不聽使喚起來,眼看拖拉機已越來越駛近木橋,但拖拉機卻明顯的偏向橋身右邊。林扯高急忙向左打方向桿,力圖使拖拉機從木橋中間駛過去,但拖拉機卻完全違背他的意願,偏偏越來越向右邊駛去,逕直向橋右側的河床衝下去。

林扯高萬分驚慌,手忙腳亂,急剎車的踏板也不知那兒去了,右腳亂踏了一陣,也沒找著,眼看整個車身已伸出了右邊橋墩,懸伸在空中,若再前進一米,拖拉機的重心就要移出橋墩,林扯高就與拖拉機一道墜下十米深的河溝,首創鹽源農場的特大新聞:「林高明同志以身殉職」了。

不過,閻王爺的生死簿還沒他的大名,被嚇得冷汗直冒的林扯高,慌亂之中,終於踏中了緊急制動踏板,拖拉機排煙管吐出一口黑煙後發動機停止了轟鳴。整個拖拉機嘎然站立在右邊的橋墩上,前半部的履帶凌空懸出橋墩外,煞似一頭躍起的怪獸立在橋邊。

「好險!」這時,聞訊趕到的徐老大一行人失聲驚叫了起來,大家圍著懸在橋墩上的拖拉機散開,七言八語的議論開了。

一分多鐘以後,嚇傻了的林扯高才回過神來,他從駕駛倉裡慢慢伸出頭來,雖然強裝鎮定,卻沒有掩飾住險些喪命的驚恐,臉也變得煞白。一聲不吭的下了車,坐在剛下過雨的泥濘路邊,像洩了氣的皮球,喘著粗氣。

徐老大叉著腰,忍著一腔怒火,並沒有理他,一個勁催促代朝謀趕快到場部報告,請他們趕緊派一台拖拉機來,將這個停在橋墩上的怪獸,從懸崖邊拖回來。

這件非同小可的事故,像一瓢當頭冷水,潑熄了林扯高心頭的狂躁之火,使他一度的陷入了沉默。緊接著,發生李克嘉被抓回以及洋芋人案件,又使林扯高像打了雞血一樣,重新振作了起來。

為了審理「洋芋人案件」,林扯高經常在深更夜半提訊李克嘉,故意的讓他亢奮的吼叫聲傳到壩子裡,好像是為了挽回面子、重新樹立他的威信似的。

可惜的是,緊接著毛澤東一命嗚呼和「四人幫」被捉;緊接著,李克嘉又被放出小監;再接著,又是場部處理他無照駕駛,險些車毀人亡的嚴重違紀事件。

當然在這一連串的事件背後,決定著林扯高沉浮的,是中國政治氣候的驟然變化,他的沉浮,幾乎是毛澤東獨裁政治變化的睛雨表。

因為無證開車險些車毀人亡事件,場部「革命委員會」專門的通知了他已退役的父親,並當著他父親的面,撤消了他管教幹事職務,責成他停職反省。

林扯高被停職以後,知道大勢已去,便請假回到老家探親。

照理說,在那亂世年代,無官一身輕,對他這種文化層次極低、又無專門技能、長期沾著政治紅光的人,是一次極好的隱退機會,或回家當農民,拿起鋤頭耕耘自己田園,或復員到工廠,當一個普通工人,過自食其力的的日子。

然而這位林扯高,既不服「四面樹敵」的處境,更不知道「亂邦不入」的道理,在盲目尊崇毛澤東的愚味信仰下,他並不甘心接連的挫折。

在權力爭鬥「場」中,林扯高的內心失意和煩躁,找不到喧洩管道,加上平時結怨眾多,敵手難免對他施以落井下石的報復,使他空虛的神經更受嚴重刺激,越發失去了常態。(待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現在何慶雲對「火炬」有了新的認識,雖然他與林扯高有不可調和的矛盾,但不得不承認,利用奴才監視「火炬」的方法是正確的。他放棄了對火炬份子採用說服教育的「陳腐」做法。
  • 我驚得差一點喊出聲來,原來三人正是我們日夜懸念的劉順森、孟平、楊漢群。他們出現時,劉順森走在最前面,上身穿著黑色的燈芯絨上衣,手上戴著手銬,蒼白的臉上留著一路的風塵,但並沒有喪氣,彷彿在思考著自己的失誤。
  • 皮天明隨身攜帶的破爛行李上,插著一把斷了一截龍頭褪色的舊二胡。一身裝束,很像一個走江湖的落魄藝人,腳上穿著一雙舊皮鞋,前面已經裂開了口,從裂口中露出腳的大姆指。
  • 我作為「反右」的犧牲品,而皮天明則是『文革』犧牲品。雖然年齡相差整整十六歲,但仍有共同之處,黑暗的社會,使我們走到了一起。經過練教二胡,我們的心距離越來越貼近了。
  • 對於樊友才的步步相逼,皮天明開始都默默地忍受下來,他來六隊時,最瞧不起這條癩皮狗。舖位調整後,他從來沒有同他說過一句話,他認為同樊友才講話,會污染自己的嘴巴。
  • 皮天明在六隊找到了同他心心相印的兄弟,他對劉順森的出逃抱著極大的期望,現在他的兄長被抓回來了,等待劉順森的凶多吉少,偏偏像樊友才這樣的人,還想踩在他的身上立功求赦。
  • 皮天明因為大量出血和過份的剌激,昏迷了過去。他側歪著身子,倒在自己盤腿唱歌的地方。太陽照著皮天明,好像在他的身後布著一圈金光閃閃的光環!
  • 三個月前,他盤腿危坐在院壩中間,血流滿面,引亢高歌的情景,又浮現在眼前,響在我的耳中!「永別了,二十年後再見!」這摧人淚下的告別,使我無法入眠。
  • 自從張錫錕被害後,林扯高莫名其妙地感到緊張,他開始惡夢連連,並常常從惡夢中驚醒,醒來總是大汗淋漓,驚悸異常,卻又說不清夢中的究竟。
  • 在那個年代,辭令越左越吃香,不管「左」得是否合理,也不管「左」得如何可笑,儘管何慶雲知道林扯高不過想過一番駕駛癮,哪裡談得上什麼「革命」、「上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