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心的美麗

林金其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3日訊】一個人,是自然狀況,與心無關。

孤獨感乃人自性的企盼所生。

在熱切的生活中,物我兩忘,何有孤獨?在不求他人了解中,如意的存在,何有孤獨? 而孤獨的意識,是來自自己對外要求與渴望,渴望別人的肯定、喝采,希望引起別人的注意。而卻沒有達到自己對外在渴望之內心標準。

孤獨與寂寞同意,都只同情到「我自己」。其實人雖獨處,但卻不一定覺得孤獨,因為有數以億萬計的人,與您同樣的存在這美麗的世上,為營生,為充實,更為高深而追求。如果你不再乞求他人太多,如果你不再盼望他人了解,如果你不再企及他人共鳴,那麼,孤獨與我何有哉!

過度期望自我存在價值的被肯定,人都有對自我價值過份評估高的傾向,每一個人都自認為自己是最好的,同時,也疏忽體認他人好處的是實,當然不能也不會適當贊賞他人的成就。這是人與人之間的基本隔閡,甚至於逃避或拒絕他人,當然別人也拒絕你,如此是造成孤獨感的自性本源。他人與自己一樣,也在乞求別人的讚美。何不大家互相關懷與讚賞一翻,從自心共同趕走孤獨與寂寞,留下心的美麗。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做事會失敗的十四個人性弱點,其用詞用語相反過來,就是【做事會成功的十四個人性優點】
  • 【武俠,武林精神】,能沉迷心思,它會催眠,會讓人在沉迷其中,受到武俠情節的牽繫,思考會固定,會飛不出原本學會那幾招,會只依賴別人的武功或支援,等待別人再白白送來幾招更管用的,或關說與人情的幫助,換來別人贈送的一招半式,更甚者,莫過於【武林密笈】的傳遞,固定了人不可能突破前人之思想,沒有想要突破自己,突破自己都要靠別人的奉獻與犧牲,一直都認定老的才厲害,老的才行,沒有自創的試驗與魄力,只有找尋先知,學習人家,仿冒人家,偷人家的專業知識,搶人家的專業家伙‧‧‧滅了別人而霸佔‧‧武俠,既恐怖又霸佔更愈追愈是老技術老奇的傳世蓋世武功!都不是新創造的武功!
  • 】「能無情者,不以自我私情為中心,都以他人之意而念茲;能無情者,不以私慾為佔有,全用尊重他人之愛而恩之。」凡能控制小我私情,而不發揮小我私慾,尊重共同生活之情者,始能稱為『真能無情者──對待自己』,面對愛人,則深深關懷與回饋恩愛,若此,世界和平矣。
  • 能夠聽到葉落,那或許整個驛站沒有多少客人吧,甚至是只有自己。夜半時接待人員應該也歇息了吧。 整個詩篇,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孤獨、失落。
  • 清明之際,舍妹夫婦遠攜父母靈骨而歸葬於故鄉,余在海外,阻於國難不能奔赴,乃弔之以文,曰: 嗚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駕鶴,亦近三月。憶思雙親,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濟親族。力有大小,唯盡本分。載入家譜,亦有光矣。
  • 神韻交響樂團演出的西方交響樂曲,經常有有十分貼心的安排,樂曲的選奏也極富巧思,不論觀眾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響樂,在精采的樂音引領下,總會體驗到層層的驚喜與無盡的感動。
  • 只記得那個衣衫襤褸的長頭髮的女人,拖著一跛一跛的腿,挨個翻著垃圾桶找吃的,他一邊找一邊咧著嘴笑。那女人就是我要說的,我們村老人給我講過的苦命女人。其實提起來,鄉下的人,哪個不覺得自己命苦:幹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擔不完的驚,受不完的怕。
  • 鳳飛飛的歌聲無疑是台灣近代流行音樂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頁,她演唱的台灣歌謠作品,為數雖然不多,寥寥數十首,創作年代卻從晚清到近代,風格迥異多元;更重要的是,身為台灣的女兒,面對每一首作品,無論是原唱或是重新演繹,都展現出歌者對傳承尊崇母文化的使命與信念。
  • 我要寫篇短文紀念我剛過世的朋友,林建興。林大哥生前寫道:「人一走,茶就涼,屬自然規律;人還在,茶就涼,為世態炎涼。」我喜歡喝茶,雖不擅焚香煮茶,但我知道,好茶哪怕茶涼了,餘韻裊裊,還是會讓人回味無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