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article
  • 詩經"野有蔓草,零露瀼瀼"左傳"蔓草猶不可除。"李時珍曰:"天造地化而草木生焉。"昔"神農嘗百草,一日而中七十余毒。"夫神農嘗百草以利生民,其所嘗者皆野草之類也。時珍續曰:"剛交于柔而成根荄,柔交于剛而成枝干。葉萼屬陽,華實屬陰。由是草中有木,木中有草,得气之粹者為良,得气之戾者為毒。故有五形焉、五气焉、五色焉、五味焉、五性焉、五用焉"故草之為用大矣哉!不徒蔽荒原之丑,且亦療人身之疾。貴如參、、天麻、虫草、三七、首烏之屬,曷莫而非野草族類耶?其余蓯蓉,國老、長松、列當、豨、茛宕、夏枯、車前之類,蓋不胜其數矣!世人安可因其鄙賤而輕之哉?爰感于茲,遂作斯賦。其辭曰:
  • 殷明輝
  • 撥轉馬頭,我向另一處漢代遺孤,敦煌著名古跡--河倉城馳去。河倉城又名大方盤城,位于敦煌西北面60公里的大戈壁灘上,距玉門關約20公里。玉門關至河倉城沒有公路,只有汽車在戈壁灘上碾過的道道車印……經過好一陣顛簸,駕車師傅陪同我來到河昌城畔。這又是一處絕頂荒涼的無人區,所謂的城,現在也只剩下一些黃土夯筑的殘垣斷壁了,房頂上的椽瓦檁條及門窗之類早就粉身碎骨不知去向了。河倉城建于西漢,是与陽關、玉門關、漢長城同時期的建筑。從西漢至魏晉時期,河倉城一直是我國西部防線儲備糧草的軍需倉庫,供玉門關及長城沿線戌守官兵及馬匹食用。取名河倉城大約是因它瀕臨疏勒河畔的緣故。魏晉以還,迄于唐代漸漸廢置。年湮代遠,無人過問,加以風沙侵襲,烈日曝晒,昔日的完整糧倉只剩下一副嶙峋瘦骨了。周圍是可怕的干旱荒蕪景象,任何人走到這里,只會搖頭嘆息而已。現存的河倉城遺址呈正方形,四垣皆塌,南北長150米,東西寬155米。城之北部系一高約1米的天然土台,台上建有倉房一座,東西長132米,南北寬17米,中有糧倉三間,每間長度為42.5米,寬度約15米,均南向開門。倉垣多處坍塌,殘存高度6米左右,最高者達7.6米,南北兩端殘壁上仍可見到兩排對稱的三角狀通風孔,上三下五,十分規則。倉外12米處,又建有繞倉圍牆一道,現尚存東、北兩面圍牆殘骸。四角有角墩,其西南面角墩,高達7米。縱觀遺址,我們尚可想見當年作為軍需倉庫的河倉城的恢宏气勢和漢家天子兵強馬壯,糧草充足的興旺景象。如此荒蕪干旱,滴水俱無的一處所在,誰能想象到在漢代及魏晉時期竟屬能享舟楫之便的關津口岸。蓋因彼時,疏勒河水尚頗充盈,可以行船,河倉城內所積糧草便是經疏勒河道從酒泉、敦煌等地的綠洲產糧區源源不斷運送到此間來的。古今异勢,滄海桑田的巨大變化令人感慨万端。
  • 殷明輝
  • 殷明輝
  • 殷明輝
  • 殷明輝
  • 殷明輝
  • 殷明輝
  • 殷明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