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文化:報紙、廣播、電視如何製造真相?》序

書摘書話:從客觀報導到娛樂資訊文化

蘇蘅
【字號】    
   標籤: tags:

新聞文化的沈淪,是以刺激、戲謔、懷疑和微不足道的「垃圾」共同展現?英國文化研究學者史都華‧艾倫於2004年再版的《新聞文化》(News Culture)一書中,回顧20世紀英國和美國多元新聞論述發展歷程,也探討21世紀新聞事業面臨的重大挑戰。

艾倫文筆生動,對於英國和美國實務界、學術界的人、事、物都很熟悉,本書從新聞如何進入人們日常生活場域發揮影響力切入,解剖新聞媒體從過去迄今對特定權力和控制關係的扭曲和轉化,藉由一個浩瀚又不停延伸的主題──新聞文化,來探討媒體和社會的共生關係,為讀者闡述新聞事業一百多年來演進的歷程。

艾倫是西英格蘭大學文化研究學院的教授,他闡述新聞誕生時,「客觀」成為記者專業的標竿,也是新聞事業肇始的理想信念,不過到了最近,當各種有關新聞產製的新規範應運而生,新聞媒體變成各種社會、經濟和政治力量角力的場域時,作者質疑當下的新聞媒體仍然是一本發展初衷的第四階級?或者是受制於環境、系統,不再為民主政治投注熱情的牟利工具?
這本書聚焦於20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西方世界,剖析每個歷史時點上、新聞媒體工作者的直接意圖、策略和論述方式,也指出新聞文化演變都和操作於其中的脈絡產生關聯。因此在每個階段,「新聞」是什麼、應如何發展,都具有十足的爭辯性。

傳播科系學生藉此可以知道某些媒體現象比一般認知的還要久遠,理解新聞發展史上的重要議題,也可以從通俗文化的發展脈絡來看待新聞文化的變化。閱讀這本書之後,你看新聞的視野和角度必然變得大不相同。

從第五章開始,這裡能找到許多在台灣也極具爭議的類似實例。作者在此探討讀者如何對新聞文本進行「解碼」或「讀取」,以及閱讀心理;就小報閱讀而言,本書雖然以英國發行量最大的《太陽報》為例,但和這三年《蘋果日報》在台灣崛起,且發展成一種新的閱報文化,頗有相似之處。

台灣電視新聞近年常被指是一種社會亂源,無獨有偶,澳洲和英國對父母子女和新移民下一代的研究發現,電視新聞展現的「真實生活」影像,是讓5至12歲小孩最不安的節目類型。

第六章和第七章也從組織面和社會面探究新聞報導為何為有各種「悖離」專業的作法,例如小報刊登上空女性模特兒照片,重視暴力犯罪、種族歧視,電視新聞不斷展示警方扣押的畫面,為何這些在當代新聞產生共鳴的新聞價值逐漸成為主流?當新聞愈來愈仰賴即時性、簡潔、戲劇性和概念簡單化等因素,記者和消息來源的互動也持續在變,新聞成為威脅社會穩定和公共道德「另一種具霸權形式的偏頗」。

什麼是客觀的新聞?艾倫用哈林的「共識領域」、「正當爭議領域」和「悖離領域」來談。記者角色多半是共識價值的倡導者或引領者,但是正當爭議領域,甚至悖離領域,也提供記者傳達客觀聲音的場域,甚至進入悖離領域後,記者會披露和譴責那些違反或挑戰政治共識的人,並護衛政治衝突的界線。但是新聞的這三個領域是不穩定而不斷變化的。

艾倫也認為,消息來源和記者「預先存在文本」之間密切相關,並由此討論新聞論述的文化政治。他說:「記者是現代社會中優秀的故事敘述者,他們的新聞報導大大影響著我們對那個無法直接經驗的『外在世界』所抱持的看法……我們單憑信任,就相信許多事。」但艾倫明白否定這種不假思索的信賴感,並從理論層次剖析新聞再現過程中出了什麼問題,例如他指出再現過程具有霸權特質。

作者列舉文化研究中20多年來對性別、暴力、種族、戰爭,及意識形態衝突新聞論述的數十項重要研究,發現許多意識形態和新聞記者所理解的價值均有類似之處,潛藏在新聞行業的常規中,影響資料蒐集手法、呈現的風格,以及建構的事實「真相」,這些橫跨英、美、澳洲、加拿大和印度的實證研究,不但有助讀者整體認識新聞再現的背後成因,也可理解這方面的最新發展。

作者在最後提出待研究的重要新聞議題,值得台灣借鏡和思索。首先是,在今天「新聞自由」意味著什麼?新聞媒體所有權的動態變化對新聞自由產生什麼影響?「公共領域」的觀念仍然可行嗎?新聞機構必須如何改變,才能減少目前報紙和電視閱聽眾人數下滑現象?「真相」和「事實」如何連繫?記者是否有基本責任去判定任何既定情況的真相呢?新聞是一種專業嗎?專業的判定如何影響新聞機構對人員的雇用?是否能增進記者專業自主,而不受管理階層的影響。最後一章篇幅雖短,卻充分顯示作者對未來的焦慮和不確定。◇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學習能力、模仿能力特別強,而且起心動念很快,想到什麼就做什麼;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我們父母要知道,聰明與智慧是不能劃上等號的,所以,為人父母要懂得幫助孩子把聰明轉化為智慧,不要到時候「聰明反被聰明誤」。

  • 眼前掉落一張千元大鈔,你會怎麼辦?是當下馬上衝過去撿起來?還是有些在意但路不拾遺?或者是不以為意的瀟灑走過?如果這是一塊錢,基本上可能沒人會撿。就算是五塊或十塊錢的銅板,會撿的人可能也不多。然而,換做「鈔票」可就另當別論。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會慶幸鴻運當頭的伸手去撿吧。只是撿了這千元大鈔,難道就真的「賺到了」嗎?
  • 日本人最喜歡努力了。 對人動不動就說「努力」,連自己都常把「我會努力」掛在嘴上。這是因為人們很容易在不知不覺間,將「勤勉是美德,努力必有回報」這類耳熟能詳的話,當成心靈的依靠。
  • 補作文、補數學、上英文、參加科學教室……休閒時間被補習班、才藝班填滿,還是不見起色。你知道問題到底出在哪裡?你最近幫孩子買書了嗎?你知道這個月孩子讀了幾本書嗎?孩子最喜愛一本書是什麼?
  • 閱讀確實可以增強國語文能力,但是請注意:效果的顯現需要時間。最忌諱的是父母時時擔心:「我家孩子最近光看課外書,成績一點也沒改善,到底有沒有效呢?」

  • 復活島上的石像,舉世聞名。可是,一般人大概不清楚,復活島上共有887個石像,大小不等。其中,280座石像昂首而立,遠眺天際;另外100座左右,散落在道路兩旁,顯然是正在運送途中。其他半數左右的石像,聚集在雷諾瓦瓦谷採石場,正等待啟運。

  • 「你媽怎麼那麼不一樣啊?」

    第一次被人家這樣問時,我還以為是我的耳朵出了問題,或者那只是個玩笑。大概是從小就跟在媽媽身旁的關係,習慣了媽媽的方式,我以為天下的媽媽本就都是這樣的。

  • 寂琦從小是我親自帶大的,有一段時期我因工作需要,給寂琦找到一個非常好的保母,但寂琦就是不肯接受保母。因此,不論我做什麼或到哪兒,總是帶著寂琦,或者由寂琦的爸爸接班照顧。
  • 不知從何時候開始,書在日本已經從「理所當然該讀」變成「不讀也無妨」。

    有些人也許會抱持冷靜的態度,接納時代所造成的變遷,但是我完全站在反對的立場。我堅決認為,讀書並非可做可不做的事,而是應當養成習慣的「技能」。

  • 針對「為什麼必須讀書」的問題,我一定會先回答「因為讀書是塑造自我的最佳方法」。自我形成的過程是非常快樂的,能夠逐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創造自己的世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