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書話:《生活之道》導讀 醫師的養成教育

賴其萬
font print 人氣: 51
【字號】    
   標籤: tags:

幾個月前,美國愛慕理大學小兒科教授楊義明醫師打電話邀請我替他所策劃的奧斯勒醫師(Dr. William Osler)的《生活之道》寫一篇中文導讀。當我接到這中文譯稿以及英文的原書時,才發現兩位日本學者這麼用心的每一篇演講前加上一頁他們的心得,以及文中多處加上註解,以幫忙讀者了解書中的典故。

我覺得這二十篇演講中,幾乎一半都是與醫師的養成教育直接有關,其他有兩篇與護理人員教育與執業有關,而幾篇對醫界提出的諍言,使人感受到怒目金剛的震撼。

在這二十篇的演講中,我們可以非常清楚地感受到奧斯勒教授的人格特質,他念念不忘他的恩師對他的影響,特別是他學生時代的麥吉爾大學醫學院院長帕默.霍華德(Palmer Howard)。在他對賓州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所做的告別演說,也可以感受到他對美國、加拿大提供他成長教育的栽培,以及發展過程中的各種助益,以及其他同事們與他的合作心存感激,並且無時無刻的自我反省。看到他對醫界提出諍言的嚴厲態度,才領會到這位謙謙長者對醫界不對的事情,也會毅然發出正義的怒吼。

這本書讓我感受到奧斯勒醫師不只是一位醫師,而且是一位學貫古今的智慧長者。他使我深深體會到要做一位良醫,需要通識教育的根柢。希望這本書能夠廣為台灣的醫界所接受,而使醫學生了解通識教育、人文教育對培育良醫的重要性,同時也希望奧斯勒醫師這位大師的引進台灣能喚醒醫界,「知識」、「技巧」的傳授固然重要,但落實專業態度的改進更不容忽視。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奧斯勒教授對於醫學生的讀書風氣一直大力推動,由他的〈書與人〉,以及他介紹〈湯瑪斯.布朗爵士〉兩篇文章,更可以體會出他對推薦好書的用心,以及在他的心目中,讀書對醫學教育的重要性。

黃崑巖教授、黃達夫教授與我,這次先提出十本我們認為可以使醫學生引發讀書興趣的好書,而希望將來全國的醫學生讀書風氣普遍提高以後,我們會再提出更深入、更有份量的名著。◇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過去幾十年,這個世界是屬於一群擁有特定心智能力的特定族群──會寫程式的電腦工程師、專搞訴狀的律師和玩弄數字的MBA。但現在,豬羊即將變色。未來的世界,將屬於心智迥異的另一族群──有創造力、具同理心、能觀察趨勢,以及為事物賦予意義的人。這些藝術家、發明家、設計師、說故事高手、看護者、諮商員及宏觀人士,將入主社會高報酬階級,坐享快意人生。

  • 高智晟承傳了母親的善良、勤勞和堅忍。他做律師,常常是免費為最底層窮人打官司。他走在燈火輝煌的大街上,心想著那些還在苦難中掙扎的人們,所以他告訴妻子,「我覺得我跟這個社會是隔開的,我融入不到這個社會當中。因為我掙的錢越多,我的當事人的苦難越多。」
  • 爸,書終於要出版了,我花了好多時間重新認識您,拼湊您,書寫與刻劃您,您又重新活過來了,活在我們的心裡,活在臺灣的歷史與未來裡…
  • 話說唐憲宗皇帝元和十三年,裴度領兵削平了淮西反賊吳元濟,還朝拜為首相,進爵晉國公。又有兩處積久負固的藩鎮,都懼怕裴度威名,上表獻地贖罪:恆冀節度使王承宗願獻德、隸二州;淄青節度使李師道願獻沂、密、海三州。
  • 惠琴最不想去的就是那個地方──鬼仔山。 但她不得不去。 半年的颱風帶來了不少山上的斷木,那一陣子總有人爭先恐後到海坪上搬回濕漉漉的漂流木。惠琴也跟去了。
  • 最大的孫女出生那年,也就是民國七十七年。馬崗漁港新建東、西防波堤109公尺,碼頭170公尺,為第二期的建設;自此,擴建工程完成。漁港有了新的面貌,可阿利的女兒們一一出嫁,身邊除了漁船,似乎越來越安靜了。
  • 馬崗,有臺灣極東漁村的美名,迎接著臺灣本島每日清晨的第一道曙光,但在歷史的地圖上,它彷彿被遺忘在時空裡,與世隔絕,悄然無聲地消失在浪潮的喧囂聲中…
  • 遠方未必就是前方,如果已經大幅偏離預計航向,那就繼續渡下去,通往某處亦未可知。操場逆時針繞向前,最後一公里,繞進地心。遠方如果是原地縱向,如果是,內向的前進。
  • 我曾經詢問意識不太清醒的母親。「妳這輩子幸福嗎?」母親微笑點頭了。我認為這樣的母親很厲害。儘管遭遇了許多艱辛,仍然可以說出自己的人生很幸福。
  • 一個冬日的下雪天,待在溫暖屋內的愛麗絲與小黑貓玩「假裝」遊戲,玩著玩著,卻爬上了壁爐檯,穿過如薄霧般的鏡子,來到了一切都與現實世界顛倒的鏡中世界。鏡中世界是個大棋盤,愛麗絲成了當中的一顆棋,想成為西洋棋后的她開始下起了這盤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