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書連載:一個普通中國人的家族史(15)

國亞 / 網名:雅科夫
font print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五、「鐵八師」
  
    一九六六年底,我父親的單位從東北流動到陝西潼關、孟□一帶修鐵路。當時,正值「文化大革命」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地進行。從關外遷到關內,那種「山高皇帝遠」的悠閒生活就一去不復返了。單位分化組合後,又開始成立新的造反組織。一開始,我父親還繼續游離於造反組織之外當逍遙派,然而很快他就發現:身邊已經沒有幾個人不戴紅袖箍了。當所有人都戴上紅袖箍之後,沒有戴紅袖箍的人反而顯得非常扎眼了。

    有一天傍晚,工地來了一車皮開山洞用的梯恩梯炸藥。火車停在車站裡,領導認為很不安全,於是組織共產黨員、共青團員連夜裝卸。可是工人裡黨員、團員不多,人手不夠,於是就讓積極分子也去,後來又叫出身好的也去,然後出身富農的也叫去了。到最後,工棚裡只剩下包括我父親在內的三個出身不好的工人。工棚裡沒有電燈,只有外面慘白的月光透過窗戶照進來。三個人誰也沒有睡覺,但誰也不吭聲……成分不好的人在那個時代就是不可信任的人、就是政治賤民、就是中國的「首陀羅」和猶太人。「出身」就像一塊大石頭壓在人的心頭,讓人窒息,讓人隨時感覺自己是個異類。

    我父親由於年紀輕輕就受到政治上和婚姻上的雙重打擊,到文革期間,他這號人又是首當其衝的鬥爭和歧視對象,朝不保夕、擔驚受怕;他能夠在文革惡浪中全身而退,也算是個奇跡。雖然沒有挨整,但我父親日子也不怎麼好過。正在此時,傳來了祖母被紅衛兵強行遣送封丘老家的消息。父親連忙回封丘幫祖母安家,不但連手錶都賣了,還欠了三百多元的債,後來還了十年才最後還清。每天過著這種日子,父親年紀輕輕的卻每天晚上都失眠,頭髮大把大把往下掉,不到兩年光景,一頭濃密的黑髮就變得稀疏了。

    為了隨大流以求得自保,我父親也申請加入一個造反組織——工人階級紅色造反總司令部,簡稱「工紅總」。「工紅總」勢力最大時有千把號人,是父親所在的鐵Z局Z處最大的一家造反組織(【注】鐵Z局作為修鐵路的工程單位,其特點是「大而散」,單位雖大,但一般以工程處為單位分佈於全國各地,一個處從兩三千人到五六千人不等。工程處之下設有工程段,段下又設有工程隊,一個工程隊大約一兩百個人)。當我父親向工程隊內的造反派頭頭遞交申請時,那個傢伙卻陰陽怪氣地說:「出身不能選擇,但革命道路卻是可以選擇地;與自己的剝削階級家庭決裂,加入到革命隊伍裡來,我們是十分歡迎地;但是,你還是需要接受革命群眾的考驗地。」父親一聽,立刻就明白了他這番話的弦外之音:人家是嫌自己出身不好,不要。

    怎麼辦?我父親回來後一想,既然你不要我,那我乾脆自己成立個「革命」組織好了。於是,他和隊裡十來個還沒參加造反組織的工人商量了一下,決定成立一個組織——鐵八師。之所以起「鐵八師」這個名字,是因為一九六六年冬天周總理制訂了《十五條》,號召工礦企業要「業餘鬧革命」和「堅持八小時工作制」。因此,我父親他們幾個就自己定位為一個「業餘」革命組織。「鐵八師」的最初成員不過十餘名,其中有接近一半是成分不好的,在當時都屬於被歧視的對象。但是一失必有一得,這幾個成分不好的人平均受教育程度,卻比一般的工人高得多,不乏文筆出眾的秀才。我父親雖然只有初中一年級文化程度,但由於多年來一直酷愛讀書,特別是在農場改造期間與那些幹部、知識分子接觸得多,因而在不知不覺中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加之我父親頭腦聰明,看問題一針見血,話總是能說到點子上,在工人中也有些威望。因此,「鐵八師」成立當天,我父親就被大家推選為頭頭。

    業餘革命組織「鐵八師」成立的初衷是求得自保,因此除了發表個成立宣言,印製了幾個紅袖箍戴在胳膊上之外就銷聲匿跡了。其他隊裡有幾個因為各種原因參加不了造反組織的工人,一看「鐵八師」如此穩健,也陸陸續續要求加入;我父親一律來者不拒,漸漸地有了二十名成員。但是「鐵八師」的成立和漸漸壯大,卻引起了 「工紅總」頭頭們的不快。在他們這些根正苗紅的造反派眼裡,這個只有二十來個人的小組織裡,居然有接近一半的牛鬼蛇神,純屬烏合之眾。於是他們貼出大字報來,百般嘲笑「鐵八師」,不許這幫烏合之眾「革命」。

    我父親原本打算息事寧人,和「工紅總」井水不犯河水算了。無奈「工紅總」不依不饒,天天尋釁滋事,惹火了「鐵八師」的牛鬼蛇神。幾個工人找到我父親,說實在嚥不下這口惡氣,催著我父親反擊。我父親心裡也挺窩火,頓時一拍即合。於是,「鐵八師」的牛鬼蛇神也貼出了大字報,與「工紅總」針鋒相對。一搞大辯論,「鐵八師」幾個秀才成員們的文化特長立刻得以發揮出來,寫出的大字報政治方向把握得又准,措辭又尖刻,內容又生動;而「工紅總」內有文化的人鳳毛麟角,幾個能寫的也文化水平不高,經常辭不達意、錯字連篇。一優一劣對比明顯,工人們都喜歡看「鐵八師」的大字報。

    雙方斗了許多回合,每次「工紅總」都處於下風。時間一長,逐漸有新的成員加入「鐵八師」,甚至一些原來加入「工紅總」和其他造反組織的工人也「反水」,加入了「鐵八師」。短短三個月裡,「鐵八師」的成員竟然擴大到四百多人,已經不再是一個小組織了。此時,「工紅總」 的頭頭們有些坐不住了,私下約我父親談判,要求聯合。我父親成立「鐵八師」的唯一原因就是自保,此時見目的已經完全達到,就順水推舟將「鐵八師」併入「工紅總」。二者實現大聯合之後,成立了新的造反組織「五一一公社」,我父親只當一名普通成員,繼續過他的逍遙生活去了。

六、亂世景象
  
    高高在上的統治者不知道出於什麼目的,不斷挑撥老百姓之間互相仇視與殺戮,公然提出:「好人打好人,誤會;好人打壞人,活該;壞人打好人,反動」的口號,重複著「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的語錄,給廣泛使用暴力找到了理論根據。「文鬥」很快成為過去,漸漸地武鬥盛行起來。開始是用木棒鐵棍,後來發展到大刀長矛,後來就自製土槍土炮,最後發展到真槍實彈,越來越血腥。在一九六七年春末武鬥第一次打死人之後,單位陷入了徹底的無政府狀態,局面非常混亂。我父親感覺不能再在單位待了,於是跑回了鄭州。雖然鄭州也不是什麼太平天下,但畢竟待在家裡感覺要安全一些。

    當時鄭州市有三個比較大的造反組織形成鼎足之勢:第一個叫「河南造反總司令部」,簡稱「河造總」,主要由機關幹部組成,代表文化大革命前的既得利益者,相對比較穩健保守;第二個叫「十大總部」,主要由工人、警察組成,據說後台是武漢的「百萬雄師」,十分惡毒,特別熱衷於武鬥;第三個是「河南二七公社」,主要成員來自部分工人、郊區農民、街頭商販、無業遊民等,他們把「文革」看成自己翻身的機會;由於其成分複雜,又由七十多個大小組織合併而成,所以河南民間有「二七公社大雜燴、牛鬼蛇神排成隊」之說。

    父親回到鄭州時,恰逢三個造反組織劍拔弩張之際。那天晚上一出火車站,就碰到幾個戴柳條盔的人攔住他問:「你支不支持『二七公社』」?當時被人這樣問是十分危險的,因為你不知道對方是二七公社的人還是十大總部的,或者是跟這兩個組織都對立的其他什麼組織的。萬一答錯了往往會遭到一頓暴打,甚至是殺身之禍。幸虧我父親經歷過「反右」,政治經驗已經算比較豐富了,因此靈機一動掏出了帶在身上的工會會員證。父親的工會會員證還是在大興安嶺時發的,上面有漢文也有蒙文。我父親指著會員證上的蒙文對造反派們說:你看,我在邊疆工作,對咱們鄭州的革命形勢不太瞭解,能不能給我介紹一下?

    幾個戴柳條盔的人一聽,也變得客氣起來。原來他們是「十大總部」的,於是跟父親講了「十大總部」如何如何好,「二七公社」如何如何壞的話。我父親耐著性子聽完,當即表態堅決站在「十大總部」的革命立場。末了,這幫人還握住父親的手,自做多情地說:「保重啊,戰友!現在敵人大搞白色恐怖,我們一定要與他們血戰到底!」我父親心中暗笑,但也只得裝模作樣地道了聲珍重,也就脫身了。此後幾個月裡,我父親在鄭州街上曾多次遇到類似的盤查,均用該計對付,屢試不爽。

    當時的鄭州已是一片混亂。如果說,宋代畫家張擇端的名作《清明上河圖》描繪了當時開封城的繁華景象的話,那麼就當時鄭州市的混亂景象也完全可以畫一幅《鄭州文革圖》,定能成為傳世經典之作。一出火車站,我父親就看到站前廣場上擠滿了賣各種小吃的商販。當時各個單位都陷於癱瘓,結果意外地導致了對「資本主義尾巴」管理的放鬆,很多在「大躍進」以後已經絕跡的風味小吃此時都復甦興盛起來:炒涼粉、糊辣湯、羊雙腸、羊肉燴面都出來了,都集中在火車站擺攤。整個站前廣場熙熙攘攘,顯得熱鬧非凡。離火車站不遠,是鄭州的政治中心——二七廣場,在那裡各造反組織擺起擂台,宣傳車開來開去,高音喇叭此起彼伏。遠遠聽去,各種噪音混雜在一起如同夏日池塘裡的蛤蟆聚在一堆呱呱叫喚。單位大的開著汽車宣傳,有些小單位沒汽車,但也講究革命造反精神,派個男的拉個架子車,女的坐在上面對著麥克風念稿子。再往遠,造反派的打手們頭戴柳條盔、手持大刀長矛,還有人手持衝鋒鎗站在汽車上耀武揚威,一個個面相兇惡、不可一世。另外一些造反派則開著搶來的小轎車招搖過市,有些車已經被砸得不像樣子了:外殼癟了、車窗沒了、喇叭壞了、車燈滅了,居然也能湊合著開。車上的造反派們打個手電筒充當車燈,用木棍「當當」敲擊車門,嘴裡喊著「讓開讓開」替代喇叭。那時流行的保健方式是「注射雞血」,街道兩邊到處掛滿「注射雞血」的紅十字牌子。遠處的居民區和工業區,則因為大面積長時期的停電,一片漆黑中亮著星星點點的微弱燭光,如同墳場的熒熒鬼火。

    我們家住在鄭州市黃河路,離火車站還有一段距離。當時公共汽車已經停開,全市大部分地區天天停電,加上市面混亂,流氓猖獗、武鬥頻繁,我父親怕中暗槍流彈,晚上不敢回家。於是他在站前廣場上弄了點小吃以後,在火車站候車室長椅子上睡了一宿,第二天早晨方才回到家裡。(待續)(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