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連載】望南春與冬(40)

朱執中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27日訊】在東江邊這一片樂土,「朗記布檔」名揚了,望南村的布貨郎李朗名揚了!再加「布美價廉」、「誠信服務」作支柱,名與實一相符,不出兩年,「朗記」兩字,在望南村及附近鄉下村民中幾乎無人不曉,需買布時便會想起朗記。李朗無論推車趕墟,或者挑擔上村,銷售的布料與時俱增,利潤積累,進貨的資金也水漲船高了。

一個秋末夜晚,李朗與淑貞在屋裡小廳清點現存布匹,共有一百三十六匹,再打開儲錢小箱子,一點數,銀圓、紙幣、銀錢、銀板合計二百七十七元三角。夫妻倆越計越高興,李朗瞅著妻子說:「好傢伙,這布這錢加起來,如今我們的資金一次就可買進一百六、七十匹布了!你看,我這個估算對嗎?」淑貞笑笑說﹐「眼下你的心算早已合格,那裏還會算錯呢。」李朗順口問道,「我們在生活上是不是就可以多開支一點?」淑貞微感訝異地問:「多開支,那要看甚麼方面需要了。李朗說:「我想先抽出二百元還給岳父大人,對,也是爸。」淑貞想了想道:「這方面倒不用急。我回家曾對爸講過,錢,我們賺到一些,但還要用來把生意做大,自個花錢也很省。爸叫我們留著再發展生意。」說話間,茂林從外面回來了,一聽兒、媳正商議的事,馬上說:「親家助我們從商,起了好大作用,是清還的時候了,你倆抽個空,一起送去!」

結婚兩年多,忙於生意,李朗陪妻子歸寧,僅有兩次,常暗自過意不去。這次,他想既可拜望岳父母,也可當面表達感激之情,非去不可。抽了一個不是墟期的日子,同淑貞先到平和墟買了八斤酥餅,大半籃時鮮水果,再經此前行,午後到了欖嶺村。

婚後變得豐腴雍容的女兒突然歸寧,方圓臉配上炯炯凝神眼珠,顯得相貌堂堂的女婿亦陪同前來,令陳家父母老懷大快,三兄三嫂和幾個幼小姪兒姪女也雀躍非凡。一剎那間,這純樸農家因親人團聚而透露出感情濃郁與融和的氣氛令人感動難忘!寬敞廳堂上,女兒女婿向陳家父母請安、致謝、奉還援款,李朗一再感激岳父當日提攜援助,陳父大度地勸說把錢留著再用在生意上。一聞妹妹、妹夫明天一早還要趕墟忙生意,兩個兄弟立刻前去自養魚塘撒網捕魚,三兄到村上集市買肉沽酒,三個嫂嫂便下廚殺雞殺鴨準備佳餚。日頭西斜時分,他們一家已圍坐大圓席享受家庭美食,又暢談兩邊家常,更是樂也融融。當晚十點多鐘,李朗、淑貞便一路沐浴在明月銀光中,帶著歸寧滿腔溫馨而歡欣的情懷回到李家。那時代,這類真誠親情在望南村與附近地區隨處可見。(未完待續)(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