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顧客情境》序

以7-ELEVEN為師

文/胡志強
【字號】    
   標籤: tags:

我有很多住在海外的朋友,每次回台渡假,假期將屆回僑居地前,都會依依不捨地輕歎一聲:「回去以後,一定無法習慣沒有7-ELEVEN的日子啊!」

沒錯,什麼地方的7-ELEVEN會密集出現在你家的四周,還有茶葉蛋、大燒包、關東煮、牛肉麵等熱騰騰的熟食隨時供應?

有一位朋友夜裡鑽進被窩後,突然想到有一張銀行的帳單未繳,而當天已經是最後期限。穿上拖鞋,匆匆忙忙披件外套跑到附近的7-ELEVEN,他及時繳費,了卻一樁心事。「有7-ELEVEN真好!」這個朋友誠懇地描述這家「便利商店」帶給他的「便利」。

台灣住商混合的現象十分普遍,高度的「垂直整合」,造成便利商店的需求無所不在。根據調查,2005年台灣每2,800人就有一家超商,高居亞洲之冠。

這本書,仔細敘述了統一超商如何在台灣產業激烈競爭、個人價值觀快速變化的時代,完成了四項「不可能的任務」:零售通路的現代化、服務業的系統化、配送物流效率化、社會公益的企業化,服務了2,300百萬個顧客。

7-ELEVEN發展成4,000家門市、流通次集團的31個子公司,絕非一蹴可幾。我很好奇的是,一個賺錢的公司,究竟應該具有哪些特質和條件?

有一次,統一超商徐重仁總經理到美國北加州度假,在深山的一家商店裡,碰到一位智障的孩子向他兜售彈珠。徐總經理為了鼓勵孩子,買了一瓶,結果那個孩子又多送他一顆。他的善意,連智障的孩子也能深深感受,而予以回報。

徐總經理說:「這就是服務業要達到的境界:無聲勝有聲的親切感。」

此外,「創新」應該是7-ELEVEN成功很重要的關鍵。

7-ELEVEN從「本土化」中找出商機,一年平均賣出3,000萬顆原本被外國人認為「不登大雅之堂」的茶葉蛋。以「名產專賣店」突破地域的限制,讓人隨時隨地可享受地方美食;推出年菜預購,解決現代婦女過年時的煩惱;發展「看不見的服務」,每月有千萬筆代收帳款,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代收的費用,還意味增加了1,000萬的來客數。一鍋阿母的麻油雞,隔天便能透過宅急便從屏東送到台北;網路上訂書或CD,可以到附近的7-ELEVEN付款取貨……。這些「創新」,都是讓顧客深感窩心的服務。

此外,我覺得7-ELEVEN真是營造歡樂氣氛與幸福感的高手,透過Hello Kitty磁鐵、「小丸子家族」公仔、「霹靂系列」等贈品和玩具來販售「歡樂」,小兵立大功,創下驚人的業績。

誰能相信2005年推出促銷期只有三個月的Hello Kitty收集活動,總營收居然成長了50億新台幣?很多小朋友對Hello Kitty的磁鐵愛不釋手,讓爸爸媽媽寧願多花一點錢,達到最低消費額,把它帶回家。

我還發現:7-ELEVEN非常重視「標竿學習」,這不是模仿,而是以不同體系的比喻,激發出獨特的創意。從學習對象到企業內部本身,形成一種學習的機制。徐總經理出國時,無論旅行或參加會議,都會產生很多想法。透過「有系統」的觀察,找出答案,過陣子再回來印證。

閱讀這本書,由作者帶領我們探究4,000家門市、24小時的服務心法,讓我學到很多企業經營的策略與管理的方法,獲益良多。希望每個政府單位,都能為民眾提供如同「7-ELEVEN」一樣的服務與滿意度!

讀後,我也恍然大悟:原來7-ELEVEN帶給我們的不只是方便的購物環境而已,它的企業文化,更深深打動人心。

我真的必須說:「有7-ELEVEN真好!」◇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與鄭振鐸輩分相當地位又大致接近的那批作家中,他是仍與我們關係較多的一位。

    詩歌當行時,我們看鄭譯泰戈爾《新月集》和《飛鳥集》;圖文書時興時,他的《插圖本中國文學史》被不止一次翻印;「書話」走運時,後人所編《西諦書話》也成了範本之一。這未必是多大的緣分,卻頗為持久。現在《失書記》在台灣出版,也是一個證明。

  • 我們的歷史上,有了好幾次大規模的「燒書」之舉。秦始皇帝統一六國後,便來了一次燒書。「史官非秦紀,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這是最徹底的燒書,最徹底的愚民之計,和一般殖民地政府,不設立大學而只開設些職業、工藝學校者,有異曲同工之妙。

  • 不論做了多久的父母,都還是會有絲惶恐,唯恐自己沒有找到最正確的教養方式,擔心自己是否一念之差害了孩子一輩子,覺得若不是當初如何如何,小孩今天可能會更有佳績。
  • 習快樂指數(H)=學習動機(M)×學習自由度(F)×學習成就(A)

    學習到底是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如果可以掌握學習的快樂指數,孩子自然會覺得他們是在快樂的學習。

  • 這本書是我十年以來日記的一部分,記錄了自己成長過程中一顆心的歷練。

    最初寫這些字的時候,是寫給自己看的,有些寫給了我所逗留的網站。那些網站裡沒有熟識我的人,讓我覺得自己可以像個隱形人一樣,把自己在生活中不敢說的,羞於表達的心聲袒露出來。對愛的人緘默,對陌生人說心事,文字是我精神成長唯一的出口,那是在獨自詢問生命真相時無法壓抑的大聲呼喊,也是不想苟且流俗的決絕姿態。

  • 我在高中的時候,有一個女同學叫流光,她死於一場車禍。死的第二天,是她十八歲的生日。

    在最初的一個月裡,班上的同學以各種各樣的方式熱烈地議論著。大家對這樣的離去充滿了關注。悲傷不能說一點兒都沒有,但那只是個別人的感受。有更多人是披了悲傷的外衣,津津樂道著她死時的慘烈。畢竟,這世上苟活下去的倖存者是大多數,而意外夭折的黑髮人寥寥無幾。

  • 中醫歷史悠久,中醫文化源遠流長,中醫理論博大精深,中藥寶庫蘊藏豐富。幾千年來,中醫在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和維護國民健康貢獻至鉅,從而形成了獨特的理論體系,成為優秀民族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
  • 北宋元祐四年(1089年),蘇東坡出任杭州太守時,杭州已有37萬多人,而此時的杭州連一家醫院也沒有。蘇東坡上任後,每遇疫病流行,不得不去請外地名醫為百姓治病,然後將名醫的診斷標準及方藥,抄貼滿城,以供老百姓自行找藥,治癒疾病。
  • 這是一本不尋常的好書,雖然頁數不多,但裡頭醞釀的生死哲學卻使我在一年前讀了之後,迄今仍然無法忘懷。
  • 自我準備是進入成年期之前的關鍵,但殘酷的是,隨後也必須面對生而必死的事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