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清 劉鶚:老殘遊記序

劉鶚
font print 人氣: 762
【字號】    
   標籤: tags:

嬰兒墮地,其泣也呱(音:哇)呱;及其老死,家人環繞,其哭也號啕。然則哭泣也者,固人之以成始成終也。其間人品之高下,以其哭泣之多寡為衡,蓋哭泣者,靈性之現象也,有一分靈性即有一分哭泣,而際遇之順逆不與焉。

馬與牛,終歲勤苦,食不過芻秣(音:末),與鞭策相終始,可謂辛苦矣,然不知哭泣,靈性缺也。猿猴之為物,跳擲於深林,厭飽乎梨栗,至逸樂也,而善啼;啼者,猿猴之哭泣也。故博物家云:猿猴,動物中性最近人者,以其有靈性也。古詩云:「巴東三峽巫峽長,猿啼三聲斷人腸。」其感情為何如矣!

靈性生感情,感情生哭泣。哭泣計有兩類:一為有力類,一為無力類。癡兒騃(音:捱)女,失果則啼,遺簪亦泣,此為無力類之哭泣。城崩杞婦之哭,竹染湘妃之淚,此有力類之哭泣也。有力類之哭泣又分兩種:以哭泣為哭泣者,其力尚弱;不以哭泣為哭泣者,其力甚勁,其行乃彌遠也。

《離騷》為屈大夫之哭泣,《莊子》為蒙叟之哭泣,《史記》為太史公之哭泣,《草堂詩集》為杜工部之哭泣;李後主以詞哭,八大山人以畫哭;王實甫寄哭泣於《西廂》,曹雪芹寄哭泣於《紅樓夢》。王之言曰:「別恨離愁滿肺腑,難陶洩,除紙筆,代喉舌,我千種相思向誰說?」曹之言曰:「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意!」名其茶曰:「千芳一窟」,名其酒曰:「萬豔同杯」者,千芳一哭,萬豔同悲也。

吾人生今之時,有身世之感情,有家國之感情,有社會之感情,有宗教之感情。其感情愈深者,其哭泣愈痛,此洪都百鍊生所以有《老殘遊記》之作也。棋局已殘,吾人將老,欲不哭泣也得乎?吾知海內千芳,人間萬豔,必有與吾同哭同悲者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釋】

呱呱:形容嬰孩的啼哭聲。
號啕:大聲哭泣。
芻秣:飼養牛馬的草料。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出自酈道元的作品《水經注》中《三峽》一文。
騃:痴呆;愚笨。
城崩杞婦:春秋時齊大夫杞梁戰死,其妻於城下大哭十日,城牆為之倒塌。待其夫下葬後,投水而死。
竹染湘妃:相傳舜死後,其二妃娥皇、女英因思帝傷痛,淚沾湘江畔上的竹子,使竹盡成斑,稱為「斑竹」,亦稱「淚竹」、「湘妃竹」、「湘江竹」、「湘竹」。
彌:更加。
蒙叟:莊子的別名。
杜工部:即唐代詩人杜甫。
李後主:南唐後主李煜,字重光,初名從嘉,為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與其父李璟皆工詩詞書畫,其詞善以白描抒情,情感真切,王國維人間詞話評為神秀。
八大山人:清代書畫家朱耷的別號。朱耷(音:搭),字雪箇,號 山,明宗室。明亡後,曾剃髮為僧,因嘗持八大人覺經,故又號八大山人。中年兼宗道教,晚年以儒士終。工書法,尤善畫山水、花鳥、竹木,豪邁自然,不拘形式,為一代宗匠。
王實甫:名德信,生卒年不詳,元大都(今北平市)人。工樂府,所著西廂記,世推為北曲第一。

【作者簡介】

劉鶚(1857—1909年),字鐵雲,別署洪都百煉生。祖籍江蘇丹徒,生於江蘇六合,歿於新疆迪化(今烏魯木齊)。

劉鶚博學多才,對西方之學亦不抗拒,並鼓勵「洋為中用」。他對於水利、算學、醫學、金石等科均有涉獵。從他的作品《老殘遊記》開首對黃河結冰的描述,可以看得出當年他對水利及河道工程有過一番深入的研究。其著名作品包括《老殘遊記》及《鐵雲藏龜》。《老殘遊記》是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對當時不少時弊有很深刻的描述。《鐵雲藏龜》是第一部甲骨文集錄,奠定了後來甲骨文研究的基礎。

《老殘遊記》更多資訊請參考:http://www.epochtimes.com/b5/1/8/23/c3740.htm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予向在瀋陽,即知燕京物望,咸推司馬。及入關破賊,得與都人士相接,識介弟於清班;曾托其手泐(音:樂)平安,拳致衷曲,未審以何時得達。
  • 先君子嘗言:鄉先輩左忠毅公視學京畿。一日,風雪嚴寒,從數騎出;微行,入古寺廡(音:五)下。一生伏案臥,文方成草。公閱畢,即解貂覆生,為掩戶。叩之寺僧,則史公可法也。及試,吏呼名至史公,公瞿(音:句)然注視。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諸兒碌碌,他日繼吾志事,惟此生耳。」
  • 乾隆丁亥冬, 葬三妹素文於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
  • 吾母姓鍾氏,名令嘉,字守箴,出南昌名族,行九。幼與諸兄從先祖滋生公讀書。十八歸先府君。時府君年四十餘,任俠好客,樂施與,散數千金,囊篋(音:切)蕭然,賓從輒滿座。吾母脫簪珥(音:耳),治酒漿,盤罍間未嘗有儉色。越二載,生銓,家益落,歷困苦窮乏,人所不能堪者,吾母怡然無愁蹙狀;戚黨人爭賢之。府君由是得復遊燕、趙間,而歸吾母及銓,寄食外祖家。
  •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 母諱維貞,先世無錫人,明末遷江都;凡七支,其六皆絕,故亡其譜系。父處士君鼐,母張孺人。處士授學於家,母暇日於屏後聽之,由是塾中諸書皆成誦。張孺人蚤沒,處士衰耗,母盡心奉養,撫二弟有恩,家事以治。及歸於汪,汪故貧,先君子始為贅婿;世父將鬻(音:育) 其宅,先主無所置,母曰:「焉有為人婦不事舅姑者?」請於處士君,割別室奉焉。已而世叔父數人,皆來同爨(音:竄)。先君子羸(音:雷)病,不治生。母生子女各二,室無童婢,飲食衣屨,咸取具一身,月中不寢者恒過半。先君子下世,世叔父益貧,久之散去。母教女弟子數人,且緝屨(音:據)以為食,猶思與子女相保;直歲大饑,乃蕩然無所託命矣。
  • 江寧之龍幡,蘇州之鄧尉,杭州之西溪,皆產梅。或曰:「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音:衣)為美,正則無景;梅以疏為美,密則無態。」固也。
  • 沅弟左右:鄂督五福堂有回祿之災,幸人口無恙,上房無恙,受驚已不小矣。其屋係板壁紙糊,本易招火。凡遇此等事,只可說打雜人役失火,固不可疑會匪之毒謀,尤不可怪仇家之奸細。若大驚小怪,胡想亂猜,生出多少枝葉,仇家轉得傳播以為快。惟有處之泰然,行所無事。申甫所謂「好漢打脫牙和血吞」,星岡公所謂「有福之人善退財」,真處逆境者之良法也。
  • 余嘗北至京師,東過兗(音:眼)、泗,下金陵,觀錢塘,復泝(音:訴)大江,逾嶺(南嶺)以南,幾經萬里。其間郊原、陂(音:皮)隴、狐墟、兔窟、尤喜獨窮之。每詢土風,接人士,未嘗不嘆幸天下之太平也!
  • 杭人佞(音:濘)佛,以六月十九日為佛誕。先一日,闔城士女皆夜出,進香於三天竺諸寺,有司不能禁,留湧金門待之。余食既,同陳氏二生霞軒、詒孫,亦出城蕩舟為湖遊。霞軒能洞簫,遂以蕭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