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無法偉大的50個理由》序

書序:中國特色的 世界末日

文╱David Marriot、Karl Lacroix
【字號】    
   標籤: tags:

本書原文翻成中文本為《中國社會表層的裂痕:中國可能永遠無法偉大的50個理由》,集結了筆者在中國居住並工作二十多年來的收穫。

可想而知,中國的愛國志士甚至根本沒讀過這本書的人,會因為本書問世而產生「傷了中國人的感情」的典型反應。在這個一向集體譴責反中國「帝國主義宣傳言論」的國家,就算對事件一無所知,照樣可以口誅筆伐。

中華人民共和國絕不會輕易放過對中國的負面評論,一旦找到始作俑者,必定會大加撻伐,不管言論本身是對是錯。目前這種現象在網路上最普遍,而部落格則成了打擊言論自由的上選武器。

話說回來,底下篇章全是負面批評,開頭卻一副由衷抱歉而左右兩難的模樣,這樣子好像顯得有點自私。不過不可否認,我們在中國這段期間常常給予也收到許多善意和尊重。

中國人民把過去的歷史當成指引船隻的燈塔一樣珍惜,以為燈塔發出的光芒為他們指出了正確的道路,其實反而蒙蔽了他們的眼睛。如果中國人民跟永遠不想長大的孩子一樣,緊緊抓住偏差的過去,那麼將會永遠看不清未來。本書說明了中國社會正跌跌撞撞走向大災難,由於全球化的關係,世界上其他國家可能也是。

本書不叫《中國社會表層的美善:中國將會偉大的50個理由》,純粹因為身為揭露真相的作家,我們看見了也感受到並理解今日中國的實際狀況。此外,中國政府、中國共產黨從1949年以來就不斷書寫中國的「偉大」,遮住國家明顯的缺陷,再以共產黨的動人辭令粉飾太平。

本書也不叫《透視中國社會表層:中國可能或不可能偉大的五十個理由》,因為這就指出了一個較為平衡的研究途徑。但讀者不會在書中找到「平衡」這種概念,因為中國境內也沒有「均衡」這種東西。而且我們認為情況緊急,不能再浪費時間。況且,真相也不該被「平衡掉」,只有「存在」或「不存在」的問題。真相就是深入問題最好的支點。我們在中國社會表層發現的五十個裂痕不但存在也持續惡化,而且不該為了維護國際間的共同利益而隱藏起來、淡化處理或抵銷掉。

50個裂痕的嚴重程度不一,但都跟複雜糾結的歷史、文化傳統、共產主義、腐敗和無知密不可分。其實我們至少能舉出76個影響中國社會至深的裂痕,但經過審慎的查證,我們選出最可能打擊中國稱霸世界之雄心的50個問題。

一本鼓勵中國人民質疑、討論甚至面對自己國家之不足的著作有多重要?而且是在中國人自取滅亡,把日漸壯大的虛假信念硬是變成「真實」的存在之前(這樣的國家很難屹立不搖),趕緊振聾發聵的著作。我們來自西方世界,又缺乏中國的文化傳統和民族背景,確實曾經懷疑自己有沒有資格寫這本書。最後我們的結論是,來自較年輕文明的思想家才能寫出這種預警性的著作。因為坦白說,這樣的人較能洞悉建立一個現代社會的過程中,會反射出的各種問題和論述。

本書批判的不是中國大有可為的未來,而是它漸漸腐敗的現在。我們希望每一個理由都指出一個關鍵的問題切入點,不只對中國人民,對世界大眾也是。

本書的讀者會覺得,筆者好像把中國的未來詮釋成「中國特色的世界末日」。關於這點,恕我們難以致歉。◇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不登校:無校可歸的孩子》作者是兩位成長時期拒絕上學(本書稱為「不登校」)的日本人,他們在成人後寫出孩童時代拒學的心情、在家的過程及對學校教育的看法,其生命的歷程與誠實的反思值得家長及教育工作者參考。
  • 但是,「選擇」理論還有一個重要的優點,那就是容易讓去上學及曾經去上學的人們來接受不登校一事。靠著使用「選擇」這個名詞變成擁有不否定學校,但是可以有不登校的權利。能夠認同「學校錯了」這樣過於激烈想法的人很少,但是若是說「因為我和學校不合,所以請讓我選擇另外一條道路」的話,大家就容易以「也可以啦!」的做認同。
  • 第一眼看到這本書及書中的七章目錄標題,就不想閱讀。不只是我,恐怕大部分從事安寧療護,實際在第一線照顧臨終病人,且受過較完整訓練的醫療專業人員,也都不想讀此書。
  • 心理治療師常誤以為,赤裸裸的死亡焦慮不是針對死亡而來,而是掩蓋其他問題的幌子。珍妮佛的情況就是一例。
  • 「思鄉草」每一篇都很短,只有一兩千個字。那是應一家華僑的中文報紙副刊編輯的要求才寫的。我沒有每天都寫,大概是一周一兩篇,好像專欄的文章,有許多人愛讀。
  • 在這裡我要寫我夜行軍的奇遇。

  • 昨天開車經過一條小巷子,目睹車禍現場。我將車子在路邊小停,跟女兒旦旦說:「你等等,媽媽想送光給那兩個人。」那是一名躺在地上的歐巴桑以及一名無助的卡車司機。
  • 這是一本非常特別的書,用我輔導過的個案「歆瑋」,他現在是國立技術學院的學生。在國中時,他放棄了所有的努力;但經過「復原力」的完整輔導,他找回了自尊和自信,並為自己做最大的努力。
  • 經過幾週的輔導,歆瑋的生活作息大部分都能符合期待,但他似乎並不滿意自己。我們這一週的主題,想和歆瑋來談談,自我的認知與別人之間的落差,讓歆瑋了解什麼期待是合理的,哪些期待是無關緊要的,學習去掌好自己這艘船的船舵,不因自己或外界而動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