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
【節氣】天霜降寒月彌輝--霜降節氣到
二十四節氣霜降由來有何民俗和俗諺?霜降內含中華文化,生命面對霜寒時情有什麼省悟?「風卷清雲盡,空天萬里霜;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陽。秋色悲疏木,鴻鳴憶故鄉;誰知一罇酒,能使百秋亡。」唐元稹〈詠廿四氣詩 霜降…〉,上下看遍霜降時情:天空萬里霜降寒、風落疏林木歸山、鴻雁南渡思故鄉、豺狼獵獸藏冬糧、重陽賞菊酒一嶟。
【文史】宜長宜久 九月九日再沐重陽
九九重陽節俗在中國起源非常早。為何登高插茱萸、賞菊花飲菊花酒、吃重陽糕…都成了重陽節俗?古典籍《西京雜記》載東漢…《續齊諧記》記:汝南桓景隨費長房游學累年,長房謂曰: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曹丕獻菊、陶淵明東籬賞菊遇白衣使者送酒、白居易…都有九九重陽故事。屈原〈遠遊〉探太虛重陽境不死之鄉,生命如何宜長宜久
寒露節氣反映氣溫下降的過程,寒露到新雁南飛,寒露應秋杪,清光澄曙空。古書記載寒露三個物候為何?寒露百草枯!此外還有這節氣還有什麼俗諺?台灣新竹有名的九降風在此時降臨,造就了名產,柿餅柿乾還有……菊花黃盛。節氣觀天宇,寒露不棄衰草,善德長固永生…
秋天到了,您在做甚麼?還在懷戀夏夜星空下的篝火晚會,還是在天氣漸涼的傍晚獨自「貼秋膘」?一年四時,天地自有四時好景予人。秋天可以清淡高遠,也可以紅黃紫綠,喜悅芬芳。翰墨瀟灑的名士詠之愛之,您也莫辜負了這秋景宜人。秋意漸濃,喚上親朋好友,去品賞那秋色萬般吧。
桃花女鬥周公(下)
為擒周公桃花仙子下凡塵。傳說上古時代,玄武大帝在雪山修道時,曾用戒刀剖腹洗腸,因昏迷而把戒刀丟了。戒刀和刀鞘吸收日月精華各有造化。戒刀偷偷下凡降生為周乾,精於卜算人稱周公。桃花女銜命下凡要擒回周公。周公惡計迎親,桃花女破法出嫁…。許多傳統結婚禮俗源於桃花女出嫁…
桃花女鬥周公(上)
為擒周公桃花仙子下凡塵。傳說上古時代,玄武大帝在雪山修道時,曾用戒刀剖腹洗腸,因昏迷而把戒刀丟了。戒刀和刀鞘吸收日月精華各有造化。戒刀偷偷下凡降生為周乾,精於卜算人稱周公。桃花女銜命下凡要擒回周公。周公惡計迎親,桃花女破法出嫁…。許多傳統婚俗源於桃花女出嫁…
「秋分」日夜均分寒暑平,中國先秦時代效天地之理,在這天校正齊一度量權準器正人間公道。「秋分」意味著秋天過半,蘆花千里秋月。彼岸花「曼珠沙華」盛開在秋分,陰陽兩隔生死兩茫茫。秋氣肅殺,摧敗萬物,…古人從天地肅秋之節氣中體悟了爭逐功名利祿、懷憂動心搖情,更甚於秋氣之傷。
中秋節神話故事 弦外有真音
一到中秋,舉頭望明月,嫦娥奔月、吳剛伐桂和玉兔搗藥這些古老又長青的傳統神話故事就浮上心頭。這些天上來的消息,中秋神話故事,可能是帶著解除人間生老病死無盡苦痛循環的密訊、密碼?幾千年來一直讓人追索、探尋!年復一年……生命經過幾多年歲的追逐無解,沈靜一下心情,在中秋夜探索一下這些神話故事的弦外真音。
又逢人間中秋夜,未知今夕是何年。夢迴前朝幾多事,碧海浮波月初圓。
【文史】中秋賞月 巧聯妙對意無窮
中秋佳節,又臨,懷念「古月」情致,看一看古人的「對月」佳聯,增添過節的趣味。中秋節是個充滿歷史古意又盎滿人情詩趣的中國傳統節日。君臣、詩人墨客、商家百姓也常常「作對」應和、競技和逗趣,妙趣聯聯來。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有月即登台,無論春夏秋冬;下聯怎麼對?
【文史】露從今夜白 「白露」節氣到了
《禮記.月令篇》記載白露節氣物候為:「鴻雁來,玄鳥歸,群鳥養羞。」鴻雁來、玄鳥歸、群鳥養羞,是白露時節的三個物候。鴻、雁自北南飛;燕鳥由南北返;眾鳥開始備藏過冬食物,羞就是珍羞、美食。
【文史】爭秋奪暑——秋天第二個節氣處暑
二十四節氣:處暑,暑止。有句俗語「爭秋奪暑」,指的就是從「立秋」到「處暑」這期間天氣微妙的嬗遞演變樣貌。古人觀察處暑節物候有三;處暑有關的俗諺,表現中華文化中庶民的智慧與趣味;處暑保健養生的當令食物什麼最風行?梨子、鴨子…
7月23、24日,日本流行文化節(J-POP Summit)在舊金山的Fort Mason Center舉行,有5萬人左右到場。除了流行音樂,作為傳統文化的相撲,引起了筆者的注意。 在日本流行文化節上介紹溫泉旅館的宮本一輝(Kazut...
「中元」內涵很深厚,人們在這一天供養佛僧孝親報恩、祭祀求赦亡靈罪衍、建醮普渡孤魂野鬼,有的儀式與民俗活動延續一個月…人與天地神鬼多元時空的互動。在華人圈有七月「鬼節」、七月鬼門開的說法。台灣香港的鬼月節俗很盛大…古人的中元節俗…
中元節的起源為何?黃曆七月半有什麼文化特色?不管是佛教的盂蘭盆會、道教的中元節祭拜都落在黃曆七月十五日這一天,中華文化圈尤其是閩南、台灣還有黃曆七月是鬼節、黃曆七月鬼門開的俗諺和「中元普渡」風俗。古人怎樣過七月中元…中元節文化節俗和救贖倒懸、慈悲赦罪、超度亡靈孤魂有關…代代形成渾厚的中華文化內涵
【文史】牛郎織女跨時代的愛情 流傳至今
牛郎織女的七夕愛情故事真是綿亙流長,鵲橋一年一會歲歲相繫。牽牛、織女本是河漢星辰,怎得入了人間?這源流上逤中華文化兩千年。漢朝上林苑昆明池就有牽牛織女的石像,漢畫像石有浪漫畫的天文牽牛織女畫。七夕,是世間綿綿不絕的情人節話本,有情人眷屬間堅貞的承諾更添天長地久的德義。
七夕何夕?巧絲針情恩愛義合上下二千年!七夕女兒節「乞巧」望良緣,追索中國文化探查乞巧風俗歷經二千年歷史。探漢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的七夕乞巧、卜巧、丟巧的風俗,歷代歲時記展開原貌,卜巧得良緣,其心永固!
七夕情深情淺
七夕神話故事淒美動人,亙古不衰,星空浩瀚,銀河浩渺,天上的牽牛、織女二星宿被人間譜成了人格化的愛情故事代代傳誦。
【文史】梧桐一葉知秋 立秋節氣與風俗
立秋每年約在陽曆8月7-8日間到來。立秋在二十四節氣中是表示寒來暑往變化的一種節氣。梧桐是立秋的代表植物,一葉知秋,南宋宮中有報立秋來的儀式,少不了梧桐。唐宋立秋應時風物詩婦女童子剪戴楸葉,表秋意。一場秋雨一場寒,立秋來了,物候中少不了寒蟬,;立秋俗諺,看雷、雨、熱度的臉色。
【文史】大暑溽暑清補養生 大雨時行驚洪災
大暑,年中最熱的時節登場了,大暑也是夏季最後的一個節氣。中國古人在大暑節氣中早有排除溼熱「清補」的養生之道,同時也掌握了大暑前後的三伏天期間「冬病夏治」的調虛補強的時機。大暑前後中國大陸頻頻發生超歷史紀錄的水災,警示人必須重視人與環境間的因果循環…
外媒:中國人過生日為什麼要吃長壽麵
中國人過生日時,長輩們通常會準備長壽麵,祝賀「壽比南山」,而且還說麵條要越長越好。
今日一陰生 夏至節俗與自然節氣
中國人很早就有夏至節俗,夏至的至有三義,夏至這節氣在中國起源甚早,周朝天子已經在夏至祭地,〈夏至九九歌〉描寫夏天的氣候與景象演變。夏至,今日一陰生。天地運行帶來了季節的循環變化,夏至天地陽消陰長步入轉折起點。 夏至,中國人講「天人合一」,表現在節俗生活、自然和民諺中。
中國古代宮廷怎樣過端午節?唐太宗御筆親書「飛白扇」贈予功臣司徒長孫無忌及吏部尚書楊師道,「庶動清風,以增美德」。在慶祝端午的宮中行事中,皇帝在端午日多會以「服翫相賀」,以隨身使用或游藝的小東西賞賜臣下。這個中華傳統文化影響了民間也影響了近鄰的韓國。
古風端午
古人的端午節,天光未亮,一行行的藥翁已在綠茸茸的山上採藥,衣角早被露水打濕。宋吳自牧《夢梁錄》: 「此日采百草或修製藥品,以為避瘟疫等用,藏之果有靈驗」。百藥中尤以端午的艾蒿藥效最佳。不只是藥翁,尋常百姓也要起早採藥「三年之病,求七年之艾。」「採藥復採藥,采采西復東。麻長村徑狹,曲折隨兒童。采采及墟墓,偶與前林通。前林樹木嘉,就蔭當清風。村人競採藥,怡情聊與同。盤桓不能歸,永日以從容」。
港台日本、朝鮮半島及東南亞的端午節
端午節當日在香港是公共假期。每年端午節,港人都會舉行龍舟競渡、使用龍舟進行祭祀儀式、游龍舟水以及吃粽子等,而於每次的龍舟賽前均會舉行「放紙龍」等儀式。不少港人利用龍舟祭祀還神。 日本 日本的端午節固定於每年陽曆的5月5日,在日語中「菖蒲...
端午節菖蒲湯沐浴 從中國古代傳日韓
古來神傳文化世世代代的增益使得端午節俗非常豐富。在中華文化中端午節是三大傳統民俗節日之一,不僅在華人圈,包含韓國、日本等等早年受到中華文化浸潤之國都有端午節慶的習俗。中國古傳「菖蒲湯」驅瘟辟邪成了東亞文化圈的特色。
淺說端午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要到了,兒時的順口溜將思緒帶到了童年記憶中歡樂的端午佳節。
端午節習俗 插蒲艾佩香包辟邪毒
端午時節正值溽暑濕熱驅動百毒齊出之端,在民間,除瘟辟邪保健康成了重點要事,故而在傳統習俗中,如插蒲艾、佩香包、貼鍾馗像等等的行事,都含有除瘟辟邪健身的意涵,從今之科學觀點來看,也能明白古人的先見與智慧之一端。
每年一到黃曆的五月午日,即端午節,這一天的正午十二時,汲取的水就是「午時水」。關於「午時水」,古來就有神奇的傳說。傳說中的午時水又以井水最佳。「午時水」是至陽之水,能鋒利鐵刀鐵具、禳解陰毒之氣。台灣「劍井」是午時水傳說的代表,一尺許的井深,湧泉三百多年汨汨不斷。
天井—家藏小宇宙 江南濕熱多雨,尤其梅雨季節,用於採光、通風、隔熱、防潮、排水的天井就必不可少了。天井和北方的院子還不一樣,雖然也是四面圍合,但卻是高而深的露天小空地,有長方形的,也有圓形的,寬窄各異。大戶人家動輒要布置十多個天井,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