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
古時的元宵節熱鬧過「狂歡節」,浪漫過「情人節」。中國傳統元宵節的活動,蘊含的浪漫情懷、傳統倫理的感召力,以及中華文字的底蘊,是西方節日所沒有的。
元宵節是人與燈之會,正月十五新年的第一個滿月夜,賞月共賞燈,有情又有趣。古來稱「上元節」,天神的日子,是天上共人間的盛會。說說元宵節的來源歷代和賞燈會勝景……今2017年是丁酉年,天火剋地金。預言書《推背圖》指出「乾坤再造在角亢」的天象就在今年。丁酉過元宵節的意味就更深長!中國人能否再造新天地?怎樣禳災得福?
【紅樓夢元宵燈謎】迎春有功無運也難逢
《紅樓夢》曹府中的元宵燈謎,既是燈謎又是讖語,暗喻劇中人的命運,可謂一語兩關的雙關語、雙關謎語,頗堪玩味 。看看下面這迎春寫的燈謎:天運無功理不窮,有功無運也難逢。因何鎮日紛紛亂,因為陰陽數不通。──打一物
立春「咬春」民俗 怎咬得春住?
春色到人間,立春日,吃具有微辛味的春蔬,可以醒「春睏」,也促進人身體臟氣的運行,發散寒氣,活絡身體、奠定一年健康的基礎。南北朝時代《荊楚歲時記》記載「立春日,作五辛盤。……辛盤得青韭。」到了明、清時代吃春蔬蘿卜(蘿蔔)叫「咬春」,形成一種很普遍的節氣民俗。
【二十四節氣】春色到天涯 立春賀年豐
立春到,春回大地!古人對立春有多重視?什麼是立春真精神?禮記,效法天之理則,天子春祭賞百官施惠百姓、法日月星辰的天綱為王朝綱記;慈悲生命、存幼孤無伐木,永續善用。東漢立春立土牛勸春耕,延續到清朝廷立春牛迎春打春擊春牛。看各朝代的立春禮儀,咬春文化,生機飲食保健,春盤、春餅、春筵,詩人踩春的生活美學…
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居二十四節氣之首,又叫「打春」,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 。此日春已開啟了序幕,大自然奏響了春之序曲,這一日被人們寄予了美好的希望。古時從官方到民間,這一天處處充溢著喜慶的氣氛,人們以各種方式迎春、慶春。
2月3日立春日恰逢正月初七的「人日」。立春與人日同一天,似乎預示著新人類、新世界的來臨,也似乎與《推背圖》中「乾坤再造在角亢」的天象相吻合。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凝聚了「二十四節氣」行事曆的智慧。經過嚴寒的冬眠之後,「立春」的節氣打響春回大地第一炮,這時候從中央到地方官府都有「立土牛」、打春」、「擊春」、「鞭春」等禮俗儀式,提醒人民要春耕了!東漢以來就有記載,清朝朝廷更是尊重這種古禮儀貫徹其精神。現代農民在立春也不忘春牛……
粗獷豪放西北風鳳翔木版年畫
藝術之鄉的一枝奇葩 木版年畫是寶雞民間藝術中一枝古老獨特、別具風采的藝術奇葩,深受關中廣大農村群眾的喜愛。寶雞的木版年畫產地主要在風翔。鳳翔古稱雍州,是秦人的祖地,與岐山緊鄰,西南距寶雞市僅47公里,古為「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這裡氣候溫和,人們多有信仰,生活富足,民俗活動豐富,年畫藝術是古來一寶。
古代天文學家在觀天象時,依照十二種動物的生活習慣和活動的時辰,確定了十二生肖。因此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生肖。中國生肖的排序,除了時辰關係之外,還有更深的內涵。下面就來看看如果我們將十二生肖兩兩合為一組,會出現怎樣有趣的對應呢? ...
年菜話吉祥 大吉大利好彩頭
大吉大利年夜菜博得好彩頭!「闔家團圓」是年夜飯家宴最重要的象徵意義。昔日農村社會物質較缺乏,趁著家人團聚擺上各式山珍海味,平時不常吃的雞鴨魚肉樣樣上桌,也是犒賞一家子整年來的辛勞。另外,食物的名稱也取其圓滿吉利,象徵大吉大利,為來年先博個好彩頭。
新年來了怎知道?中國上古計年學問大
年年歲歲,送舊年去又迎新歲來,人們稱「年」也稱「歲」,中國上古堯舜、夏商周三代來有哪些計年的方法?「歲」與「年」同義嗎?今人精密的計算太陽的周天運行來計年,其實,中國古代的天文科學早就很發達,生命直通宇宙,從中國古代的計算一「歲」的方法就可以看出來。
怎樣準備慶祝中國新年?80歲老奶奶告訴你
在世界各地,有華人的地方幾乎都會有準備過中國新年的氣氛:打掃房子、購買新衣服、到銀行去換新鈔票。以下是一位80歲的廣東籍老奶奶給自己的孫女開出的過年準備清單,老人家認為,遵循這些傳統習俗,會給一家人帶來新一年的好運氣。
雞吉向上 過年迎春民俗對聯集祥
歡喜過好年!除歲過年慶團圓是中國人的傳統文化,歲除迎新春之際,遊子紛紛返回鄉梓。過年、新年常見的年俗、食俗有哪些?年糕發糕、甜粿菜頭粿……對應什麼吉祥象徵?民俗集錦十二對聯一一道來……
大吉大利雞年說春聯 行行業業吉對
「春聯」真是中國民俗文化中的喜寶,歷代文人墨客的佳作集成中華文化的一寶,煥煥新聯閃閃耀采,連接中華文化根本的道德文明,「福地行善喜自在 心田種德花來香 慈悲喜捨福壽全(橫幅)」。欣逢雞年,雞年報喜大吉春聯,「大吉大利」例如…還有各店家的春聯和氣生財妙對又俏皮有,趣表現本家「獨門」的妙活巧藝。例如……
【文史】節氣大寒喜過年 喬松青青迎來春
俗語說大寒過年。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冬季的最終個,大寒詩詞描寫天地人情。知道古人觀測大寒物候有哪三候?大寒時節,寒氣從地底徹透而出,大寒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大寒的俗諺能預測來年的天氣嗎?大寒節氣中正值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大節-過年,過年有哪些有趣的年菜?還有古人巧妙嵌入節氣名稱的巧對聯…
節氣花信風 臘梅香濃勝小寒
二十四節氣和花信風 中國人觀察天地感應了陰陽節氣的變化,立下了二十四節氣,以序時應事;花草感應天地陰陽節氣的變化,生了花信風--各自應氣候著花期、展花顏,花信風吹捎來花開訊息給人間添風情。小寒花信風梅花先到,臘梅花開喜年來。鄢陵蠟梅冠天下, 楚梅天下第一梅…
傳統節日臘八、臘月的源起很古久了,知道「臘」和「臘八」節怎樣合一的嗎?從經典史籍與詩人作品中說分明…上接三代、漢南北朝、下承唐宋元明清,歲去年來,古人每逢節氣更迭、歲中節俗,歡慶之、感懷之,詩人們在節中暢言己志、流露真情,常見雋永的作品。逢臘八,歷代詩人的佳作,看歷史掌故、啟迪生命的追尋…
【文史】三九小寒冰上走 臘八養生粥中藏
二十四節氣,三九小寒冰上走,「冷在三九」,為什麼說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時節?古代中國小寒顯現哪些物候現象?2017年小寒巧遇臘八看食補食俗文化臘八粥,怎樣小寒養生?節氣生活美學…
俄羅斯人怎麼過新年?
新年是俄羅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不論大人還是小孩,人們總是熱切的期盼著新年的到來。十二月三十一日晚上為除夕夜,新年慶祝一直要到一月一日凌晨。半夜的時候俄羅斯所有的電視台一起直播克里姆林宮自鳴鐘的鐘聲。在這時人們伴著鐘聲開香檳歡呼,並許下對新的一年的期許,然後是互贈禮物。
雞年談吉俗  畫雞辟邪來源於重明鳥?
過年民俗百問 「雞」在中國年畫中本有特別的意義。2017年是丁酉雞年,有關「雞」的年俗更是惹人玩味。古時除夕、新年在門窗上畫雞、貼雞畫窗花來驅鬼怪邪氣,這起源在上古的堯帝時代就有傳說,和神禽重明鳥有淵源。
中國黃曆十二月初八,也就是臘月初八這一天,原來是一個傳統節日,是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和避邪的。因為臘祭在十二月舉行,朝朝代代這樣沿襲下來,就把這個冬末春初、新舊交替的月份稱「臘月」。到南北朝時期,黃曆十二月初八被正式定為「臘八節」。
有別於一般樣式簡單的蠟燭,以德國傳統工法製作的雕刻蠟燭,採用不同顏色的蠟層與切片,創造出奪目的立體表面裝飾,猶如藝術品般,讓人捨不得拿來使用。
【文史】今日一陽生 冬至節氣到
冬至陽生春在望,二十四節氣中冬至又稱「初歲」,冬至三物候現象含有甚麼哲理?冬至是大節日,中國歷代冬至節俗也很多,為何魏晉南北朝時人吃赤豆粥?北宋時視冬至如過年,建「鐘鼓樓」檢校時刻漏、報時;清代宮中傳出過冬雅緻遊戲「九九消寒圖」配合「九九歌」「數九」望春風…形成一種節氣的智慧,也是民間一種益種休閒和啟蒙教育。
2016年12月21日冬至,這個在大陸即將消失的節日,在香港卻非常受到重視,稱「冬至大如年」。這一天全家人都要回家團圓吃飯,俗稱「做冬」,聚餐的樣式絕不遜於大年三十晚的團年飯,菜式也特別豐富,有盆菜、火鍋、湯圓等,更保持著「無雞不成宴」的傳統。
【文史】玉琢百千態 大雪節氣到
「大雪」二十四節氣第二十一個,每年在陽曆12月7日前後一日到下個節氣「冬至」前的這半個月期間。「大雪」古物候,「大雪」俗諺、習俗、地方風采、歷史留影、生活美學,詩人俯仰天地詩情…
【節氣】高風催過雲 小雪閒中過
「小雪」二十四節氣第二十一個,在陽曆11月22日前後一日到下個節氣「大雪」前的這半個月期間。小雪反應降水狀況。「小雪」古物候,「小雪」俗諺、習俗、地方風采、歷史留影、生活美學、詩人俯仰天地詩情…
正宗榫卯工法在台灣 銘木李界煌向世界發聲
正宗榫卯工法在台灣,銘木木工廠李界煌,承傳家族三代榫卯工法,「材料真、工法真,銘木要一路真到底!」李界煌深知快速工法的產製品雖控制了市場,但是正統榫卯工法的承傳信念,李界煌一定堅持下去!
【文史】天懍降寒 隨處一欣然 立冬節氣到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四立」的一個,中國曆法中是以「四立」作為四季的開始,立冬就是冬天的開始。「立冬」的俗諺、「立冬」的地方采風、歷史留影、詩人陸游「隨處一欣然」的詩情胸懷,看這裡…
今年 11月7日是立冬日。立冬是冬季的第一節氣, 太陽到達黃經225度。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也是人們進補的最佳時期。不過,今年立冬日,多個地區出現反常氣候,中醫師提醒,市民進補應做相應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