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道林初從東出,住東安寺中。王長史宿構精理,並撰其才藻,往與支語,不大當對。王敘致作數百語,自謂是名理奇藻。支徐徐謂曰:「身與君別多年,君義言了不長進。」王大慚而退。
林道人詣謝公,東陽時始總角,新病起,體未堪勞,與林公講論,遂至相苦 。母王夫人在壁後聽之,再遣信令還,而太傅留之。王夫人因自出云:「新婦少遭家難,一生所寄,唯在此兒。」因流涕抱兒以歸。謝公語同坐曰:「家嫂辭情慷慨,致可傳述,恨不始朝士見。」
裴散騎娶王太尉女,婚後三日,諸婿大會,當時名士,王、裴子弟悉集。郭子玄在坐,挑與裴談,子玄才甚豐贍(4),始數交,未快。郭陳張甚盛,裴徐理前語,理致甚微,四坐咨嗟稱快。王亦以為奇,謂諸人曰:「君輩勿為爾,將受困寡人女婿!」
初,注《莊子》者數十家,莫能究其旨要。向秀於舊注外為解義。妙析奇致,大暢玄風,惟秋水至樂二篇未竟而秀卒。秀子幼,義遂零落,然猶有別本。郭象者,為人薄行,有儁才,見秀義不傳於世,遂竊以為己注。乃自注秋水至樂二篇,又易馬蹄一篇,其餘眾篇,或定點文句而已。後秀義別本出,故今有向郭二莊其義一也。
中朝時有懷道之流,有詣王夷甫咨疑者。值王昨已語多,小極,不復相酬答,乃謂客曰:「身今少惡,裴逸民亦近在此,君可往問。」
鍾會(1)撰《四本論》(2)始畢,甚欲使嵇公(3)一見。置懷中,既詣,畏其難(4),懷不敢出(5)。 於戶外遙擲,便面急走。
鄭玄家奴婢皆讀書。嘗使一婢不稱旨(1),將撻之,方自陳說。玄怒,使人曳著泥中(2)。須臾復有一婢來,問曰:「胡為乎泥中(3)?」答曰:「薄言往愬,逢彼之怒(4)。」
簡文為相,事動經年(1),然後得過,桓公甚患其遲,常加勸勉,太宗(2)曰:「一日萬機(3)那得速。」
王劉與林公共看何驃騎,驃騎看文書不顧之。王謂何曰:「我今故與林公來相看,望卿擺撥常務,應對玄言,那得方低頭看此邪?」何曰:「我不看此,卿等何以得存?」諸人以為佳。
王安期為東海郡,小吏盜池中魚,綱紀推之。王曰:「文王之囿,與眾共之,池魚復何足惜?」
陳元方年十一時,候(1)袁公,袁公問曰:「賢家君在太丘(2),遠近稱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彊者綏之所德,弱者撫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嘗為鄴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異世而出,周旋動靜,萬里如一。周公不師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
陳仲弓為太丘長,時吏有詐稱母病求假,事覺收之,令吏殺焉。主簿請付獄,考眾奸。仲弓曰:「欺君不忠,病母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考求眾奸,豈復過此?」
桓玄義興1還後,見司馬太傅,太傅已醉,做上多客,問人云:「桓溫來欲作賊,如何?」桓玄伏不得起。謝景重時為長史,舉板答曰:「故宣武公黜昏暗,登聖明,功超伊霍。紛紜之議,裁之聖鑒。」太傅曰:「我知,我知。」即舉手云:「桓義興,勸卿酒。」桓出謝過。
張天錫為涼州刺史,稱制西隅,既為苻堅所禽,用為侍中。後於壽陽俱敗,至都,為孝武所器,每入言論,無不竟日。頗有嫉之者,於坐問張:「北方何物可貴?」張曰:「桑椹甘香,鴟鴞(音:吃消)革響,淳酪養性,人無嫉心。」
孝武將講《孝經》,謝公兄弟與諸人私庭講習。車武子難苦問謝,謂袁羊曰:「不問則德音有遺,多問則重勞二謝。」袁曰:「必無此嫌。」車曰:「何以知爾?」袁曰:「何嘗見明鏡疲於履照,清流憚於惠風?」
謝胡兒語庾道季:「諸人暮當就卿談,可堅城壘。」庾曰:「若文度來,我以偏師;康伯來,濟河焚舟。」
荀中郎在京口登北固望海云:「雖未覩三山,便自使人有凌雲意。若秦漢之君,必當褰裳濡足。」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議,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謝太傅語王右軍曰:「中年傷於哀樂,與親友別,轍作數日惡。」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賴絲竹陶寫。恆恐兒輩覺,損欣樂之趣。」
桓公北征經金城,見前為琅邪時種柳,皆已十圍,慨然曰:「木猶如此,人何以以堪!」攀枝執條,泫然流淚。
謝仁祖年八歲,謝豫章將送客,爾時語已神悟,自參上流。諸人咸共歎之曰:「年少一坐之顏回。」仁祖曰:「坐無尼父,焉別顏回?」
郗(音:吃)太尉拜司空,語同坐曰:「平生意不在多,值世故紛紜,遂至臺鼎。朱博翰音,實愧於懷。」
諸名士共至洛水戲,還,樂令問王夷甫曰:「今日戲樂乎?」王曰:「裴僕射善談名理,混混有雅致。張茂先論史漢,靡靡可聽。我與王安豐說延陵、子房,亦超超玄箸。」
諸葛靚(音:敬)在吳,於朝堂大會。孫皓問:「卿字仲思,為何所思?」對曰:「在家思孝,事君思忠,朋友思信,如斯而已。」
嵇中散既被誅,向子期舉郡計,入洛,文王引進,問曰:「聞君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對曰:「巢、許狷介之士,不足多慕。」王大咨嗟。
司馬景王東征,取上黨李喜,以為從事中郎。因問喜曰:「昔先公辟君不就,今孤召君,何以來?」喜對曰:「先公以禮見待,故得以禮進退;明公以法見繩,喜畏法而至耳!」
鍾毓、鍾會少有令譽。年十三,魏文帝聞之,語其父鍾繇曰:「可令二子來。」於是敕見。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對曰:「戰戰惶惶,汗出如漿。」復問會:「卿何以不汗?」對曰:「戰戰慄慄,汗不敢出。」
南郡龐士元聞司馬德操在潁川,故二千里候之。至,遇德操采桑,士元從車中謂曰:「吾聞丈夫處世,當帶金佩紫焉有屈洪流之量,而執絲婦之事。」德操曰:「子且下車。子適知邪徑之速,不慮失道之迷。昔伯成耦耕,不慕諸侯之榮;原憲桑樞,不易有官之宅。何有坐則華屋,行則肥馬,侍女數十,然後為奇?此乃許、父所以慷慨,夷、齊所以長歎。雖有竊秦之爵,千駟之富,不足貴也!」士元曰:「僕生出邊垂,寡見大義。若不一叩洪鍾,伐雷鼓,則不識其音響也。」
荀慈明(1)與汝南袁閬(2)相見,問潁川人士,慈明先及諸兄。閬笑曰:「士但可因親舊而已乎?」慈明曰:「足下相難(3),依據者何經(4)?」閬曰:「方問國士(5)而及諸兄,是以尤(6)之耳。」慈明曰:「昔者祁奚(7)內舉不失其子,外舉不失其讎,以為至公。公旦(8)文王(9)之詩,不論堯舜之德,而頌文武者,親親(10)之義也。春秋(11)之義,內其國而外諸夏(12)。且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不為悖德(13)乎?」
孔融被收(1),中外(2)惶怖(3)。時融兒大者九歲,小者八歲;二兒故琢釘戲(4),了無遽容(5)。融謂使者曰:「冀(6)罪止於身,二兒可得全不?」兒徐進曰:「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尋(7)亦收至。
    共有約 84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