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文化漫谈(四)

茹桥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13
【字号】    
   标签: tags: , , ,

西汉、东汉时期

在卓具军事才能的韩信相助之下,汉高祖刘邦一统天下。公元前201年正月,诸侯及将相们共同尊请汉王为皇帝,建立西汉,定都洛阳。

王莽辅政六、七年后,公元8年,王莽废孺子,自己做了皇帝,改国号为新,西汉亡。公元23年,王莽被长安的反叛者杀死,新室灭亡。之后汉室宗亲刘秀赢得了天下,东汉从光武帝刘秀起,历经近二百年历史。

汉代时期的陶制品无论在质地、品种、工艺以及装饰手法等诸方面都非常繁盛。陶器有灰陶、硬陶、铅釉陶等;装饰手法采用印纹、划纹、堆纹、暗纹、彩绘、浮雕、镂空等等。汉代前期的陶塑制品与秦代陶塑风格相近,型体较大,形象生动质朴,栩栩如生。在陕西咸阳、江苏徐州发现的西汉时期兵马俑,其造型、阵容展现出当时的艺术风格。

西汉在经过“文景之治”后,在汉武帝时期达到了鼎盛时期。其人文艺术、自然科学、手工业、造纸业、商业、水利等都达到了一个繁荣的时期。

鸠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神鸟,《周礼》载:“罗氏献鸠养老,汉无罗氏,故作鸠杖以扶老”。是说到了汉代以后,因为没有了专门捕捉鸠鸟献给老人的罗氏了,就只好取鸠鸟吉祥长寿之意,将手杖的头雕刻成鸠送给老人,希望老人们能够得到神鸟的保佑,长生不老。所以古人常把鸠装饰在器物上。

1969年,在山东省济南市北郊无影山南坡的一座西汉墓中,同时出土了三件彩绘陶塑,其中一个彩绘陶高53.5厘米,为西汉时期所制,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该陶器呈鸟形似鸠,鸟形生动逼真,展翅欲飞,似传说中的神鸟。鸟背之上站立有3个人,其中一人身着赭色衣,双手撑圆盖伞,其前边有2人,拱手对立,均着朱色衣。两翼各载一鼎,形制相同,鼎身各绘两个心形红色纹,人形足。

这件彩绘陶器反映了一个令人向往的神仙世界。仙人乘着飞翔的神鸟,遨游那虚无缥缈的神仙世界。表现了汉代人们追寻长生不老、修炼成仙的真实写照。

汉代是中国陶瓷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虽然商代中期就出现了原始瓷器,但瓷器真正的繁荣时期开始是在东汉,瓷器的坯胎由粘土或瓷石等复和材料制成,在摄氏1200~1300度的高温中烧制而成,胎体坚硬、密度高、细薄而不吸水,之后在胎体外面施釉,釉面光滑不脱落。

西汉,罐为灰色陶质,口微内敛,平底,四耳,腹中部饰一道凹弦纹。肩腹饰以拍印方格纹。腹下部饰以三道不太清晰的刻划弦纹。方格纹装饰是汉代最流行的一种花纹装饰。

汉代的陶瓷器许多器形模仿铜器造型,造型饱满浑厚,表面被广泛施釉。器物表面施釉烧成温度约在摄氏950~1000度之间。由于属低温釉,因此现在所见到的一些汉代陶瓷器表面有细微碎纹。到汉代为止,南方已出现比较成熟的龙窑,窑室增大并缩短烧制时间,此时期北方使用的馒头窑也得到较好的改善。

--转载自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根深蒂固的植入中国的古代文化之中,古人的思想、行为方式以及反映到各行各业,也无不体现着这一理念,谁都明白“天时”、“地利”、“人和”才能交织出世间一切的昌盛与顺遂,这即是《易纬》所言:“父天母地以养人”的真意。
  • 只要人人体认到天人合一的妙谛、天人合一的美,不再麻木无知的放任自己与旁观他人的恣意毁坏环境,而是用心认识、积极参与弥补,并立即改变自我、自私的观念,我想这个将颓的人间,仍有恢复原貌的机会。
  • “男左女右”的习俗还和古代人的哲学观关系非常紧密。在传统文化的概念里,宇宙中贯通事物的两个对立面就是阴阳。自然界的事物有大小、长短、上下、左右等等...........
  •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许多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能流传至今,要归功于那些历代的史官们。
  • 史书承载着历史与未来,但写作史书却是一项艰辛、严肃的巨大工程。因此上古之人把史官称为“天官”,认为史官记录历史,具有监督至高无上的皇帝谨言慎行的作用,让皇帝约束自己,善待苍生。
  • 古人认为,天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把“天”视为至高无上的神和最高主宰,人必须按照“天道”行事。天坛,就是皇帝用来祭天、祈谷的地方。
  • 中国是世界上信史最长、最完整的国家。中国人可根据历史来判断现实,就是说历史是用来记录功绩、纠正过失,分清善恶、辨别好坏。那么这就要求做史官的人,必须做到如实记录。
  • 相传是神祇伏羲确定了最早的姓氏,自姓为风,从此,中国人开始有了姓氏。
  • 石窟艺术由建筑、彩塑、壁画三大类组成,彩塑是佛教供奉的主要神灵,是石窟艺术的主体,由于内容丰富,它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其它,因此石窟以彩塑著称于世。
  •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