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100个为什么】

为什么古代把钱又称为“青蚨”?

心语
font print 人气: 3232
【字号】    
   标签: tags:

唐朝高僧寒山《诗.一二O》云︰“囊里无青蚨,箧中有黄绢。”另明朝冯梦龙所编《警世通言.金明池吴清逢爱爱》:“倘有四方明医,善能治疗者,奉谢青蚨十万。”上述在诗或书中出现的“青蚨”,都是代指钱。

那么,为什么古代把钱又称为“青蚨”呢?

青蚨,古书中说的一种虫,形似蝉而稍大,可食用。青蚨又称为鱼伯,如唐朝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八.支动》上载︰“青蚨似蝉而状稍大,其味辛可食。……一名鱼伯。”

在《太平御览.卷九五O》引西汉刘安所撰《淮南万毕术》︰“青蚨还钱︰青蚨一名鱼,或曰蒲,以其子母各等,置瓮中,埋东行阴垣下,三日后开之,即相从。以母血涂八十一钱,亦以子血涂八十一钱,以其钱更互市,置子用母,置母用子,钱皆自还。”

此外,晋朝干宝撰《搜神记》中也记载︰“南方有虫,名‘(虫敦)(虫禺)’,一名‘(虫则)蠋’,又名‘青蚨’。形似蝉而稍大,味辛美,可食。生子必依草叶,大如蚕子,取其子,母即飞来,不以远近,虽潜取其子,母必知处。以母血涂钱八十一文,以子血涂钱八十一文︰每市物。或先用母钱,或先用子钱,皆复飞归。轮转无已。故淮南子术以之还钱,名曰‘青蚨’。”

因此,根据上述记载得知,青蚨是南方的一种虫,名叫(虫敦)(虫禺)、(虫则)蠋,又叫鱼伯。它长得像蝉,体形也比蝉稍微大些,食之味道辛辣鲜美。青蚨产的卵必须依附在草叶上,大小像蚕蛾卵。

传说,把相同数量的母青蚨和子青蚨,抓起来放进瓮中,将它们埋进朝东的阴暗矮墙下,三天后打开,它们就会相互追随。如果有人抓了子青蚨,母青蚨就会马上飞来,不管当时母青蚨在子青蚨的附近或远处;就算偷偷地把子青蚨抓走,母青蚨也一定知道藏子青蚨的地方。

有人用母青蚨的血涂在八十一枚铜钱上,用子青蚨的血涂在另外八十一枚铜钱上,每当购买东西时,有时先用涂了母青蚨血的钱,或有时先用涂了子青蚨血的钱,不久用掉的钱都会再飞回来,如此这般轮流使用,钱就像永远都用不完一样。

因此,在《淮南万毕术》一书中,有“青蚨还钱”的说法,于是称这种能使钱返回的方法,叫作“青蚨”。后来,青蚨慢慢地就成为钱的代称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