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史”

作者 : 棱微
font print 人气: 33
【字号】    
   标签: tags:

中国是世界上信史最长、最完整的国家,中国人可根据历史来判断现实。唐代史官刘知几说:“盖史之为用也,记功司过,彰善瘅恶,得失一朝,荣辱千载”(《史 通》),也就是说,历史是用来记录功绩、纠正过失,分清善恶、辨别好坏。那么这就要求做史官的人,必须做到如实记录。

在黄帝时期,就有史官了。沮诵、仓颉就是史官,他们那时负责造字。据说仓颉有四只眼睛,他通过眼睛观察到万物的形状,模拟出他们的声音、形状,创造出象形字和形声字,通过一些事物表达意思,创造会意字。

“史,记事也。从又持中。中,正也。”(《说文解字》)就是:史,是记事,坚持公正直笔。所以对于史官的要求也就一目了然,就是要如实地记录,不得偏私,而且古时还有一个规定,君王不许观看当朝史书。

唐太宗李世民在魏徵死后曾说过:“人们用铜做成镜子,可以用来整齐衣帽,将历史作为镜子,可以观察到历朝的兴衰隆替,将人比做一面镜子,可以确知自己行为的得失。魏徵死去了,朕失去了一面绝好的镜子。”从这句话我们知道,李世民是通过历史、人言,来知道自己行为上的过失。

所以贞观二年,他在门下省设立了两名起居郎。贞观十年,褚遂良做了起居郎一职,专门记录皇帝的一言一行。

在《史馆杂录上》李世民和褚遂良(他的父亲褚亮是秦王李世民文学馆的十八学士之一)有这么一个故事:一日,李世民很想看《起居注》,想知道自己的言行上有什么过失,从而可以改正,就问:“你记的那些东西,君王本人可以看吗?”

褚遂良回答说:“今天所以设立起居之职,就是古时的左右史官,善恶必记,以使皇帝不犯过错。我是没有听过做皇帝的自己要看这些东西。”

李世民又问:“我如果有不好的地方,你一定要记下来吗?”褚遂良回答说:“我的职务就是这样,所以您的一举一动,都是要写下来。”门侍郎刘洎说:“即使您下令让褚遂良不记录,天下的人也会记录的。”

李世民问房玄龄:“为什么君王不能看看国史?”房玄龄说:“国史是善恶必记的,担心自己所记录的事会触犯圣意,从而篡改历史,所以才规定君王不许看当朝史书。”

李世民说:“但是我和历代君王想要看史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史书记录的是我的功绩,那就不要提了,我的过失当然可以记录在史书上,只是我希望你一定能告诉我,这样我才能注意自己的言行,不犯同样的过错。”

中国历史之所以能保存如此完整,是因为古代不乏有史官,因公正撰写历史而遭受刑罚,甚至丢掉性命的例子。

正因为古时规定,君王不能观看当朝历史,史官要公正如实地记录,才能使我们今天能看到古代的真实历史,才能知道圣贤的德行,小人的奸诈,才能知道如何面对个人的荣辱、得失,才能看到几千年的朝代更替和起落兴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语云:“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而作恶之人则“吉庆避之,恶星灾之,刑祸随之”,以因果规律导人以正,启迪人以去恶念以修善行,通晓圣贤之理,相信因果报应,修身进德;切莫恣情纵欲,任意造业,无所忌惮,其结果必害人害己,以致天灾人祸,世间乱象。古籍中记载的这类事例非常多,以下举几个例子。
  • 范蠡出身“衰贱”,但素有大志,见识高卓,他曾拜奇人计然为师,研习治国治军方略。年轻时就学富五车…
  • 于谦(1398~1457),明代浙江杭州人,是一位正义忠烈之士。他曾任监察御史,常手拍胸脯叹道:“不知此一腔热血,何时洒于何地!”是随时准备以身许国的人。他死后,许许多多的人到坟上去祭祀,并传出:在他的坟上祈求托梦以解疑惑的事,非常灵验。
  • 北宋清官包拯一直是中国为政清廉的典范,其“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的为官之道一直有口皆碑,而为后人所敬仰。
  • 孝与不孝都会有因果报应......
  • 原西川节度使段文昌,字景初,在湖北江陵长大。他父亲叫段锷,是支江县县宰,后来任江陵县令。段文昌年少时喜爱蜀文化。后来去游历成都,曾拜谒韦皋。他很为自己的才学而自负,与他交游的都有高士之名。
  • B>三、以德教化
  • 惠之,唐朝开元年间(公元713年~741年)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著名雕塑家。据北宋刘道醇《五代名画补遗》记载,杨惠之最初与吴道子同学绘画,远师六朝名画家张僧繇笔法,号为画友。后专攻雕塑,“为天下第一”,时有“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之说,誉为“塑圣”,与“画圣”吴道子齐名。
  • 关于因果确实也是一个一下很难说清的问题,因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一个迷的世界,未知的东西太多太多。有人问:“因果在哪儿啊?我怎么没有看见啊?我看那些坏人活得比好人还自在呢。”中国历史上留下很多历史故事,其间也不乏谈到因果,下面《史记•李斯列传》中所讲述的史实就是一例,读后可能会得到一些启示。
  • 陆绩(公元187年—219年),字公纪,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学者、天文学家兼郁林太守。
评论